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最美漢語教師”留學暨大,還曾登上央視

“五洲青年的廣東style” ③

蘇雪蓉學漢語的起點,不是家裡,也並非學校,而是緬甸仰光的一家中醫診所。從18歲才開始學漢語到拿下中文比賽第一名,再到獲得全額獎學金赴廣東深造——這個過程,好比遊戲通關升級。

1年多前,為了追逐自己的“漢語夢”,她辭去工作來到暨南大學攻讀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研究生。如今,一口流利且標準的普通話常讓她被誤認為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

“漢語越來越國際化,越來越多的緬甸人熱衷於學習漢語。”縱對廣州有諸多不捨,蘇雪蓉說,自己畢業後要回到緬甸,當一名更專業的漢語教師,讓漢語成為溝通中國和緬甸的橋樑。

“缅甸最美汉语教师”留学暨大,还曾登上央视

在中醫診所裡開始學漢語

“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裡……”唱起偶像周杰倫的歌曲,蘇雪蓉不禁感嘆,中國風歌詞的優美意境將漢語之美體現得淋漓盡致。

蘇雪蓉1992年出生於緬甸仰光,是第四代緬甸華裔。自幼生活在仰光唐人街,她對中國、漢語一直充滿嚮往,但並沒有機會學習漢語。

在仰光十年級高考後,蘇雪蓉有了長達一年的假期。得知一家中國針灸診所正在招聘兼職翻譯,完全沒有漢語基礎的蘇雪蓉上門求職,以真誠的態度獲得了試用機會。

“骨質增生、頸椎病、腰椎病……”剛開始學習漢語,蘇雪蓉虛心向診所的翻譯人員請教學習,並用緬甸語標註發音,一遍遍讀著複雜難懂的醫療用語。

在診所兼職一年後,勤奮好學的蘇雪蓉已經能較為順利地進行漢語交流。她也發現,中國和緬甸的經濟往來越來越密切,在仰光,能說漢語不僅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還能提升就業競爭力。

對漢語愈發熱愛的她做了一個決定:放棄讀全日制本科高校的機會,改讀函授類高校併到中資企業就職,在半工半讀中更好地學習漢語。

這個決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對:好不容易考上全日制本科高校,怎麼能為了學習漢語而放棄?

蘇雪蓉努力說服家人,並找到了一份中資礦業公司的工作,以便在良好的語言環境中強化漢語水平。

半工半讀的同時,蘇雪蓉堅持每週2次到當地的孔子課堂學習漢語。在業餘時間,她則通過看電視劇、聽中文歌曲的方式提高認字、聽讀能力。

“缅甸最美汉语教师”留学暨大,还曾登上央视

就這樣,蘇雪蓉的漢語水平突飛猛進,在2012年奪得了第11屆 “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緬甸賽區第一名,並獲邀到中國觀看決賽。

這成為她的“漢語夢”的又一個轉折點。那是她第一次來到中國,她結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學習漢語的朋友。“雖然我們國籍不同,膚色不同,但大家因為漢語走到了一起,成為好朋友,這種感覺太妙了!”蘇雪蓉說,這次參賽經歷讓她愈發認識到漢語的重要性,並萌發了從事漢語教育的想法。

攻讀暨大研究生追逐“漢語夢”

“一撇一捺,就是‘人’。漢字最初屬於象形文字,由圖畫文字演化而來……”結束“漢語橋”觀賽後回到緬甸,蘇雪蓉用了一年時間考取漢語水平六級考試證書和教師資格證,站上了漢語課的講臺,還被人稱為“緬甸最美的漢語教師”。

工作之餘,她兼職當起了漢語家教、漢語主持人、華文歌曲演唱者。“掌握漢語,在仰光就業市場就是‘香餑餑’。”蘇雪蓉笑著說。父母的態度也從反對轉變為支持。

每週,她堅持2次到寺廟做公益活動,教授貧苦孤兒漢語,希望他們掌握這門美麗的語言;還免費教鄰居的華人孩子學習漢語。“我們都是有中國血統的華人,不能忘記自己的語言。” 蘇雪蓉說。

在“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進駐緬甸的中資企業越來越多,“漢語熱”隨之出現,不少緬甸當地人也加入了學習的行列。

2017年,不滿足於自己漢語水平的蘇雪蓉,又成功申請暨南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研究生,並拿到了全額獎學金。

“缅甸最美汉语教师”留学暨大,还曾登上央视

不過,由於此前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漢語學習,入學的第一個學期,蘇雪蓉跟不上學習節奏,一度後悔,和家人視頻時甚至忍不住落淚。

在老師、親友的鼓勵下,蘇雪蓉沒有放棄,秉持笨鳥先飛的精神,自學本科生教材以鞏固漢語基礎,遇上不懂的知識便一遍遍向老師和同學請教,經常忙到深夜。為了爭取時間學習,到中國求學以來,蘇雪蓉只回過一次家鄉。

度過瓶頸期後,蘇雪蓉的漢語水平得到了新的飛躍。第二學期蘇雪蓉參加了第二屆“漢教英雄會”夏令營教學交流大賽,並獲得全國外研組第10名的佳績。她還登上過央視《世界聽我說》節目的舞臺。

“缅甸最美汉语教师”留学暨大,还曾登上央视

去年7月到11月,她回到緬甸實習,重拾教鞭的她,發現自己教漢語更有底氣了。

“過去我時不時會被學生的問題難住。”蘇雪蓉笑著回憶,有一次緬甸的學生曾問她“SPAIN”在中文裡是什麼意思,她想當然地根據英語發音將其翻譯為“思本”。

“現在,學生有哪些關於漢語的問題,放馬過來吧。”蘇雪蓉自信地說。

立志投身華文教育

“過年啦!大年三十,提前給您及您的家人拜個年!祝您大吉大利!”今年春節,蘇雪蓉留在廣州過年,入鄉隨俗,在除夕夜發了一條朋友圈祝福親友。

她也收到了親友的“實時直播”:在距廣州1900餘公里的家鄉——緬甸仰光唐人街上,紅燈籠高高掛起,中國書法、剪紙等攤位前人頭濟濟。“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中緬兩國的交流合作日益深入,緬甸華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更強了。”

“缅甸最美汉语教师”留学暨大,还曾登上央视

蘇雪蓉說,漢語變得越來越國際化,學習漢語已成為一種世界性的趨勢,在緬甸亦是如此。現在,在她就讀的暨南大學華文學院,就有8名緬甸留學生。

平時,蘇雪蓉也會教家人說漢語。她的弟弟已能進行簡單的漢語交流並在緬甸的一家中資企業就職,月薪達8千元人民幣,這在當地是很高的收入水平。

“缅甸最美汉语教师”留学暨大,还曾登上央视

留學1年多,蘇雪蓉的足跡已經遍及北京、哈爾濱、吉林、廈門,長沙、昆明等多地,也結交了不少中國好友。她笑言,自己已經變得“很中國”:習慣了廣東人的清淡口味、出門只需一部手機的便利、四通八達的高鐵和地鐵……去年年底,她還帶著父母和弟弟來到中國遊玩。

“缅甸最美汉语教师”留学暨大,还曾登上央视

“我很喜歡中國,很捨不得離開這裡。”蘇雪蓉說,縱有諸多不捨,她畢業後還是要回到緬甸,投身華文教育,用漢語搭建中國和緬甸溝通的橋樑。

“缅甸最美汉语教师”留学暨大,还曾登上央视

【記者】馬立敏 胡良光

【攝影/攝像】鄭一見 張梓望

【剪輯/後期】周鑫宇 羅斌豪 李佳璟 張清良(實習生)

【校對】馮志堅

【作者】 馬立敏;張梓望;鄭一見;胡良光;周鑫宇;羅斌豪;李佳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南方號~深度~粵洋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