非洲專家展望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為非洲帶來更多發展紅利

央廣網北京4月21日消息(記者王晶)4月25至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於18日表示,屆時非洲多國領導人和高級別代表將出席。而目前,已有37個非洲國家和非盟委員會同中方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

高峰論壇召開前夕,雙方共設願景也一步步“落地生根”。7個多月前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非雙方一致決定構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實施中非合作“八大行動”。而在本月9日,被列為“八大行動”中“人文交流行動”的首項任務——中國非洲研究院掛牌成立;1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會見布基納法索外長巴里時,雙方也談及“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眼下,中非之間的交流合作頻頻,接下來雙方如何構建更為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在峰會前夕備受國際關注。就此,來自非洲多個國家且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於近日接受了央廣網記者的採訪。

帶來巨大利好 中非合作是“一帶一路”倡議的樣板

“無論是交通運輸、基礎設施、能源領域的務實合作,還是與各國企業和金融機構的大量投資類、融資類合作項目,中方都契合當地經濟和民生需求,讓成效真正落地。”

聊起“一帶一路”倡議近六年來帶給非洲的變化,塞內加爾非洲爭取民主和社會主義黨總書記薩瓦內如數家珍。在他看來,在“一帶一路”的開放平臺中,整個非洲都是其天然合作伙伴。讓更多國家瞭解“一帶一路”的本質及其對非洲發展的促進作用,今年高峰論壇可謂正逢其時。

塞內加爾行政學院院長福爾則以“捷斯—圖巴高速公路”為例,指出這條中企參建的高速公路將發展潛力巨大的塞內加爾腹地與沿海地區連接起來,人員和物資得以當日往返,產生巨大經濟效益。

“沒有中方幫助,這條高速公路不可能完成。”福爾說道。

事實上,非洲發揮著“一帶一路”建設先行“試水區”的作用,馬裡巴馬科社會科學與管理大學副校長薩瑪克在此前中國非洲研究院成立大會上談到,資源豐富、人口眾多,但基礎設施落後、地區發展不平衡,非洲發展現狀與中國改革開放之初有很多相似之處。

“中國的改革開放和扶貧事業成就卓越,讓非洲各國受到極大鼓舞。”薩瓦內坦言,“一帶一路”理念同中非合作本質特徵高度契合。

當下,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六年之際,一大批看得見的中非合作項目穩步落地,科特迪瓦菲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大學副校長阿塔·科菲覺得,中非合作找準了基礎設施不足等制約非洲發展的要害,藉助“一帶一路”建設,中國在非洲國家開展學校、醫院、橋樑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他希望,峰會後將建立更多機制來促進中非合作,使雙方合作的勢頭能夠繼續保持下去。

目前,非洲已經開始進入快速發展的前夜。同樣,薩瑪克也期待中國願意繼續與非洲共建“一帶一路”,與非洲國家協同發展,共同繁榮,提供從低收入進入中等收入國家這樣一個歷史進程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經驗。

合作熱度持續升溫 中非“一帶一路”夥伴關係有望再升級

4月9日,在中國非洲研究院成立大會上,不少細心的中非學者注意到這樣一個細節,由社科院主辦的中國非洲研究院英文名稱為:China—Africa Institute 。“它是中國與非洲一同合作並致力於人文交流的研究院,而不僅僅是中國建立的關於非洲的一個單獨的研究院所。”浙江師範大學非洲研究院院長劉泓武向記者解釋道。

實際上,正如莫桑比克前總統希薩諾在中國非洲研究院成立大會上的致辭所言:“一些西方國家不去幫助非洲解決根本問題。中國在非洲所做的,正是非洲大陸所需要的。”眼下峰會在即,不少非洲專家學者也表示非常期待,期盼本屆高峰論壇能夠出臺更多新舉措新建議,利好中非“一帶一路”合作。

雅溫得大學教授恩科洛·佛也表示,無論接下來非洲要為自己建設什麼樣的經濟,是以製造業還是服務業為基礎,它都需要公路、電信網絡、港口、機場和其他設施。

“現在非洲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他具體解釋道,如今非洲大陸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3%,但其鐵路總長度佔世界鐵路總長的比重僅為7%,普通公路和高速公路的密度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和1/10,50%左右的國家電力嚴重缺乏,40%的非洲居民缺乏安全飲用水。

“基礎設施建設形勢嚴峻但充滿機遇。”恩科洛·佛也認為,基礎設施的建設可以使得非洲的勞動力實現從鄉村到城市的人口聚集過程,“這也是中國過去發展經濟的一條基本經驗”。他期待,本次峰會將帶來更多關於這方面的利好舉措。

科特迪瓦菲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大學副校長阿塔·科菲告訴記者,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希望從中國的發展歷程中汲取經驗,尋找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

除此之外,結合非洲社會環境,尼日利亞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查爾斯·奧努居談到,中非合作要強調讓更多普通的民眾及勞動階層獲益,去惠及到那些普通人,不能夠僅僅讓某些政治團體獲益。他認為這就需要雙方在共建“一帶一路”過程中,適時審視合作進程中是否遇到諸如此類的問題。

“下一步會是什麼?還可以做些什麼?”今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六週年,一大批中非合作項目落地,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一些企圖抹黑中非合作的“雜音”,剛果(金)戰略和國際安全研究中心負責人安肯·穆思拉說,雖然雙方合作非常緊密,但是非洲還是面臨著比較嚴峻的挑戰,期待下一步可以更好地把非洲和平與安全框架作為一箇中非雙方合作的共同願景,保護非洲大陸的安全,保護中國在非洲的投資以及中國在非洲的僑民的安全。

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8日也表示,本次峰會將把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非盟《2063年議程》以及非洲各國發展戰略結合起來,推進中非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貿易投資等領域合作,促進非洲民生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