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了女兒女婿回孃家必須是年初二嗎?

Vinky陌上花開


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規距,中國各地有各地的風俗,各民族有各民族的風俗,大同小異,各有千秋。

有的地方女兒出嫁了,也就是男方家的人了,大年初一就在男方家過年,過年就意味著團圓,所以說女孩只要一出嫁就必須跟隨男方,這叫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在舊社會女方絕對沒地位,男人是一家之主,女人是為男人服務的,為男方傳完接代沒有地位,沒有講話的權利。只有自己的兒女長大成人後,女人的地位才會提高一點點。

在河南周邊女兒初一都會在婆家,初二才回孃家,而在山西晉中一帶,女兒回孃家等到初六,初二去男方舅家,因為重男輕女,先男後女。如今大都沿襲了以前的傳統,如男娶女,生兒女隨男方姓。等等。

現在社會在發展進步,老的規距改變了,有的小夫妻直接在女方家過年了,也有的初一去女方家吃年飯的。只要自己願意,想啥時去就啥時去孃家就行,規距是人立的,也只人打破的,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年圖個歡樂,拜年圖個吉利,心情好,最重要。

再過幾天就是新年了,願年輕的,年少的小夫妻,和和睦睦,給父母拜年,問安,願老人長壽百年,願夫妻相親相愛偕老百秋。


平凡家務事


不一定。

有些地方是初二有些是初三

很多地方女兒女婿回孃家是初二,但是據我所知,山西一些地方(運城?)是初三回孃家。

父母健在和父母中有人過世的回孃家時間不一樣,一般差一天。

如果父母中有人過世,女兒回孃家就會選鬼節這一天,方便上墳和看望在世的父母。但也有人還是在正常日子的。

年輕結婚不久的女兒和上了年紀已經有出嫁女兒的女兒回孃家時間也不同

否則女兒回孃家看望父母,媽媽卻回自己孃家了怎麼整?!😂一般是以年輕一輩為主。比如女兒初二回孃家,媽媽初三回孃家。

回孃家日期也在與時俱進

時代不同了,如果不那麼講究,出嫁女兒就算和爸媽一起過年,也沒問題!很多獨生女結婚後就和父母一起住,也有過年婆家和孃家輪著來的,還有出去旅遊的。


小黑小黑Luo



看開2017316116


老規矩是這樣……

不過我想說:陪父母過個年,可以不必一定要在初二這天吧!

例如我,離孃家2個鐘的路程,雖說不是特別遠,不過我們每次回孃家都是匆匆忙忙的,今年我們早早的就回孃家來過年了。

結婚5年了,這算是第2個年頭在孃家過年,就是為了不讓他們覺得太過孤獨了吧,父母上了年紀,不盼我們多富多貴,他們最希望的還是我們的陪伴!


小多多w


我們這裡初二,但是初三又不能去,初三是給當年家裡有人去世的人家拜年的日子。

這種習俗各地都不一樣,真希望這些習俗通通丟掉,想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多好啊。為什麼人們自己要給自己立一些沒必要的規矩,搞得自己不自在。


來自柴米油鹽的愛


不請自來!

我們這邊的風俗是閨女回孃家是大年初四!

初二這天,一般和父母去給姥姥姥爺拜年!

初四回孃家,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拜年!


胡侃部部長——侃爺


各地都有不同習俗。據統計多數正月初二回孃家,也有不少地區在初三來拜年的。原因都是由傳統而延續的習俗。由於按家庭親情成員與等級關係排列,只是和諧編排了一個時間表而已。時間長了,也就成了固定模式。


箐風軒人


我老家習俗,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姑娘!就是這風俗


人在江湖飄浪


那都是老一輩的說法,現在女兒都可以回父母家過年還有那個說法嗎?


於姐170382885


各地的風俗民情不一樣,北京市的習慣是大年初二回孃家。不過現在隨著社會環境的發展,獨生女兒多些,回孃家拜年什麼時候都可以,尤其是夫妻雙方不在同一個城市的,更是五花八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