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達姆為什麼殺死兩個女婿,他的女兒為什麼不恨薩達姆?

漠北刀客1


薩達姆侯賽因的兩名女婿在叛逃到約旦六個月後返回伊拉克。回到伊拉克後,兩人於薩達姆的女兒辦理好離婚手續後,被他們的親屬殺害。

侯賽因·卡梅爾·馬吉德少將和他的兄弟薩達姆·卡梅爾·馬吉德在流亡歸來三天後和妻子離婚一天後,在他們的住所發生槍戰中喪生。

當他們帶著薩達姆的兩個女兒的妻子從約旦返回時,伊拉克政府說,儘管他們曾經鼓吹推翻政府,但他們還是受到“普通”公民的歡迎。

但他們的歡迎是短暫的。

兩人死後,他們的親屬發佈聲明稱:這兩人因叛國而死。

卡梅爾的宗族成員在巴格達襲擊了他們的住所,並在一場槍戰中殺死了這對兄弟。

伊拉克社會有著悠久的暴力歷史,爭端有時是通過槍支來解決的。當一個或多個成員被認為玷汙了家庭的榮譽時,也有在家庭中進行“榮譽殺戮”的傳統。這種非正式的懲罰制度在伊拉克已有數百年的歷史,當局普遍容忍。

當木得兩個女婿叛逃到約旦時,他們是薩達姆家族最高級別的成員。這對薩達姆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尷尬,當時伊拉克2000萬人民正遭受1990年入侵科威特後聯合國制裁的艱難。

侯賽因·卡梅爾·馬吉德曾負責伊拉克的秘密武器計劃;他的兄弟是伊拉克領導人宮殿衛隊的副隊長。

薩達姆的女兒之所以不恨薩達姆是因為她們對薩達姆盲目的崇拜,即使是在薩達姆死後,她們對薩達姆的感情也始終如一,薩達姆給了她們想要的生活,而自己的丈夫也確實是背叛了伊拉克,那個曾經給予她們志高榮尚的地方。


走進伊拉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不恨怎麼可能呢?

在阿拉伯社會首先離婚極少,其次再婚幾乎不可能。

女人一旦離婚就等於宣佈死刑,之後幾十年就形同坐牢。薩達姆的女兒是被迫和丈夫離婚以後,丈夫才被殺掉的。

薩達姆殺死女婿,其實就是宮廷鬥爭現代版。

他的兩個女婿都是薩達姆老家人,屬於強大的阿爾瑪吉德家族。

薩達姆想要獲得老家人的徹底支持,選擇這兩個強富力強的年輕人做女婿,是順理成章。

由此,薩達姆將年僅15歲大女兒,嫁給了侯賽因·卡邁勒·哈桑。

這兩個女婿侯賽因·卡邁勒·哈桑和薩達姆·卡邁勒·哈桑,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對薩達姆也很忠心。

兩伊戰爭中,兩人表現出色,都當上了將軍。

海灣戰爭中,在一敗塗地之前,女婿們對薩達姆也很忠心。

戰敗後,伊拉克軍隊幾乎崩潰,殘部也潰不成軍,士氣幾乎為0。

薩達姆將重建軍隊的重任,交給他2個女婿負責,後者做的也很好。

其中20世紀90年代中期,大女婿侯賽因·卡邁勒·哈桑已經被視作伊拉克第二號最有權勢的人,僅次於薩達姆父子。

但是,這裡就出現了傳統的宮廷鬥爭問題。

薩達姆的繼承人是長子烏代。相比還算正常的弟弟庫賽,烏代為人囂張粗魯,是一個莽夫。

後來伊拉克高官自己回憶:烏代平時是個生性殘暴,行事魯莽、脾氣暴躁的花花公子。除了終日酗酒、尋花問柳外,姦淫擄掠,嗜血成性,無所不用其極。他還有虐待狂的傾向,視折磨別人為最大的樂子。只要心血來潮,他隨便可以拿身邊的人出氣。他從互聯網上搜索了大量刑具,用來虐待別人取樂。曾在他虐待致死的人不下上千名。因此,在烏代身邊沒有人敢做他的朋友,

由此,烏代在高層口碑非常差。1988年,烏代曾經因一點小事,一棍子打死了薩達姆的心腹、代嘗食品的寵臣卡邁勒。以前胡作非為,父親薩達姆裝作看不見,但這次不同。

後者是父親薩達姆多年的忠僕,受到薩達姆很大信任。所謂大狗還要看主人,這等於不把老爸放在眼裡。

薩達姆因此大怒,認為烏代不適合做接班人,開始動搖。

在阿拉伯社會,國家繼承並不見得一定是兒子,女婿也是可以的。

所以,能力和脾氣遠比烏代出色的大女婿侯賽因·卡邁勒·哈桑,就成為烏代的競爭者。

雙方明爭暗鬥,終於1995年烏代策劃對妹夫的暗殺,甚至有一次直接用槍指著他的頭。

而此時薩達姆也逐步傾向於烏代,將兩個女婿的權力大體剝奪。

2個女婿和烏代相處了10多年,深知此人兇殘的個性,只得跑路。

他們帶著妻子和孩子,逃到約旦避難。但約旦和伊拉克關係尚可,為了避免被遣返,他們宣傳可以和美國人合作,交代一些關於薩達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政權的秘密。

結果,薩達姆大怒,命令烏代不惜一切代價將2人殺死。

烏代通過外交手段獲得了約旦的支持,然後哄騙2個妹夫回國,還帶來了薩達姆絕對不會追究女婿責任的保證。

結果2個傻鳥就回去了,瞬間就被強迫同薩達姆女兒離婚。接著2人都被槍殺!

就這樣,薩達姆和烏代餘怒未消,又將女婿1家的1個弟弟、2個姐姐等16人殺死,包括6個小孩甚至2個僕人。女婿們的母親嚇得自殺!

丈夫被殺後,薩達姆的女兒拉加德和拉娜發表申明支持父親。其實,不這麼做能行嗎?

在女兒們看來,父親薩達姆安排的婚姻只是一場政治遊戲。在經過這場變故之後,女兒們和薩達姆的關係開始分化。

直到伊拉克戰爭爆發,美軍和北約聯軍連續將薩達姆兩個長子擊斃後,兒們和父親薩達姆的關係才得到改善。


薩沙


薩達姆的大女婿和二女婿是同胞兄弟,也是薩達姆叔叔的兒子,可謂親上加親,哥哥卡邁勒在兩伊戰爭期間拼死保護薩達姆的安全,被薩達姆一眼相中。把自己的大女兒許配給了他,卡邁勒從此一路青雲直上,最後連帶著自己的弟弟小卡邁勒也成為了“駙馬”,並擔任了國防、特種部隊司令等要職。

海灣戰爭之後,兄弟倆在伊拉克軍隊的權力不斷膨脹,引起了薩達姆兩個兒子的不滿。雙方在許多方面政見不合,尤其是在聯合國武器核查上,卡邁勒主張全面合作,儘快解除制裁;烏代則持強硬立場,拒絕與聯合國合作。隨著他們關係不斷惡化,烏代有次當場掏出槍威脅卡邁勒兄弟。

烏代是伊拉克人盡皆知的火爆脾氣,得罪了“王子”,卡邁勒兄弟害怕報復,經過精心策劃,在1995年8月8日帶著家人和隨行人員,逃亡約旦安曼,向約旦國王提出了避難要求。在CIA的策劃下。他們在安曼召開新聞發佈會:聲稱他們是因為對伊拉克現狀不滿才出走的,他們將與伊拉克其他反對派聯合行動,推翻薩達姆。

薩達姆雷霆大怒,他下令解除兩人的職務。他派烏代去和約旦國王交涉帶回“出走者”,但無功而返,即使薩達姆的夫人出訪約旦,也沒能勸回女兒。

薩達姆很快出了殺招,他向全世界公佈自己的軍事信息,凡是卡邁勒兄弟能知道的,他都公佈了,甚至伊拉克很多絕密的軍事情報信息,包括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非常感興趣的地方,很快,卡邁勒兄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CIA也不待見他們了,約旦國王也漸漸疏遠了他們,眼看就要被國王掃地出門了。

此時,薩達姆派了特使來,宣佈只要他們回國,既往不咎。此時兄弟倆已經走投無路,只好帶著家人又回國了。

到了伊拉克,烏代已經帶著離婚協議書在那等他們了,他們的妻子被強制送走,在烏代逼迫一下,他們不得不簽署了和薩達姆女兒的離婚協議。兩人隨後被軟禁在一處別墅內,在薩達姆的“善意”提醒下,薩達姆的叔叔阿里按照阿拉伯人部落的傳統方式,帶著大批族人攜帶武器包圍了別墅,給兄弟倆提供了武器彈藥,在經過槍戰之後,兩人“榮譽戰死”。

作為薩達姆的女兒,親情和政治往往糾纏在一起,奈何生在帝王家,她們不過是薩達姆權力的附庸,婚姻的開始就是政治,結束的時候也是政治,根本毫無辦法,只能認命,連庫塞的老丈人被薩達姆終身囚禁,庫塞作為薩達姆的接班人也毫無辦法。


雲中史記


她老公不一定是她老公,她爸爸永遠是她爸爸


伊拉克戰爭過去這麼久,但是對於薩達姆我們一直“念念不忘”,薩達姆衍生出了太多的事情。比如薩達姆絞刑,他的兩個女婿被殺等很多事情。據說薩達姆的兩個女婿死在他手裡面,但是他的女兒並不恨他,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薩達姆的兩個女婿特別“勢力”,早期宣稱誓死跟隨薩達姆。海灣戰爭之後,薩達姆受到西方的制裁,於是他們兩人開始往外轉移財產。這一小動作被薩達姆發現,兩人藉口到約旦度假。然而在外面開始大肆暴露薩達姆的罪行,這讓薩達姆有了厭惡的心理。

薩達姆為了讓兩人回來故意服軟,聲稱只要他們回來,立刻赦免所有罪行。他們本以為回來之後仍然是高官厚祿,不曾想剛剛回來就被薩達姆兩個女兒要求離婚,接著他們兩人被薩達姆的族人打死。兩人之所以會死,是因為薩達姆所實行的是“家族式”。身邊都是自己的親戚,而他們兩人的所作所為,讓薩達姆非常失望。

兩個女兒並不恨薩達姆,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相對於愛情與親情之間,她們可能更多的偏向於親情。他們兩人從小被薩達姆培養長大,與丈夫在一起不過幾年時間。更多的是丈夫在約旦,大肆是透露國家機密,對於丈夫的行為他們也很失望。

還有一點是她們並不認為薩達姆會垮臺,畢竟海灣戰爭之後八年,才爆發了伊拉克戰爭。而且他們兩個丈夫,也不是直接死於薩達姆之手。因為薩達姆有培養兩個女婿接班的跡象,而薩達姆的兒子很是擔憂。所以兩人丈夫的死不僅關係到薩達姆,也還有自己兩兄弟的因素。

愛情沒了可以再找,親情沒了就是沒了。


渋匯仁


薩達姆有兩個女婿,分別是前軍工部部長卡邁勒·侯賽因·哈桑和前總統衛隊司令薩達姆·卡邁勒·哈桑,兩人是親兄弟關係。

*薩達姆家族

卡邁勒·侯賽因能成為薩達姆的女婿,很大原因是因為他救過薩達姆的命。兩伊戰爭中,一次薩達姆視察前線部隊時突遭伊朗飛機空襲。卡邁勒臨危不懼,成功的將薩達姆掩護到了安全的地方,由此得到薩達姆的賞識。後來便做了薩達姆的大女婿。

此後的卡邁勒·侯賽因一路平步青雲,先後出任國防部長、工礦部長和軍工部長,也因此掌握了伊拉克政府大量的秘密。1995年,卡邁勒兄弟出逃約旦,並且在媒體上大肆揭露了許多薩達姆家族的內幕。

一年後,伊拉克政府設計誘騙卡邁勒兄弟回國,結果被滅滿門。除了他兩人及其父親,還有40餘名隨從都被殺。執行這一任務的包括薩達姆的兩個兒子和他的堂弟阿里·哈桑·馬吉德。

丈夫被殺,妻子怎麼可能不恨,即使是薩達姆的女兒也不會例外。薩達姆的兩個女兒在其母親的支持下拒絕居住在巴格達,而隱居在家鄉提克里特的一個小村莊裡。薩達姆的外孫也拒絕接受他的禮物。

無奈之下,薩達姆只得親自出馬解決此事。他頒佈了一項《冤屈烈士法》,追認卡邁勒兄弟為烈士,並提供了兩億美元的撫卹金。

*以上材料均來自顧正龍:《攪動世界的伊拉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

布魯科夫


2個女兒也是很憋屈,被老爸薩達姆哄騙,出於信任說服丈夫返回祖國,結果是要給丈夫送葬……

女兒們出生在政治家庭,比常人更懂得殺戮的無奈,從某種程度上會理解薩達姆的舉動。何況老爸、老公、兒子,是生命裡最重要的3類男人,失去1樣總比失去2樣要好。

時間能夠療愈傷痛,血脈濃於水的親情不能改變,2個女兒和薩達姆的關係慢慢也就親近起來。那麼,薩達姆為什麼要殺女婿?

薩達姆的2個女婿是親兄弟,他們的家族是伊拉克的望族,有著濃厚家族觀念的阿拉伯地區這是一種優勢。

統治伊拉克的薩達姆,縱然貴為大權在握的總統,也需要國內大家族的支持。他常常招來大家族的子弟,讓他們充當自己的近侍,有著授予榮耀、看管人質的雙重意義。

大女婿叫“侯賽因·卡邁勒”,曾經就是1名保衛薩達姆的親衛,因捨命保護薩達姆而被選為女婿。沒想到,小女兒跟親家的“薩達姆·卡邁勒”彼此產生愛的火花,於是雙方親上加親。

大樹底下好乘涼,兩兄弟自從成為薩達姆女婿,都當上伊拉克軍隊的將軍,仕途一路發達。尤其是哥哥侯賽因·卡邁勒,先後擔任國防部長、工礦部長和軍工部長,權力僅次於薩達姆。

可惜,海灣戰爭之後,伊拉克受到制裁。兩兄弟對薩達姆政權失去信心,開始大量往國外轉移資產,直接引起薩達姆的長子烏代的不滿。兩兄弟權力再大,跟薩達姆比起來,那根本不算什麼。

一不做二不休,兩兄弟就帶著各自妻小離開伊拉克逃到約旦,這是明顯“背叛”薩達姆。

兩兄弟在約旦乖乖待著,或許狀況要好點,可惜他們大肆宣揚薩達姆的殘暴,以及出賣伊拉克的情報,那些關於導彈、核武器、生化武器的信息很有看點。

這下子,薩達姆徹底發火了,不剷除他們不罷休。一方面,伊拉克方面公佈各種情報信息,只要2個女婿能知曉的,讓後者失去情報價值。另一方面,公開聲稱自己已經原諒女婿,只要他們肯回到伊拉克,就不會追究叛逃。

最終,薩達姆通過親情說動2個女兒,女兒們的枕邊風起到效果,顧慮重重的2個女婿隨後返回伊拉克。

薩達姆說話還是算話的,我家說不動你們就不動你們,不過你們自己家就不好說了……

1996年,2個女婿剛返回伊拉克沒幾天,就被自己家族的人衝進房間射殺,表面上是懲罰敗類的“榮譽謀殺”,實質上是這個家族不敢違背薩達姆的意思。

寧願因忠誠而上絞架,不願因背叛而偷生。背叛,不被任何一方所容忍,薩達姆的女婿就因此而喪命。


子屠龍


到如今距離伊拉克戰爭已經過去十五年了,薩達姆也已被判死刑。但是至始自終關於薩達姆的故事,卻始終說不完。根據相關的報道和資料的記載中看,薩達姆的兩個女婿是因薩達姆而死。但事實他的兩個女婿並不是薩達姆親自殺死的,而是被部族所殺害的。薩達姆的兩個女婿因為背叛薩達姆被其家族榮譽處決的。

薩達姆的兩個女婿是兄弟倆,叫卡邁勒。起初兄弟兩人是抱定了為薩達姆出生入死的念頭,對薩達姆一直忠心耿耿。薩達姆也對卡邁勒兄弟倆寄予厚望。作為薩達姆的心腹,兩兄弟分別主管工業和礦業,而且還都是將軍,在當時可以說是權傾一時。後來,海灣戰爭後,西方的強力制裁,致使卡邁勒兄弟倆感覺薩達姆的大勢已去,他們認為如果後面繼續跟著薩達姆混,恐怕連自身的性命都保不住。於是,在1995年的時候,兩兄弟不斷的往國外轉移財產,後被薩達姆發現。而且在此期間,在國外大肆揭露薩達姆的暴行,這讓薩達姆十分失望和憤怒。

隨後,薩達姆向全世界公佈了自己的軍事信息,只要是卡邁勒兄弟倆能知道的,薩達姆全公佈於世了,其中還包括關於伊拉克很多的絕密軍事情報信息,甚至還有一些是聯合國武器核查人員都非常感興趣的信息。信息公佈不久後,卡邁勒兄弟也就失去了利用價值,在外面很不受待見,約旦國王也逐漸疏遠他們。薩達姆隨後派特使向他們宣佈,只要他們回國,兄弟倆之前的過錯,既往不咎。但是,當兄弟倆帶著家人回到伊拉克的時候,事實並非薩達姆所說和倆兄弟所想的那麼好。回到伊拉克後,卡邁勒兄弟先是被軟禁,隨後薩達姆的兩個女兒也與他倆離婚了。畢竟兄弟倆犯的是出賣國家機密,侮辱領袖,背叛薩達姆。叛徒的下場最終肯定不會好到哪去,卡邁勒兄弟倆在與薩達姆女兒了婚後兩天就被“榮譽處決”。對此,薩達姆也表示:如果能寬恕的,自然會寬恕。意思就是卡邁勒兄弟的罪行不可饒恕。所以說,薩達姆為什麼要殺死兩個女婿,主要是因為背叛薩達姆,出賣國家機密,侮辱領袖,而徹底惹怒薩達姆。

其次,對於薩達姆殺死了女婿,他女兒為何不記恨薩達姆,主要是因為親情還是超越感情的,畢竟兩姐妹是薩達姆一手養大的。而且是卡邁勒兄弟倆背叛了薩達姆,出賣國家的機密。所以說當薩達姆殺死兩個女婿,兩個女兒當然不會背叛薩達姆。


四十五度軍報


薩達姆表示這鍋我不背!

薩達姆雖然是獨裁者,但是不能改變的是在伊拉克,女性的地位遠不如男性。

所以即便是兩個女婿,薩達姆也沒有絕對的權力來指他們於死地,簡單來說這與伊拉克的文化傳統相背,薩達姆不得不如此。

說到薩達姆的這兩個女婿,其實也是這兩個白眼狼自作自受,誰讓他們背棄自己的國家呢?

海灣戰爭中,薩達姆政權受到了嚴重的衝擊,不過最可悲的就是民眾。

因為海灣戰爭,使得伊拉克民眾原本還算美好的生活破滅,蒙受了戰火的摧殘。

戰前伊拉克雖然債臺高築,但是薩達姆依舊是堅持下來了社會福利政策,也算是給了百姓一個交代。

只不過由於薩達姆入侵科威特,從而引發了海灣戰爭,這場戰爭說到底就是薩達姆的一場政治上的豪賭,之不是這一次他賭輸了。

海灣戰爭結束之後,伊拉克大量油田背摧毀,而且最主要的就是蒙受著美國的制裁。

這段時期美國大力扶植沙特等國,伊拉克的石油市場份額幾乎被瓜分,所以戰後伊拉克GDP不過戰前的四分之一。

從此社會福利被取消,大量的失業者產生,在此期間不少人開始背離薩達姆政權。

其中最可恥的就是薩達姆的兩個女婿,他們不僅僅逃到了外國,還轉移了大量資產到外國供他們揮霍。

為了獲得美國等國的政治避難資格,他們在西方不斷演講,控訴薩達姆的罪行和暴行。

這種行為其實就是赤裸裸的叛國行為,把伊拉克說的一團糟,並且作踐薩達姆,淪為了美帝的宣傳武器。

薩達姆面對這兩個女婿,自然是失望透頂,但是卻是沒有一點辦法,只能苦苦尋找辦法找石油的買家。

但是那個時期,主要石油消費國還沒有崛起,自然不能消化掉伊拉克的石油,於是伊拉克越來越糟糕,在制裁之下也漸漸崩潰。

不過這個時候,薩達姆的兩個女婿回來了,原因就是他們的資產被凍結了,而且錢也揮霍的差不多了。

薩達姆得知之後,讓他們同自己的女兒離婚,然後讓他們滾出了薩達姆家族,回到了自己的部族。

但是面對背叛者,伊拉克的那些部族又怎麼能夠放過他們,於是就這樣這兩個人就被部族用族法處決。

說到底這都是這兩個人自作自受,沒有一個國家是會喜歡叛逃者!


小司馬遷論史


薩達姆並沒有親自殺了他兩個女婿,而是被部族所殺。不過與薩達姆有直接關係。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這個事件的過程。

薩達姆兩個女婿是兄弟倆,叫卡邁勒。能成為薩達姆的“駙馬”,這兩人剛開始可以說抱定了為薩達姆出生入死的念頭。但是海灣戰爭後,西方強力制裁,卡邁勒哥倆就認為薩達姆大勢已去,如果他們再跟著薩達姆混,恐怕連性命都不保了。於是兩人就開始往國外轉移資產,但被薩達姆發現。1995年,兩人以度假方式跑到約旦,並在國外大肆揭露薩達姆的暴行。這讓薩達姆很不爽。

薑還是老的辣。薩達姆隨後以低姿態方式減弱兩個女婿給自己帶來的不利影響,還主動對兩個女婿放話說,只要回國就會赦免他們的一切罪行。卡邁勒哥倆在外面也沒有什麼利用價值了,生存也很困難,於是哥倆就相信了薩達姆的話,回到伊拉克。

不過哥倆回來後,情景並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以為照樣當高官,過快活日子。但是回國後,薩達姆兩個女兒立即與他們哥倆離婚,不久這哥倆就被他們的族人打死。雖然不是薩達姆直接下手,但與薩達姆有直接的關係。

其次,薩達姆為什麼要殺死兩個女婿?

這裡還是一個兩字“忠誠”。薩達姆統治伊拉克期間,他對任何人都有疑心,因為遭遇過很多次暗殺,使薩達姆知道,身邊必須要有忠誠的人。於是圍繞在薩達姆身邊的人,除了他的兄弟,就是薩達姆各類親戚。當然作為薩達姆的女婿,卡邁勒哥倆成為薩達姆重點培養對象。但卡邁勒兄弟倆卻並讓薩達姆失望了。

1.萌生背叛之心。

海灣戰爭後,薩達姆已是日落西山。除了國內戰爭後的衰敗,就是西方國家的制裁,使得伊拉克民眾生活在苦難生活中。當時很多伊拉克有錢人都逃離伊拉克,這也影響著卡邁勒兄弟倆。所以內心對薩達姆前途憂慮。不過薩達姆卻不斷給兩個女婿升遷,又當國防部長,又當秘密部長。但哥倆卻有二心,為自己安全提前打算了,他們把家產開始往外轉移,這就引起了薩達姆注意。一旦薩達姆懷疑厭煩二人,再想改觀難度很大。

2.家族矛盾造成。

現在很多人傾向於卡邁勒兄弟倆的死,是得罪了薩達姆兩個兒子烏代和庫塞。其實這種矛盾產生,還是卡邁勒先有二心,才使得薩達姆兒子對卡邁勒有意見。之前為什麼不產生矛盾呢?不過卡邁勒兄弟倆個後來不斷升遷,大有接班並當繼續人的趨勢,也有可能引起烏代和庫塞的反感。況且烏代的奢侈生活早就讓薩達姆厭煩。所以爭奪接班人的矛盾也有可能存在。

3.徹底惹怒岳父。

1995年,薩達姆兩個女婿跑到約旦,如果消停點,隱藏起來也許還能保命。但兩人總想刷存在感,不斷向西方透露薩達姆的一些秘密,這就犯了大忌。但哥倆卻認為他們做的事,薩達姆看不到。其實這也是政治不成熟的緣故,當薩達姆發出熱情的邀請後,卡邁勒哥倆就產生了幻想。回到國內必然要遭薩達姆報復。

第三,薩達姆兩個女兒為什麼不恨薩達姆?

1.親情因素。

雖然薩達姆兩個女婿被殺,薩達姆兩個女兒成了寡婦,孩子沒了爹,但親情還是超越了感情。必竟兩個女兒是薩達姆一手養大。面對親爹與老公,從親情的角度她們也不會背叛薩達姆。薩達姆監禁期間,大女兒拉加德還曾說:“他是一個很好的父親,有愛心,有很大的心胸!”,二女兒拉娜也說:“他情感豐富,與我們一起時總是非常溫柔”。所以說,這樣深厚的親情怎麼會恨薩達姆。

2.老公背叛。

卡邁勒兄弟倆逃到國外後,不僅抹黑薩達姆,而且還洩露國家秘密。將心比心的說,只要薩達姆不倒,兩個女兒才有幸福生活。拉加德和拉娜面對如此二心的老公能不傷心?從這一點來看,她們不恨薩達姆也不奇怪。

3.抱有希望。

卡邁勒死後八年時間,伊拉克戰爭才爆發。從這一個時間差來看,當時誰都不會認為薩達姆會滅亡。所以薩達姆兩個女兒當然要堅定的站在薩達姆這邊,使自己和孩子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泥腿看客


帝王家無私事,雖然不是薩達姆殺了他的兩個女婿,但是他的兩個女婿確實因薩達姆而死。薩達姆在兩兄弟被“榮譽處決”後不久就發表聲明:“他們沒有問我,這很好,因為我說了會寬恕,就會寬恕。”


薩達姆有三個女婿,其中大女婿和二女婿這就是因薩達姆而死的兩個人名字分別是侯賽因·卡邁勒·哈桑和薩達姆·卡邁勒·哈桑。他們是一對兄弟。

兩兄弟曾是薩達姆的心腹,對薩達姆忠心耿耿。兩兄弟分別主管工業和礦業,又都是將軍,可以說權傾一時。

然而就是這兩個位高權重的駙馬爺卻突然雙雙舉家逃到約旦,令世界譁然。薩達姆稱讓其蒙羞。兩兄弟叛逃的原因眾說紛紜,兩兄弟自己解釋:“薩達姆的兒子可能想除掉他們。”


因為他們已經威脅到薩達姆兒子的權利,他們惶恐不安,然後他們往國外轉移財產以備不測,卻受到監視。他們曾協助美軍查找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證據,為美軍提供很多材料,但是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所以美國漸漸也對他們失去了興趣。

後來薩達姆公開表示只要他們回國,可以寬恕他們的罪過。像普通人一樣對待他們。在他們妻子的勸說下,他們終於回國了。然後薩達姆的兩個女兒就突然宣佈離婚。

兩兄弟在離婚兩天後,就被家族的人“榮譽處決”了,很明顯這是他們家族向薩達姆示好,此時薩達姆的兩個女兒也已經和他們離婚,而且他們並非死於薩達姆之手,他的兩個女兒為何要恨薩達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