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成立70年丨一炮未發“打下”敵機的李大雲獲表彰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官方微博@人民海軍 消息:今天(4月21日)上午,海軍在京舉行慶祝人民海軍成立70週年大會,回顧70年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奮鬥歷程,總結在戰鬥、建設、改革、轉型和軍事鬥爭準備實踐中形成的歷史經驗,展望在新時代征程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軍的光明前景,並對70年間為海軍建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

會上,海軍原政治委員魏金山作為海軍老同志代表,“戰鬥英雄”舒積成、“踐行強軍目標模範艇”372潛艇原艇長易輝作為英模代表分別發言。

大會還對海軍航空兵某旅、泉州艦、“和平方舟”號醫院船、某潛艇支隊某艇員隊、中建島守備營、海口艦、某防險救生支隊機動救撈中隊、長城201號艇、艦載航空兵某團、陸戰隊某旅機械化步兵合成營輕型機械化步兵二連共10個人民海軍70週年突出貢獻單位,姜凱、舒積成、李大雲、麥賢得、王瑞昌、吳加溪、肖德萬、陳偉文、楊志亮、呂敬一、陳光明、薩本茂、戴明盟、張磊、張世全、李文波、劉忠文、孫志江、高克、樓富強、金振中、馬偉明、姜寧、關欣、笪良龍、徐輝共26名突出貢獻個人進行了表彰。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注意到,此次表彰的突出貢獻個人中包括了飛行英雄李大雲。

據中國廣播網2009年4月刊文《李大雲:一炮未發“打下”敵機的航空兵》報道,李大雲,艦隊航空兵某部飛行員,四川涪陵人,1933年2月生,曾先後參加抗美援朝和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空戰。他10多次榮立三等功、兩次二等功、1次一等功。2007年作為英模代表參加了全軍英模大會,受到軍委首長的親切接見。

報道介紹,李大雲出生在四川一個貧苦的農民家裡,在他路還沒有走穩的時候,他隨父母一路要飯到了貴州。小小的年紀,他就飽償了舊社會黑暗的生活的苦水。1950年初,他所在的家鄉貴州解放了,李大雲一家才過上了新的生活。在他16歲那年,他報名參軍,成了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

抗美援朝取得了偉大勝利後,培養共和國自己的飛行員被提到了軍隊建設發展的重要議程上來。1954年,經組織推薦和政審體檢合格,李大雲進入了徐州空軍預校學習文化和飛行技術。李大雲憑著一種超乎常人的吃苦精神,不分日夜地學習文化課程和航空理論。一年下來,他不僅迅速提高了文化水平,而且較好地掌握了有關現代戰爭的理論和航空兵戰術理論,順利通過了考核。

1959年8月,李大雲成為駐海南島的海軍南航部隊裡的一名飛行員。上世紀六十年代,美國帝國主義製造“北部灣事件”,把侵略的戰火燒到了越南北部,並加緊了對我國東南沿海的空中偵察和挑釁。面對敵國主義的挑釁,我海軍航空兵部隊在自己的國土上同帝國主義入侵者第一次直接戰鬥,被作為典型戰例寫進了海軍航空兵的光榮戰史。

“鬼怪”式是美軍給“F—4B”取的綽號,上世紀六十年代初在美軍開始服股,機上裝有當時最先進的雷達、火控系統,可掛4枚“麻雀”導彈。1965年4月9日8時許,南航某飛行部隊接報:XX空域發現敵情。美國海軍8架攜帶空空導彈,具有2倍以上音速的“F—4B”型飛機,分兩批從航空母艦上起飛侵入海南島上空。第一批飛機在海南島西部侵入我領空後,沿海單線向西北方向飛行,爾後退出。第二批4架“F—4B”則繼續北犯,於8時20分左右入侵我海南島上空,時速960公里。南航某部四架亞音速“殲-5”型飛機迅速編隊起飛衝向藍天,直插雲宵。李大雲飛四機編隊中難度最大的4號機。轉眼間,我飛機編隊就上升到了13000米的高度。

我機剛進入截擊態勢,李大雲就發現了目標,迅速向美機猛撲過去,並向長機谷德合請示攻擊。谷德合聽到報告後,又見李大雲的前下方有2架美機,隨即命令我機投掉副油箱準備戰鬥。李大雲把射擊瞄準器上的光環穩穩套住了敵機,憤怒的炮彈將隨時迸發。與此同時,美3號機卻藉機狡猾地對李大雲4號機進行跟蹤咬尾。

李大雲聽到耳機裡傳出護尾器警報聲,回頭一看,美3號機來勢兇猛,當即靈活地急轉彎大坡度反扣,在美3號機後面緊盯著,將航炮的瞄準環再次套住敵機,一觸即發,並再次向谷德合請求攻擊。美3號機被李大雲勇猛靈活的機動動作嚇得魂飛魄散,連續左右機動,企圖逃脫。谷德合明白,只要自己一聲令下,美機是跑不掉的,但因上級有“不打第一槍”的命令,他強忍怒火,命令李大雲退出攻擊位置,返回編隊監視美機。就在這時,另一架美機卻連續發射2枚“麻雀—Ⅲ”導彈攻擊李大雲。這是美機“F—4B”慣用伎倆,被襲擊飛機一般難以發覺,即使發現,處置稍晚或稍有不當,也擺脫不了導彈襲擊。

李大雲立即機智地加大坡度急轉避開,丟失了目標的“麻雀—Ⅲ”導彈毫不留情地飛向在李大雲前面的美軍3號機,並當即擊中了這“F—4B”型飛機。一陣火光和巨響過後,美軍3號機拖著濃煙墜入雲層,做了個空中“冤鬼”。其它3架美機見3號機被自家導彈擊落,又匆忙向我機發射導彈,我機從容擺脫了美機4枚導彈的攻擊,撲向美機。美機見勢不妙,遂倉皇逃竄出境。

17分鐘的空中較量結束,我機毫髮未損,李大雲與戰友勝利返航。隨後,當時的海軍司令員蕭勁光大將、政治委員蘇振華上將親筆簽署了命令給他榮記一等功。據說,在這次空戰後,周恩來總理曾責問有關部門,“為什麼不開槍,人家都打來了還不開槍?” 這次“4·9”空戰報告經周總理轉呈到了毛主席手裡,毛主席當即揮毫做出批示:“來而不往,非禮也”,兩個小時以後,周總理傳來了命令:立即取消不打第一槍的規定,只要敵機進入我領海、領空,就可以開炮,消滅之!我們全體飛行員高興極了!由此,我方對於美機入侵的政策就由原來的不打第一槍改為堅決打擊。不久,“不出沿海線,不打第一槍”的防禦政策就廢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