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要發展輪式突擊炮?真實用途曝光,難怪中國百花齊放

為何要發展輪式突擊炮?真實用途曝光,難怪中國百花齊放

在中國裝甲載具歷史上,有一種戰車所搭載的火炮十分獨特,那便是89式突擊炮上,與西方主戰坦克同樣都配置了120mm滑膛炮!西方的制式火炮口徑與俄國的制式火炮口徑同時出現,也就只能在中國才能見到了。除了這門火炮,更讓人吃驚的是搭載這門火炮的平臺,竟然是一臺輪式裝甲車!在打坦克如同切蛋糕的當下,發展容易陷進泥地又容易故障的輪式突擊炮有什麼用呢?真實用途曝光當然是因為它比履帶突擊炮要靈活!作為城市戰中的主要裝備,輪式戰車在中國逐漸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輪式戰車早在二戰前便出現,而將火炮裝上輪式戰車的國家之中,最接近現代輪式突擊炮形態的自然是德國的SD.KFZ.251/2美洲豹了。251/2擁有八個能夠同時全輪轉向的輪子,這意味著它能夠非常靈活的轉動,而不是像坦克一般用履帶的單邊或相對轉向慢慢磨蹭轉向,因此它十分適宜城市作戰,具有極高的機動性。

為何要發展輪式突擊炮?真實用途曝光,難怪中國百花齊放

而在二戰以後,將輪式戰車概念發揚光大的是蘇聯。作為大縱深理論的擁躉,蘇聯急需一支能夠在撕裂敵人防線弱點後迅速穿插的突擊力量,因此便大量發展了蘇聯著名裝甲車分類之一的BTR,與輪式的BMP相對。由於全球城市化水平在上升,因此通過平整的路面而不是崎嶇的路面進軍成為可能。

履帶式載具雖然在公路上速度較快,但是對於路面的損傷較大。而輪式戰車由於採用了輪胎,天生便是為了公路而生,無疑是通過公路穿插機動的不二車選。而且,輪式戰車不一定就不適合野戰機動,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適合越野的特徵也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在輪式裝甲車上。這麼一來,輪式裝甲車成為了與履帶式裝甲車分庭抗禮的狠角色,甚至有時還能與履帶式裝甲車搶飯碗。

為何要發展輪式突擊炮?真實用途曝光,難怪中國百花齊放

我國在以往研製了不少的輪式步兵戰車,清晰的認識到未來戰爭中城市戰的增多,勢必讓輪式戰車大顯身手,因此除了前文提到的輪式突擊炮,還發展出了許多輪式的戰車,例如輪式的全地形班組戰車“山貓”等。

但是輪式突擊炮的研製上我國無疑是遙遙領先,作為伴隨步兵作戰的行家,輪式突擊炮的任務在於在城市中穿插,時不時就給目標來一炮,隨後快速後撤,具有極大的靈活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