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天的城市!!從“小漁村”發展到“千萬人都市”,珠海排名第一

珠海,廣東省地級市,珠江口西岸的核心城市。珠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粵港澳大灣區節點城市之一 、省域副中心城市之一、 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全國唯一以整體城市景觀入選“全國旅遊勝地四十佳”的城市,中國海濱城市 、新型花園城市、有著國家新頒佈的“幸福之城” 、 有“浪漫之城,百島之市”的稱號。

珠海位於廣東省中南部,東與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南與澳門相連,西鄰江門市,北與中山市接壤。設有拱北、九洲港、珠海港、萬山、橫琴、斗門、灣仔、珠澳跨境工業區等8個國家一類口岸,是珠三角中海洋麵積最大、島嶼最多、海岸線最長的城市,素有“百島之市”之稱。

逆天的城市!!從“小漁村”發展到“千萬人都市”,珠海排名第一

發展

建國後,經過多次建制的調整。珠海的陸地面積由1953年的63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5972平方公里,總人口12萬人,至1990年為陸地面積151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6135平方公里(1983年5月斗門縣劃入珠海市),有大小島嶼146個,總人口60.2萬人。

珠海1979年建市,1980年鄧小平“指點江山”設立經濟特區,享有全國人大賦予的地方立法權。 1980年8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批准,在珠海設立經濟特區。特區面積先是6.81平方公里,1983年擴大為15.16平方公里,1988年擴大到121平方公里。1983年5月,斗門縣劃歸珠海市轄。1984年6月,在原珠海縣範圍管轄區域設立香洲區,為縣一級建制。以後珠海境內由廣東省管轄的紅旗、平沙農場劃歸珠海。珠海市行政管理範圍包括香洲區、斗門縣和三灶、萬山、平沙、紅旗、淇澳、珠梅港、橫琴六個管理區。

2018年11月7日,在北京發佈了《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報告》,其中包含了省級可持續發展排名與全國大中城市可持續發展排名,這項報告是由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與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研究院聯合完成的。目前該報告報是全球範圍內研究城市可持續發展最權威的。

逆天的城市!!從“小漁村”發展到“千萬人都市”,珠海排名第一

可持續發展報告其中包含五個維度的指數,分別是:經濟發展領先指數、社會民生保障指數、生態環境宜居指數、節能減排效率指數和環境治理指數。可持續發展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別是:珠海、北京、深圳、杭州、廣州、青島、武漢、長沙、無錫、寧波。其中珠海、北京、深圳位居前三甲,說明這三座城市的經濟結構、節能減排、環境治理做的都非常不錯。

港珠澳大橋開通成

因為港珠澳大橋,全世界開始重新認識珠海。

港珠澳大橋建成通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誌著中國從橋樑大國走向橋樑強國。

港珠澳大橋集橋樑、隧道和人工島於一體,建設難度之大,被業界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也被英國《衛報》評為“新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逆天的城市!!從“小漁村”發展到“千萬人都市”,珠海排名第一

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首次實現了珠海、澳門與香港的陸路連接,極大地縮短了三地間的距離。

通車後,駕車從香港到珠海、澳門從3個小時縮短至約45分鐘,這對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綜合競爭力,保持港澳的長期繁榮穩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2019年百強城市何時佈局最佳?在基本面分析基礎上,《報告》結合市場面情況將發展潛力100強劃為3檔,其中珠海位為第一檔。

《報告》還分析,珠海、中山是珠江口西岸中心城市,珠中江都市圈2017年末人口達958.7萬,有望成為下一個千萬級大都市圈。

逆天的城市!!從“小漁村”發展到“千萬人都市”,珠海排名第一


如果這些都只是冰冷的數據,那麼那些是最貼近樓市現狀的呢?

最近珠海西區賣得大火的項目,據編輯瞭解外地人佔比超過60%。那些做渠道的業內人士向編輯透露:現在他們的主要拓客重點是放在了外地資源,經常一車一車的把外地客拉到樓盤現場。珠海在大灣區的概念加持下,變得十分有競爭力,這些活動在一線的人員永遠比我們更懂得珠海房子的賣點。

據珠海中原數據顯示:3月住宅網籤面積38.42萬㎡(3654套),環比激增近1.8倍;其中斗門為主力網籤區域,整月網籤24.12萬㎡(2337套),環比激增210.05%;市區網籤7.83萬㎡(680套),環比激增184.79%;金灣網籤5.51萬㎡(526套),環比增長95.14%;橫琴網籤0.96萬㎡(111套),環比增長95.3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