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煥標 遵循“三不”原則,授藝傳武德


佛山功夫 | 何煥標 遵循“三不”原則,授藝傳武德


語錄:學武需遵守“三不原則”:不打人、不鬥力、不贏人。


佛山功夫 | 何煥標 遵循“三不”原則,授藝傳武德


何煥標:

年齡:77歲

職業:退休鉗工

習武時間:50多年

武館:佛山市武術協會無極詠春拳會易學武館

佛山功夫

何煥

遵循“三不”原則,授藝傳武德

“我今年77歲了,身強力壯,每天早晚都堅持打兩次無極詠春拳,還經常與年輕人切磋武藝”,何煥標自豪地說。

何煥標,無極詠春的創始人,祖師爺是姚才(民國詠春三雄之一:姚才、阮奇山、葉問),無極詠春是其結合姚氏詠春和太極創立的,除了習武強身外,還可養生。

佛山功夫 | 何煥標 遵循“三不”原則,授藝傳武德

何煥標今年77歲,至今已經練拳50多年。他十多歲開始學拳,最初因為當時娛樂項目不多,所以跑出去學拳,到後來確確實實熱愛上了武術。

當年,佛山練武集中於祖廟等公園,何煥標有時間便去祖廟等地方看別人打拳。他看了很多拳種,又根據自身的身體狀況、性格等綜合因素,選擇了詠春。隨後又考察過多個詠春流派後,選擇師從詠春派佛山姚才宗支林瑞文,後又師從林瑞文之弟林瑞波,學詠春黐手。

年輕時候的何煥標,16歲進石灣陶瓷原料廠每天挑沙泥,後到佛山機電研究所當了三年學徒,又調去棉紡廠工作過。後來1964年進入佛山紙箱廠做機械鉗工一直工作到退休。在繁重的工作期間,並沒有間斷對武術的學習和鍛鍊。每天堅持早午晚均練習一次拳。鉗工出身的何師傅在練習詠春拳後臂力驚人,有“大力標”之美譽。

佛山功夫 | 何煥標 遵循“三不”原則,授藝傳武德

何煥標後又學習了內家拳。學拳過程中,他追求內家拳與詠春元素組合,發現這樣的組合對身體拳法都有好處。在70歲高齡,他突發奇想,將詠春拳融合太極拳,用中線理念創編一套別具風格的內家詠春拳——佛山無極詠春拳。他自創的這套無極詠春拳由無極詠春小念頭、尋橋、標指、無極詠春拳、無極詠春蛇形拳、無極詠春心法、無極詠春理念等組成。

“大凡學拳、悟透其中、藝術養生、防身修身。”這是何煥標所總結出來的無極詠春秘訣。在他看來,無極詠春講求的是練武的意念帶動神經內力走向,達到養生的效果,不會傷氣傷力,每天可以練習。無極詠春的防身和養身的作用也在習武者日常生活中能體現。何煥標介紹,徒弟陳呈康曾在佛山的一家木門廠教授無極詠春,全場職工每天早晨都要集中起來先練拳,再上班。一段時間過去,職工們發現工作時發生工傷事故少了,人也精神了不少。何煥標總結,練習無極詠春起到了行氣活血的作用,手腳活動開了,工作起來自然更加自如。

佛山功夫 | 何煥標 遵循“三不”原則,授藝傳武德

何煥標教授詠春拳,初始階段,還是以常規詠春的套路教習為主,只有學員學習到一定階段才教本門的無極詠春,並且需遵守“三不原則”:不打人、不鬥力、不贏人。在教授武術的同時,也宣揚了武德,教授徒弟們做人的道理。

何煥標於2004年正式註冊佛山市武術協會無極詠春拳館,隨著發展的需要,2008年變更註冊成立佛山市武術協會無極詠春拳總會。傳人弟子相繼註冊成立的分館有:無極詠春總會南約會館、黃埔會館、易學會館、傳楊會館、美國加州會館、仙怡居養生拳會、湖南君子坡無極詠春山莊。

佛山功夫 | 何煥標 遵循“三不”原則,授藝傳武德

何煥標表示,儘管現在已經77歲,但今後仍將繼續鑽研無極詠春的好處,將此拳法發揚光大,讓更多人受到藝術養生的好處。

END

佛山功夫 | 何煥標 遵循“三不”原則,授藝傳武德

須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