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考研擇生,特別看重第一學歷(大學),該怎麼辦?

書海縱橫


雖說現在一直強調公平,但在考研,尤其在考研複試中,這個現象還是客觀存在的。

首先,建議您全面蒐集相關院校的考研信息(包括前幾年擬錄取考生名單,複試評分規則等)。優先選擇那些招錄普通大學考生較多的院校。

其次,認真準備考試,爭取初試拿到高分。相信只要分數高到了一定程度,就算老師想因本科出身而刷你,他還是得仔細考慮下得。

最後,每個院校都有自己得複試評分細則,建議您吧相關信息和資料蒐集整理i出來,針對每一項認真準備,爭取把能拿到得分都拿到。一般而言,本科期間的科研成果,社會實踐,學習成績等材料在考研複試評分中佔有一定的比重,但是這個比重一般都不大且有比重降低的普遍趨勢。相比較而言,考研複試更加註重對考生專業知識,科研潛力的考察,因而,不用擔心因本科院校不好或者本科表現平平而遭到歧視或差別對待。

總之,在考研中,本科出身無疑有一定得影響,但是,只要我們認真準備,取得高分,把該拿和能拿的分數都拿到,一定沒問題。

加油,祝您圓夢。

動動小手,點贊支持,獲取更多知識,請關注。


大灰狼28537


關注近幾年考研學生的心得和反饋,在複試中,名校考研擇生,對於第一學歷的看中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普通院校的學生考取211/985的研究生時,除了客觀原因之外,被刷掉的幾率要比本科階段是211/985的學生大。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也沒辦法改變的情況下,我覺得能做的就是極力的先做好自己,把自己最優秀的一面給到面試官,這裡課代表有以下幾點建議:

全方位複習專業課

對自己所報的專業有清晰的認識,尤其對於跨考的學生來說,專業課的複習一定要走心再走心,不要敷衍和騙自己。直接看書不行的話,去網上買大綱類的輔導資料,幫助複習。複試時,老師一方面看中的是學生的潛力,另一方面對於學生本科階段和考研期間的學習程度很看重,所以這個時候一定要重視專業課。

考前聯繫導師

對於部分人來說,這點可能沒多大用,最多能給自己點心理安慰,但是如果你運氣好,碰見了一個比較好的導師,在靠前還能夠給你一些建議和麵試技巧,能夠讓你對複試有一些底氣。

這裡有個技巧,很多人說,其實不太出名的導師,相對來說對你會更客氣,更願意幫你的,比較熱心,能夠給你一些考前輔導,當然這也是需要看人的,沒準你運氣不好,遇到的老師就是不想搭理你呢。

獲取必要信息,熟悉複試流程

在參加複試之前,就一定要獲取到該校複試安排的相關信息,主要留心這幾項:

時間安排(什麼時候考、要考幾天、提前安排好住宿)

考試內容及科目(要不要筆試、要不要英語面試)

地點(提前去踩點)

……

對於這些關鍵信息的捕獲一定要準確,從細節開始重視這次考試,要知道跟自己競爭的是比你還有秀的211/985的學生。

對於複試流程,最好也能提前去排練,進去之後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怎麼自我介紹,面試官提問道自己不熟悉或者不擅長的時候怎麼回答,怎麼避免太緊張導致的忘詞,等等。

複試相比於筆試,受客觀因素影響很大,能不能考好一定程度上真的有運氣存在,但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表現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把該得的分得到最高,把自己最出色的一面表現出來,也能夠彌補在學歷和學校之間的短板。


高校課代表


既然是考名校的研究生,競爭肯定是異常激烈的,那就必須證明你比那些來自名校的考生更優秀。怎麼證明你比別人更優秀?


首先是你的初試成績。如果你的第一學歷學校不是特別突出,那就意味著你必須要付出比別人多百倍、千倍的努力,提升自己的初試成績,你要通過你的初試成績,把來自名校的考生PK下去,這樣才會讓招生導師第一眼看過後認為你很優秀。如果你的初試成績沒有很優秀,那當然會看你來自哪個學校,因為招生老師根本不認識你,只能先通過你的初試成績,再通過你來自哪個學校來進行預先判斷。這些都是正常的規則。


然後,就是複試成績。如果你通過初試,複試的時候表現特別好,超過了來複試的大部分學生,給一些複試老師留下深刻印象,讓他們認為你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還不錯,這樣當然也會有導師選擇你。


所以,如果想考名校的研究生,首要要做的就是學習、學習、不停地學習,時刻在心裡比較自己如今的水平是否能比過那些來自名校的考生,你要心裡知道來自名校的考生本身學習能力都是很強的,你需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才有可能超越他們,不只是要超越幾個人,而是要超越大部分人。當你完成了初試,就要全力準備複試。複試也同樣要比別人成績優異。


總之,你需要做的只有努力學習,提高成績,沒有其它辦法,因為你不可能改變你的第一學歷學校,只有通過成績證明自己。


考研的同學們,都抓緊時間學習起來吧!不管自己的出身怎麼樣,拿成績說話!祝福你們考研成功!


神秘的動物世界


這個問題,在考研中是很普遍的。

現在考研中對第一學歷,雖然在招生簡章上沒有明確指出,只要是本科學歷均可以報考。但是在複試的時候,還是很明顯的,比如,一個普通學校的學生,一個211甚至985大學的學生。在考試成績相同,甚至211.985學校的學生初試成績稍微低點。一般老師還是會選擇211/985學校的學生,這個是不了避免的。所以要說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那只有自己不斷努力了。第一,發文章。本科期間如果能有科研文章的話,考研是很加分的。第二,參加本專業的比賽,如果能獲獎,複試時也是非常加分的。第三,就是初試成績特別好,第一或第二名,這種情況一般學校也就沒辦法,第一學歷歧視了。

總之,在選擇報考學校時,還是要多蒐集信息,儘量避免選擇對第一學歷有歧視的學校。



一長串名字


雖然說現在國家一直在強調公平,但在考研複試過程中,因為成績是根據導師主觀評定出來的,不完全公平現象還是客觀存在的

我們無法去改變這種現象,但是我們能夠改變自己。我們能夠通過增強自身的實力,來與這種不公抗衡

只要你足夠優秀,我相信肯定會有導師要你的

加油💪


櫻木考研


除了拿出比他人很多的努力,別無他法。名校就是特別注重第一學歷,甚至985-211名校錄取研究生的時候就是歧視雙非大學。但是,如果你在考研的筆試成績中獨佔鰲頭或者排名靠前,那麼機會也是存在。畢竟考研逆襲的例子也時有發生,但是,雞湯少喝,多去了解一下人家的付出有多大。

少打遊戲少刷劇,遠離朋友圈。既然選擇名校為考研目標,那就要做好攻堅戰的決心。一年365天,幾乎天天學習15個小時以上。學會分解目標,制訂計劃,盲目的頭腦發熱,一時的血氣之勇,是不會讓你在考研中勝出的。

另外,第一學歷不僅在考研的時候影響很大,甚至即便考研成功,進入名校,畢業後找工作也會是一大硬傷,同等學歷之下,企業更喜歡錄用第一學歷優秀的人才,畢竟高考的水分太少太少。

所以,如果你想證明自己比第一學歷高的人優秀,單純的成績可不夠。多去參加專業相關的比賽活動,獲得更多的相關證書,一些有意義的實踐公益等等,才是你取勝的王道。這不僅是對第一學歷不高的研究生有用,對抱怨高考發揮失常,進入非名校的本科生來說,也是逆襲的路子。

最後,下圖內容一定要看。



奶爸聊教育


沒辦法啊

這麼想這個問題吧

每個學校選擇研究生的時候都想要最好的

如果條件允許,不少於三十分鐘的面試可以更加充分的瞭解一個學生的素質

但是,以現在的招考比例而言這是不現實的

同時,以現在中國考試學的發展

筆試結果的參考價值並不高,最多作為“門檻”

所以,在只有5~10分鐘的面試的條件下

學校當然更加相信一個在名校呆了四年的人,而不是在普通學校呆了四年的人

比如說實話,我也想去港大/港中大讀博士,即使他們現在瘋狂吃老本,在傳播學專業水成這個樣子,可他們對大陸學生就是要求本科211,那我也只能選擇其他學校

所以,抓住能抓住的,改變能改變的,其他的跟你無關,回頭去打臉的感覺不是更爽嗎?


亂七八糟扯淡學研究員


至於名校鐘意985及211考生,這也無可厚非,如你足夠優秀,我相信導師會錄取你的。

我兒雙非院校(2000年才專升本高校),今年報考復旦大學臨床醫學院碩士研究生,初試專業第一。複試面試時,導師要求我兒用英語回答專業問題,我兒對答如流,最終複試92.25分成功上岸。

因此,我建議2020年考研學生報考前評估下自己的實力,確定目標院校,堅持不懈地努力,充分了解目標院校的信息。我相信你一定成功。


雷東旭86127


第一學歷,即國民教育系列的普通全日制教育的學歷,也就是全日制普通高校的最高學歷,排除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全日制自學考試、成人高考脫產班、成人高考(函授,業餘)、電大、網絡教育(遠程教育)等形式的在職教育。

畢業證書上表述為"普通高等學校畢業證書"的高等教育學歷為第一學歷。第一學歷畢業的高校學生(即統招生)有《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議書》(簡稱三方協議)和《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專科畢業生就業報到證》(簡稱報到證)。

看重第一學歷的原因

1. 經過高考選拔出來的國內名校生,從概率上講,含金量比同學校的研究生要高得多。畢竟,大學畢業後,學生去向就出現了分流,一些同學直接就業,一些出國留學,一些能夠保研,只有剩下的同學會考慮是否考研究生來提升自己。從這一角度講,研究生的競爭激烈程度是小於高考的,因而作為“試金石”更有保障。

2. 本科時代對一個人的人格、品行、能力等各方面的塑造,影響深遠,是其他後期的深造難以彌補的。大學四年奠定了你基本的人脈圈,甚至對你的三觀起到了很大作用。


中公考研


考研說難很難,說不難也不難,簡單來說,如果當初沒過一本線,就要付出當初高中兩倍至幾十倍的努力。

大學成績導師一般是不看的,沒時間,人家才不管你曾經考的怎麼樣,你初試成績和複試筆試成績高,就證明你專業知識達標了。

如果,本科學校一般,成績也一般的話,要麼努力去考一次上岸,要麼早點放棄早實習早工作。(不要把最好的年華浪費在考試上。。。)

如果家裡經濟條件好的話,本科學校一般,但成績很好(均分85以上),建議出國,很容易申請國外qs世界排名前50的學校,沒必要在國內擠獨木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