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不要和好朋友一起去旅遊”,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不要和好朋友一起去旅遊”,我想應該重點理解“好朋友”吧

陳果說:朋友不是酒友,朋友不是玩伴,朋友不是你寂寞時候的慰藉者,朋友不是你精神的庇護所,朋友不是你為了任何功利原因搭建起來的人脈,如果一個人很容易的在公開的場合或見過幾次面的情況下就說我們是朋友,那麼你要知道第一可能他根本不知道朋友為何物;其次,那可能只是場面上的話,在騙一騙你這個小孩而已;同時,朋友不是轟來轟去的人群,扎堆在一起的往往不是朋友關係,他們是一群寂寞的部落。

還有,朋友很少有是一見如故的,因為朋友他是無用的,他不會迎合你的任何私慾,無用就是無功利之用,你之所以叫朋友並不是因為朋友有用,朋友不是為了索取,相反朋友是為了一種奉獻,你之所以叫朋友的原因是因為你有那麼多的愛需要奉獻,是因為你要付出,為什麼要愛他,是因為這個人讓你從心理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默契感,他不是你的親人,跟你沒有血緣關係,但你會在不經意間和他碰撞出精神上的默契感。朋友如空氣,朋友如水,朋友是並不時常想起卻又無時不在,這就是朋友帶給我們的一種同在感,這才是真正的朋友。

人往往在迫切需求的時候不會找你的朋友幫忙,而是找你的利益者幫忙,我們很少會向朋友借錢,我們很少會讓朋友為我們找工作,我們很少會讓朋友出面為我們解決困難,為什麼?因為友情跟愛情一樣他是如此的通透,他是如此的純潔美麗,因此你不會願意在情非得已的情況下讓你的朋友為你承擔功利之用,愛他就不要讓他為你操心。君子之交淡如水,什麼是淡如水?那就是並不時常想起卻又無處不在,是如此重要卻不會讓他承擔功利之用。朋友的前提是真誠的,你跟他在一起內心是如此的滿足與安寧,朋友不是為我們沖淡寂靜,朋友是讓我們真正意義上感到獨處的快樂,和真正的朋友交流你無須語言的溝通,你無須任何可以的矯飾,你無須動作,因為朋友就是健康安寧的空氣,你跟他在一起的時候安靜而不冷清。朋友與朋友必須是頭腦清醒的,因為如此你才知道什麼是友愛、什麼是依賴、什麼是獨立、什麼是孤立。在朋友的關係中兩個人都是平等的,相互扶持,沒有主角,沒有配角。


琉璃怡萱


不咋同意這個觀點,我是在網上聚會認識的2位好朋友,2016年開始結伴出去旅遊,一年出去2次,春天,秋天,中國地圖上半部分5 A景區差不多都去過了。南方4月今年開始自由行,在泰山最高峰把我仨買的鎖連在了一起,三義堂結的拜,忠義堂一起叩的頭,哈哈一路下了也有生氣不愉快,說過吃完這頓飯回家再也不一起旅遊了,但到了火車站,上了火車一路看看手機裡我們走過的景點拍的照片,一路做過滑稽的事說過的氣人話,分享著每每的快樂,有時回憶一句話,一件事在車上能樂出眼淚,互相道個歉,哈哈大笑冰釋前嫌,一家人還有生氣的時候呢,下次還要出發,還要一起走。我的朋友說過這樣一句話,人這一輩子能找到跟自己志同道合結伴出去旅遊的伴侶比找結婚的伴侶難找的多的多啊,世界這麼大我仨遇到不容易,而且走了大半個中國更不容易,也真慶幸感恩朋友讓我收穫了友誼快樂人生一大幸福耶!


七彩203157041


我家三口,朋友家三口每年旅遊一起走,我兩家孩子差半年,去過北戴河,蓬萊(朋友家帶了女方父母),青島,威海,日照,雲臺山,成都,薊縣(農家樂),沒有一點矛盾啊,關鍵看錢咋花。我都是aa,見了面每家先拿2000,放一個人手中,路上所有開銷都從這裡出(自駕的話車輛費用自理),他家帶父母那次,他家4000,我家2000,花沒了,兩家繼續拿錢,從來不記賬,大頭對上就完事。其中一次帶了我老婆家侄子(15,6歲),以後每次出門人家都要求帶著這個小侄子,孩子責任心強幫著看我們兩家的妹妹。他家老公比我們大幾歲,出門負責做飯(我們一般海邊玩的話找單元房,帶廚房,自己做)每天不重樣,我負責帶孩子們玩孩子不喊累不回去,吃飯男人就喝酒,兩家男人負責長途駕駛,那人負責男人喝酒後駕駛。關鍵一點我兩家經濟水平差不多,錢對於大家來說都不是斤斤計較的。


搬磚的小哥1


我第一次跟朋友一起去玩的時候還是蠻開心的,但跟另外一個朋友出去的時候有點小小的不愉快,但是朋友間吵吵鬧鬧過後感情會更好,但是有幾點想提醒下你,第一,兩個人一定要興趣相投,消費觀相等,否則真的很容易產生分歧,最終導致吵架。第二,從女生的角度來講,最好兩個人的外形不要差太多,要麼都是美女,各有各的美,兩個人一起去哪都是亮點,誰也不會搶了誰的風頭,要麼兩人都長得一般,出去玩就是純玩。如果一個給一個當綠葉,哪怕較美的那個沒有故意展示,也免不了路上有人對你們有差異,這時候作為較一般的那個會覺得內心很不平,從而導致沒辦法正常玩耍。


清淺長安


可能是因為旅遊的進距離接觸,同吃同睡同玩,這些日子都在一起,那彼此的生活習慣各不一樣,就容易矛盾疊加,而平時只是在一起逛逛街吃個飯自然也就不會顯現出那麼多的不融,我就見過跟團遊,等到自費景點時一個沒去過,一個去過了,去過的自然覺得花錢再去虧,而沒去過的覺得大老遠來趟不容易,其實這就是互相理解的事,去不去隨自己意多好,後來又因為那人嫌另一人打呼總是睡不好鬧矛盾,還有倆人一個要在這多玩,一個要在那多玩,後來吵起來了,種種太多了,因為都花一樣的錢,都想自己玩好了,誰讓著誰都覺得吃虧,我身邊就有幾十年的好姐們因為一起出去玩,回後微信刪了,此生不再往來,唉……


水裡自由自在的魚


我覺得旅遊最好不要和朋友們一起去,如果非要一起去,那就報團去。

原因是:

1.旅遊考驗體能,你不能拖累朋友,也最好不要指靠他人,大家都累。

2.旅遊考驗情緒,有時候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不是每個人都有情緒控制力。

3.金錢觀念不同。有些人認為出去就是要吃好喝好玩好,但有些人認為還是要簡樸省錢。所以吃住行可能都會產生矛盾。

4.看景興趣不同。有人愛購物去商場,有人愛拍照去網紅地,有人愛去文化場所博物館書店……大家很難統一行程。

當然了,如果你和朋友們上述事件都能完美解決,那就一起去吧!祝玩得開心快樂😊



吟嘯且徐行之旅行日記



老馬識途59717172


我喜歡一個人的旅行。

一個人的旅行說走就走,了無牽掛。其實我更欣賞結伴,尤其是驢友般的伴旅。一個好朋友的願望是抓緊時間爬長城、走紅軍長征路。為此我先研究了沿長城駕駛路線,我這才知道自己多麼無知,中國萬里長城到底起點在哪裡?到底有多長?到底建設時間是什麼年代?心裡的疑問,使我碰到了一位長期從事中小學語文教學的近七十歲的老教師,不用擔心中國長城起點山海關、終點嘉峪關,萬里長城就是長一萬里,孟姜女哭長城罵的是建設者秦始皇。2017年驅車直抵遼寧丹東,一個牌子赫然入瞼,中國萬里長城起點一一虎山。嗯嗯,啊啊,是不是就象我到了河南省南陽市臥龍崗,還要再去湖北省襄樊市的隆中,懵逼了。速網搜,眾說紛雲,有按年代算起點,有按歷史考證算起點的……算了吧,無爭的事實,中國曆朝歷代都是在經修自己的長城,各自有各自的起始點,秦長城、齊長城、明長城、清長城……至今保留比較完整的應該是明長城。當代美國總統不是也在效仿中國修長城,只不過材料變成了鋼鐵。沿鴨綠江而上看看虎山長城吧,再沿遼河看看,直到山海關,以後又去了唐山地區遷安、遷西長城,連接著的北京長城能爬上去的都爬過了,最險的箭扣也上去了。河北省張家口、保定的長城也去了。印象深刻的是這些長城的大大小小關口,歷經幾百年變遷,仍然嗅得到戰爭的硝煙與血腥。喜峰口,誕生了"大刀進行曲",爬上去才知道險要,鳥瞰古戰場,彷彿刀光劍影在眼前,大刀全國獨一無二。沿長城碰到了許多徒步長城驢友、攝影發燒友,還有長城巡護員。最欽佩長城巡護員,有的是國家補助經費,有的完全是義務,有的是靠捐助,《長城保護法》,文化遺產保護,越來越重視,但巡護員非常辛苦,也非常危險,在遷西碰到的巡護員,六十多歲了,每週一次上山,每年應該是約一千公里。近朱者赤,守長城,愛長城,遊長城,更愛中華文明。所以,旅遊愉悅心情,鍛鍊身體,更瞭解地球與人類文明,自駕或徒步,結伴或個人……,己經無拘形式上的了。


白樺林就在哪裡


出去旅行有一句話,同行的人很重要。

每個人都有很多朋友,朋友也分很多種,有事業上的、生活上的、旅行上的朋友等。有的好朋友就愛在家裡宅著,你非要拉他出去旅行,即使他跟著你出去了,估計也玩的不開心。旅行是一個愛好,只有喜歡旅行的好友結伴而行,這樣才會開心的旅行。

我們一般出去都是自駕,無論遠近。我進了好幾個本地的自駕群,最後有好幾家成了好朋友,大家經常一起出行,都有一個愛好–喜歡自駕遊。我們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就這五家人,每次出遊在群裡一商量,大家在集合地方按照時間統一集結出發。我們一般都是扎帳自己做飯,每個車上都有裝備,大家到了哪裡一起動手,吃著自己做的飯菜,喝點小酒很是愜意。我還有很多好友,叫他們也不出去,以為他們本身就不喜歡出去。

跟好友一起出遊肯定比跟陌生人出遊好,因為彼此之間都很瞭解,包括性格愛好等,這樣才能玩的開心!





開心自駕


朋友有很多種,路上見人都可以叫一聲朋友,如果相對熟悉的人就叫好朋友,這樣的好朋友一齊去旅遊是會有摩擦的,甚至反臉的。有一種人喜歡佔便宜又斤斤計較,對他有利的事就做,不喜歡的就反對,一行人就很難協調,整個行程就不愉快。我有一次準備旅行,幾個驢友原來約好了共開一臺車,但車主後來有更相好的朋友加入,就藉故不讓我參加了,我雖然不反臉,但以後不想跟他一起出遊了。

但是真正的好朋友一起出行是愉快的,他們三觀一致,旅行時相互關照,旅途中相互交流,處事不計較。我有個朋友出行時就先聯繫我,或者會就我的假期安排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