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很多人都在池塘裡洗衣服,但是這水不流通,而且還經常有鴨子在裡面游水,這樣真的衛生嗎?

亮仔為農


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比較有發言權的。

我小時候家後面有一個池塘,是長方形的,大概寬10米,長100米左右,我非常喜歡這個池塘,因為我就是我的菜園子,想吃魚了就去釣幾條魚上來吃,夏天還可以摘蓮蓬吃,冬天可以挖藕吃,反正這個池塘給了我整個童年美好的回憶。



小時候很少有洗衣機的,洗衣服如果在家裡洗很費水,所以基本上都是去河邊洗衣服,那時候有一種東西叫棒槌,衣服可以不用洗衣粉,用棒槌使勁捶衣服也能幹淨,所以經常十幾個人排成一排在河邊洗衣服。小時候也有很多鴨子養殖戶,鴨子基本上每天都要下水找小螺絲小魚之類吃的,有時候還有一些野鳥也在水面棲息,生態特別好。



但是池塘裡的水一直都非常乾淨,雖然不是清澈見底,但是絕對沒有不正常的顏色,舀出來看是清澈的,甚至有時候挑河水回家吃,也不會得病。



我總結一下,農村池塘裡的水受到的汙染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洗衣服清衣服的廢水

2.餐廚洗鍋洗碗的水

3.廁所排洩的汙水

4.化肥農藥殘留汙水

5.鴨子游過殘留的排洩物和微生物

以上這些汙染源除了化肥農藥殘留可以真正的造成汙染外,其他的汙染都是生物鏈裡的一環,可以自動淨化,不會造成真正的汙染。化肥農藥這些東西可以被水裡的微生物分解,水草等水裡植物吸收大部分,剩下的基本上量很小,不會造成有害的汙染。但是隨著化肥農藥殘留的積累,幾十年上百年時間汙染也會越來越嚴重,但願以後能有更加環保的農藥和化肥吧。


初心


在池塘裡面洗衣服,對於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司空見慣,大家都習以為然,在說了也只是清洗一下衣服而已。

在我們老家有一個大院子,住著六七戶人家,但是卻只有一口水井,在夏天時還供應不上。附近也沒有河溝,還好有一個池塘,估計有二十畝的面積吧,也是一個“死”水塘,裡面養著魚,我媽媽經常揹著衣服去兩百米開外的池塘裡清流衣服,拿一個搓衣板放在水裡,把衣服放在上面搓洗,沒幾下都洗完了。直到現在都還是如此!

附近的鄰居們也經常去池塘裡面洗衣服,估計大家都認為在池塘裡邊清洗一下衣服,對人的健康沒有多大的危害,畢竟只是洗又不是要吃嘛。

現在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比如較注重個人衛生了,加之很多年輕人都離開農村出門在外了。也許將來在池塘裡面洗衣服的人會越來越少了吧!


歷史上不為人知的細節


在農村很多人都在池塘裡洗衣服,但是這水不流通,而且還經常有鴨子在裡面游水,這樣真的衛生嗎?

這種池塘80年代比較多見,因為那個時候許多農村都沒有安裝自來水,洗衣服,洗菜都是在池塘裡。

就我們村子而言,很多人家都有自己家挖的池塘 ,平時種點水芋,藕,主要是蓄水為了防止春旱,在春季插秧的時候把水引入水田插秧用。


有的時候我們會在池塘裡洗澡,洗衣服,還有鴨子在裡面遊,至於洗菜只是洗洗豬吃的那些,很多時候還是從水井裡舀出來洗的。

這些水雖然是蓄水,但池塘底下有泥鰍,小魚,田螺,水草。鴨子拉的糞便也會腐化被水草和水芋頭吸收分解,有時候水看上去還是比較清澈的。

都說流動的水才是活的水,否則就是死水,死水也好活水也好,農村人是不講究這些的,只要看著清澈,依然是洗衣服,洗東西。

再說池塘留有水口,水太滿的話,它會自動溢出,和流動的水毫無兩樣,只是塘底的淤泥有點髒而已。


有時鴨子游過的池塘小孩子游過後, 身上會出鴨毒,我們本地人稱鴨癩,就是身上出一大顆一大顆的紅包,而且非常的癢。

我小時候也經常出,一但出現這種現象,只需到村子周圍找一些菟絲子,桃葉,小蕁麻葉,桉樹葉煎水洗澡就可以慢慢的好了,有時候也用生大蒜擦。

由此看來,水還是挺髒的。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已經長大成人。



我認為即使池塘裡的水不衛生,總比工廠裡排洩出來的那些金屬化學廢水要好得多,好歹池塘底下還有各種生物存活。

要是工廠裡排洩出來的廢水,廢渣,所到之處都看不見一隻蟲子,別說是小魚小蝦了。你說對嗎?以上內容為個人觀點,不喜勿噴,圖文原創。感謝閱讀回答,歡迎關注,點贊。


泥糖小丫


何止洗衣服這麼簡單!

淘米洗菜

我老婆的爺爺家,在農村,一個82歲的老人一個人在家,我們不時的要回去看看他,會在他家裡吃一頓中午飯,菜是我們燒,但是米飯他煮,每次都看到他拿著淘米的框去房子前面的一個小水塘裡面淘米,然後直接就下鍋煮了。這個塘是個死水塘,還是別人家的養魚塘,我經常在裡面釣魚。

爺爺家附近還有另外一個魚塘,據說裡面有二三十斤的青魚,有次我去釣魚,坐在一個修的碼頭上釣,可以打的遠一些,才打上窩,就見到一個婦女推著三輪車過來了,車上有衣服和菜,說話很難聽的說,馬上中午了,你在人家洗菜的地方釣魚,別人怎麼洗菜?然後就看她洗衣服,有襪子、內褲等等,洗完衣服又接著洗菜。。。

在農村的死水塘裡面洗衣服洗菜的不僅僅是年紀比較大的,有一次我去釣魚,見到一個30歲左右的小夥子在裡面洗衣服,問他為什麼在這裡洗?不覺得水不太乾淨麼?他講這裡的水什麼汙染都沒有,大家都在裡面洗衣服洗菜。。。

年前回鄉下,問起來那個塘有沒有打幹水撈魚,爺爺說沒撈,過年大家都在塘裡洗衣服洗菜,打幹水人家會不高興的。

農村人的習慣

南方地區有很多的小塘,隨處可見,要麼是養魚的,要麼是給稻田灌水的,很多村子裡面都會有小塘,又沒有小河流過村子,村民都會在塘裡面洗衣服淘米,因為方便,而且速度又很快。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農村人也要洗衣服吃飯,村裡的這些塘就是他們的首選。並不是家裡沒有水,我見很多人家裡都有一口井,但是要打水上來,沒有在塘裡洗的方便。

為了省錢

雖然自來水比較便宜,但是農村人,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人,都會能省就省,自來水省一點少掏一點錢。以前我沒意識到這個問題,直到有一次我見到一家人往家裡面挑水,然後就問了一句,這個水也不能喝,挑回家幹什麼,那人講回家衝馬桶的,我瞬間就明白了,這是為了節省水費。

關於衛生問題

有人講,水是最乾淨的,也是最髒的,水能洗掉髒東西,也能藏住髒東西。以前我們家附近有條小河,洗衣服都在河裡,村裡人都將,水流過3米遠,髒東西就沉澱下來了。

我想農村人能在塘裡洗衣服,也是這麼考慮的,水比較深,髒東西都沉澱在底層了,雖然有鴨子在水裡游泳,但是水能將髒東西藏起來。

但是我始終認為這樣做不是特別好,但是這個東西並不是一家兩家的這麼做,我覺得在這裡面洗衣服洗菜都沒關係,回家再衝一遍還是比較放心的,最起碼心裡面舒服一點。

關注小孫,小孫持續關注三農。


農科小孫說


水體在不缺氧的情況下有一定的自潔能力!

我們經常在實驗室檢測水的化學耗氧量。

化學耗氧量高的水,汙染程度比較大,難以通過水體與大氣氧交換而自潔。如化工廢水、餐飲洗滌水、廁所糞水等即是如此!

化學耗氧量小的水,它的汙染就比較小,在自然界水體吸收自然氧,就能達到自淨。比如洗手水、淘米水、洗菜水,基本上以灰塵為主,少有難分解的有機物。

小水塘水面開闊,吸收氧氣效果較好。

塘底淤泥有多重微生物,參與各種營養物質的分解。

水中的氮磷化合物形成的水藻,只要不過量,正好是魚蝦的天然飼料。

這種鄉村自然水塘,不用水體流通,本身已經千百年形成了生態自潔體系。只要保護好,不要刻意汙染,一直可以放心用下去。


調香師王俊


這樣的池塘根據我的經驗是衛生的,因為形成了一個循環的生態鏈,鴨子在池塘中游泳,糞便排到池塘中,餵魚。人們在池塘邊洗菜服,爛菜葉也可以餵魚,魚🐠喂大了又可以盈利,同時水中的生物分解了鴨子的糞便淨化了池水,遇上暴雨的天氣,又將池子中的水衝出一些,等於是給池塘換水了。小時候我們還會在池塘中嬉戲游泳🏊,很有得過皮膚病,但是很多農村的池塘目前都成了廢水,垃圾的排出口了,池塘水不是被鴨子搞臭了,而是被人為好臭的。


西瓜霜Lisa的減肥日記


其實你以為不流通,但很多池塘地底下和其他河是通的。一般不通的池塘,死氣沉沉,不會有很多魚蝦。

而且農村人也不是都用池塘水洗東西。比如我家後門的池塘,本來是個魚塘,小時候水清,會有洗菜、洗衣服、淘米,還有孩子游泳。但後來水渾濁了,也沒人去洗入口的東西,最多漂衣服、洗拖把。現在人們都是用自來水洗,哪怕年紀大些的人,最多是用井水洗。

其實說起來,池塘雖然小,但汙染不算嚴重。我家附近的河前些年真的是汙染特別嚴重。

我印象特別深刻,有一年,不知道哪一段的河流上浮起來很多很多的白鰱魚,幾乎有手臂長。那時候村裡的人們都搶著撈啊!一大盆一大盆往回搬,買鹽醃起來。我那時候覺得這麼多死魚,肯定不對勁,就一隻勸我爸別吃這魚。他大概也覺得不太對,雖然醃了一盆(洗澡的那種大盆),後面還是都扔了。

所以我覺得,如果水裡生物都還正常,池塘也好,河水也好,洗洗一些東西是沒啥問題的。不過入口的東西還是要小心。


離幼央


這個提問有意思,說明在農村生活過。

小時候我也疑惑過。在我生活的地方,都是旱地,自然村周邊都是死水塘,不與外界水相通。但那時候村子裡面的人,都在那洗衣服,而且還洗第一遍菜。

一般是衣服在家用肥皂泡過之後,拿到池塘裡清洗,然後回家晾曬。蔬菜是拿到池塘洗擺第一遍,然後回家在通過壓井水清洗第二遍。

池塘多少是有些不衛生的,不僅有清洗衣服的肥皂水,而且還有調皮的孩子往池塘撒尿的,但那一個村子都是這麼過的,至於不衛生在人體有沒有產生積澱而出現危害,無從考證。

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健康沒什麼大問題。我們那個村子,以前老人好幾個九十多的。所以,那種潛在不健康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其實肥皂水和灰塵以及少量的汙染物進入農村池塘,基本上會被淨化的,對於池塘富營養化還有好處。舉個例子,你用一盆水養魚,盆裡的水一段時間之後,會變得很渾濁,但若果在盆裡放一點浮萍類水草進去,盆裡的水面就會變得乾淨,這就是水草帶來的自淨能力。

同樣道理,在農村池塘,水面上有浮萍、菱角等村民投放的水生植物,下面有厚厚的淤泥,這都是具有很強的自淨功能。

而且更為重要的是,那時候,農村不往池塘裡排放生活汙水和生活垃圾,更沒有什麼使用過的工業品,所以池塘能夠保持常年清水。但現在好多家裡垃圾往池塘扔,不僅使池塘富營養化,而且還是得池塘乾涸,以至於變成垃圾堆,這個現象在一些農村地區還是比較普遍,需要治理。


春秋文策


這應該有道理。

即便是死水,大自然有自淨能力啊。(池塘洗衣,甚至洗菜,當時環境,似乎還不用農藥等毒物。)

那些枯枝敗葉啦,鴨鵝排洩物啦,沉澱,分解,成為魚的食物,或水生'植物的養分。蒹葭蒼蒼,魚戲蓮葉。只要雨水充沛,自成一體。衣服應該沒自來水洗的乾淨。但經過大太陽曬,似無需憂慮健康。

覺得淘米洗菜得用流動的水。

惹出我幼年的記憶了。

我自記事起,居住的小村,便有個大大的池塘,居村子正南。長(東西)約二百多米,寬(南北)大約一百米。

池塘西南角,有一自然河,是水源。池塘東北角有小河接通,一路向北,在村北轉向西去, 跟北去的水源河“會師”,向北流去。

上了中學,很少去了。

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夢裡卻都是對池塘的記憶。歡聲笑語裡,有光屁股嬉戲的頑童、洗衣的婦女、自在來往的鴨子,還有淺水裡的魚,不過兩三釐米,成群地鑽進孩子們設的罐頭瓶,吃饅頭渣……


莘縣村民


農村,我們地區(紹興),通過五水共治,和新農村建設,各級政府對水資源的達標已列入政績考核,大中小河流建立一把手河長制,層層把關,從源頭抓治汙,起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是水清,路平,樹(綠化)成行。作為在河埠洗衣能否衛生,以前是不衛生的,但現在建立起了制度,村內不容許養豬雞鵝鴨,村口村內河塘也不容放鴨,而且河塘水三五天用外江水輪換,河埠,塘墩放便百姓洗滌也是一項民生工程呢,而河塘清汙立堪設圍欄,清晨傍晚阿姨大媽們在河埠嬉鬧,還是一道風景呢,真是今非昔比,衛生意識強了,河埠洗的衣物再在家用自耒水一衝,不就更乾淨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