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衝擊下的第二大零售店:依舊保持營業額增長,一年賺取9400億

隨著近些年來電商的持續發展趨勢,引起了很多人的生活購物的變化,作為實體零售店來說,近些年的生活似乎並不那麼好過,多數的零售店都開始轉戰線上,利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來賺取一定的利潤。雖然這些年絕大多數的零售店都處於負增長的現象,但是也有少部分零售店收入依舊穩步上升。

電商衝擊下的第二大零售店:依舊保持營業額增長,一年賺取9400億

作為目前全球第二大的零售企業,美國的好市多超市,不僅沒有因為隨著大多數零售商一樣衰落,而且還是為數不多的實現持續增長的零售企業,據瞭解,這家超市去年實現了9470多億(1415.76美元)的營收,平均每天賺取26億,相比眾所周知的沃爾瑪,它的單店收入是沃爾瑪的4倍。好市多也因為自身的不斷增長也引來了不少新零售等領域的企業研究和效仿。

好事多作為美國本土的一家零售企業,它的聯合創始人傑弗裡·布羅特曼出生於美國華盛頓的一個猶太家庭,父親與叔叔都是商人,作為一名猶太商人家庭,從小的家庭環境不可否認的給了他非常多的薰陶,也為日後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電商衝擊下的第二大零售店:依舊保持營業額增長,一年賺取9400億

傑弗裡·布羅特曼最初大學畢業的時候並未選擇經商,而是當了一名律師。而後在上世紀70年代與他自己的好朋友邁克爾成立了一家女士牛仔褲店與一家男裝連鎖店,這時的他才算是正式開始了他人生的經商之路,為了尋找更多的靈感和契機,他經常地會到全球各地去轉轉。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上,傑弗裡在法國看到了一種把折扣超市和百貨公司合二為一的大賣場模式,在當地很受歡迎。這一點給他啟發很大,不久後他找來曾在零售業擔任過高管的吉姆.塞內加爾,兩人經過詳細的策劃後,決定在西雅圖創辦了第一家這樣的超市——好市多。

而當時的他們通過向消費者提供價格最低的商品,堅持以最低限度庫存,用會員年費提高顧客忠誠度。隨著這一舉措的實施,他們的會員也逐漸增多,到了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達到二十萬。隨後隨著生意的好轉,他們又在加拿大開出第一海外的大賣場,企業的年營業額也突破到30億美元。而相應的年營業額在當時也達到了30億美元,逐漸的成為了一家全球零售巨頭,截至去年底,好市多的全球門店達到了768個,而收入的七層左右是來自美國本土。

電商衝擊下的第二大零售店:依舊保持營業額增長,一年賺取9400億

作為一家全球零售業巨頭,好市多在商品的定價方面很得人心,因為他們對於商品的定價絕對要低於競爭對手,似乎不能容忍其對手的商品價格低於自己,甚至有些商品都不會有什麼利潤,價格低並不表示商品質量低,他們會從多方面考量供應商,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會員費”就是他們的一大收入來源,就拿去年來看,年費會員收入就達到了31.4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0億元)。除了商品價格的低廉,好市多的運營上相比於其它很多的同類型企業成本要少上不少,採取了多項較少運營費用的措施,其中購買或者租用郊區高速路附近非常便宜的土地。採用簡潔的佈局裝飾,取消賣場內導購員,用高於行業水平的薪酬來留住員工。幾乎不對外宣傳,僅靠低價和人與人的口碑相傳;依靠高週轉攤薄倉儲費用,大概有三成的貨物由廠商直送門店,這些措施使得好市多運營費用率低於行業內大多數對手。曾有好市多的高層如此感嘆:自己在零售業摸爬滾打幾十年,看到太多浮沉,許多像西爾斯(曾經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業)那樣曾經輝煌一時的零售商店最後變得門可羅雀,就是因為沒有抵制住加價的誘惑。

電商衝擊下的第二大零售店:依舊保持營業額增長,一年賺取9400億

好市多經營理念是為會員提供各類有限的全國品牌及私有品牌商品,以大銷售量、低價格使存貨能迅速週轉。存貨迅速週轉能使此公司在毛利顯著低的情形下仍然比傳統的批發店、折扣零售店及超級市場的經營利潤高。對於一家大型超市來說,能夠將商品做到極致,並且將價格降到了極低,同時又將服務做到了超乎預期,試問這樣一家企業,還能不會成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