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之戰,清朝明明贏了為什麼還要簽訂不平等條約?

第一軍情


發生在1883年至1885年的中法戰爭,清政府雖然丟掉了澎湖、葬送了福建水師,但取得了如基隆、淡水、鎮海、臨洮、鎮南關、涼山等一系列陸上戰鬥的勝利,軍事上而言,不能說失敗,然而清政府卻迫不及待的於不那麼強,且已經陷入政治、財政危機的法國議和,使得發動戰爭的法國完全通過和約基本達到了挑起衝突的目的。這確實是中國近代史是最悲哀的一幕。

一般來說,只有在遭到軍事上的明顯失敗以後,才會被迫簽訂不平的條約,然而清政府的行為顯然不是被迫,甚至都有些迫不及待。但在命左宗棠辦邊防時,上諭中明確指出:“該國列在藩封,不能不為保護,且滇粵各省土地接壤,倘藩籬一撤,後患何可勝言?”,由此可見,老佛爺還是懂的唇亡齒寒的道理的。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清政府幹出這種“不敗而敗”的事情來呢?

首先,清政府始終沒有抵抗到底的決心

中法因為越南問題發生衝突後,清政府的態度比較軟弱,領班軍機大臣恭親王奕欣,地方實力派人物李鴻章懼怕法國武力優勢,沒有抵抗決心,老李的外交態度,其實一直以來都是能不打就不打,忍讓發展才是王道。所以戰爭爆發後,朝廷雖然向前線調兵遣將,支持劉永福黑旗軍抗擊法軍,也在東南沿海組織抵抗,但始終寄希望於外交談判和列強調停。即便是正式宣戰後,公開或秘密的求和活動始終沒有停止。

而且清廷的主戰派也是一些不掌握實權打了雞血的文人、湘系官員。大多時候,這些人多時意氣用事,抗敵決心不堅定,被派往前線後畏縮不前,甚至在戰鬥中臨陣脫逃。比如一開始激烈主戰的經佩論在被派到福建任會辦大臣後,再也不意氣風發,高談闊論,而開始期盼能夠和談成功。在戰爭中不做戰守準備,居然允許法國艦隊進入馬尾軍港停泊,在馬尾海戰中最後棄守逃跑。

正是因為清政府沒有堅定的抗戰決心,當法國作出放棄割地、賠款要求的讓步後,清政府立即就統一簽署和約。

其次,清軍軍備落後、國力虛弱,難以支撐曠日持久的戰爭。

說到底,戰爭最終還是要歸於軍事、和經濟實力的比拼。大清王朝在此之前,搞了幾十年的洋務運動,從國外購買新式裝備、編練新式陸海軍,軍隊戰鬥力較為以前確實增強,但也極其有限,因為足以應付近代戰爭的國防體系遠遠沒有建立起來。

同時,清朝的海防更是漏洞百出,比如海防重地臺灣,基隆之戰前夕,炮臺上只有洋炮五尊,炮臺只有當門一面,敵人從旁邊攻擊,大炮卻不能反擊......南洋防務之空虛,可見一斑。

平日不燒香,臨時抱佛腳,可遺憾的是,清王朝燒了幾十年“洋務運動”的香,還是個學渣,而“佛腳”也沒有地方可以抱的。

嚴重的經濟困難,也使得清政府難以支持曠日持久的戰爭,雖然朝廷財政有結餘的銀子,可問題是,這些銀子,寧願捂在口袋裡,也不願意拿出來支持軍隊建設哎。

再次,越南阮氏王朝公開投降法國,使得清政府喪失了援越抗法的依據

最悲哀的某過於,清政府本來是來幫助越南的,但是越南卻投降了。

法國對越南的侵略是中法戰爭爆發的直接原因之一,中越之間存在不怎麼緊密的藩屬關係,但是清政府援越抗法卻具有保藩固邊的雙重作用,既承擔了宗主國義務,又可以維護西南邊疆安寧。

越南國王阮福時為了不使全越淪為法國殖民地,呼籲清政府出兵援助,但遺憾的是戰爭還沒打完,他就死掉了,繼任的阮福生懼怕法國人,在清朝和法國之間首鼠兩端兩面三刀,甚至不敢接見清朝官員,到了1884年6月越法簽訂第二次《順化條約》,阮氏王朝公開宣佈斷絕與清朝的藩屬關係,接受法國的保護,並將象徵中越藩屬關係、由清朝辦法的國印、封冊等送給法國代表當中銷燬。這使得清政府失去了出兵的正當理由,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

更誇張的是,投降法國的越南阮氏王朝明令禁止百姓與黑旗軍和清軍往來,鼓勵開城投敵......

最後,帝國主義列強偏袒法國,清政府在列強壓力下被迫接受法國的和談條件

被列強打怕的清政府,習慣在外交上尋求列強的調停,然而英法德美等國懷著不同的利益訴求爭相調停中法衝突,而且在調停中一味偏袒法國。

最積極的英國一方面公開發對法國擴大戰爭並利用法國在戰爭的失利迫使法國接受英國的“調停”,而另一方面以長期戰爭將引起國內“民變”和列強幹涉來恐嚇清政府,並迫使清政府滿足法國的要求下締結和約。

軟弱的清政府在列強的威逼利誘之下,最終妥協屈服。

總而言之,《中法會訂越南條約》的簽訂,是中法雙方互相妥協的結果。中法實力相差懸殊,清朝要去的對法戰爭的全貌勝利非常困難,而法國想要在失利的情形下端起內取得勝利也非易事,最後簽訂了這麼一個不平等的和約,說到底,還是清王朝太弱了,也太沒有骨氣了。


文話史


前言:鎮南關勝利固然是大捷,但是隻是暫時打退了法軍,對於整體戰局並無根本戰略性扭轉。東南臺灣、福建岌岌可危,越南法軍可能捲土重來。在越南已經接受法國的“保護”背景下,為了一個已經投降的越南,在軍事上沒有任何優勢的條件下,冒險與法國開戰,是不明智的,以犧牲越南換取穩定,見好就收,才是上策。



清光緒十年 ( 1884年),圍繞越南統治權,中法爆發戰爭。就整體而言,整個中法戰爭分為越南陸地戰場,中國東南海域戰場。


7月,法國遠東艦隊司令孤拔率法艦6艘侵入福建馬尾,隨後在馬尾海戰中,不到1個小時 擊敗福建水師,整個東南沿海再無海軍可用。


當時“定遠”,“鎮遠”皆已完工,但尚未回國,北洋艦隊也還沒有成軍,東南已無海防。隨後,法軍多次進攻臺灣,對福建,廣東等沿海造成不小的壓力。

在越南陸地戰場,老將馮子材在鎮南關率領軍隊擊敗了法國軍隊。

但是,隨後在1885年(光緒十一年)6月9日,北洋大臣李鴻章與法國公使在天津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很多人認為中國是“不敗而敗”。其實這是錯誤的。

鎮南關的勝利在整體上來說也只是暫時的打退了法軍,法國在越南南部還有大量的主力。論軍隊的武器,人員素質,根本無法與法國比較,鎮南關戰役固然是大捷,但是也是慘勝。雖然有黑旗軍的增援,但是根本不能總體扭轉戰局。很難保證一旦中國與法國再次開戰後,已經得到增援之後的法軍若是全面開戰,中國會不會再一個“鎮南關大捷”,若是失敗,廣西門洞大開,損失更大。

再說東部沿海,中國福建水師全滅,北洋艦隊尚未起軍,東南海防蕩然無存,法國艦隊可以四處遊蕩,臺灣,福建岌岌可危。比起越南,東南沿海才是更重要的。

另外越南已經與法國簽署《順化條約》,接受法國的“保護”。法國可以“合法”進入越南,中國為了已經投降的越南,再次冒險,在沒有任何優勢的條件下與法國一戰,未免得不償失。中法條約主要內容:清政府承認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在中越邊界保勝以上和諒山以北指定兩處為通商地點,允許法國商人在此居住並設領事;法軍退出臺灣、澎湖。

中國並沒有支付賠款,也沒有割地,只是中國放棄越南的宗主權,法國退出臺灣。中國以犧牲越南為代價,換取臺灣地區的穩定,這對當時國力弱小,軍事上沒有任何優勢的中國來說,是比較合算的。


宣子溪


縱橫國史來回答這個問題。

1885年3月的鎮南關大捷,扭轉了整個中法戰局。法軍在鎮南關慘敗的消息傳到巴黎後,引起了法國統治者的巨大震動和驚。3月30日,對費理內閣久不滿的法國人民成千成萬地湧上街頭,遊行示威,包圍議會,高呼打倒茹費理的旦號。茹費理內於當天晚上倒臺。

然而正當抗法鬥爭勝利在望的時候,清政麻竟向戰敗的法國求和,於1885年4月7日命令前線停戰。縱橫國史覺得原因有這麼幾點:

第一、清政府怕戰爭激起“兵變”或“民變”,而且清政府也被打怕了,屈辱求和。李鴻章等人在清政府被迫宣戰後,雖不敢再像以前那樣公開地進行求和活動,多次建議慈禧太后適可而止。慈禧太后、奕等人擔心戰爭長期打下去會激起“兵變”或“民變”,也希望能夠尋找機會與法國議和。自1884年10月以後,李鴻章就在慈禧太后等人的支持下設法繼續與法接觸,或明或暗,一直沒有停頓過。對李鴻章的乞和。

第二、西方列強施加壓力。英、美、俄、德等國為了本身的利益,這時也都爭相“調停”。他們一起壓迫清政府向法國妥協。

俄國見對華戰爭給法國帶來了內政、外交和財政上的重重困難,唯恐其盟友因對華作戰失利而被削弱,使它在歐洲失去牽制德國的力量,曾多次威脅總理衙門儘快向法國妥協。

德國在法國侵略中國本土後,雖然一改幕後支持而為公開撐腰,但它不希望法國將侵華戰火擴大到東南沿海,以免引起英國不滿並遷怒於己,因而也勸告中國對法安協。

美國為了在東南沿海擴大貿易,並防止法國佔領自己久已矚目的臺灣,幾次通過駐華公使楊約翰煽動總理衙門及早結束戰爭。

擁有對華貿易絕對優勢的英國,這時既惱怒法國違背承諾炮擊東南沿海,影響了自己在華的既得利益,又擔心抗法鬥爭的勝利會鼓舞中國人民反侵略鬥爭的意志,急欲插手干涉。它公開反對法國擴大戰事,強硬表示:“不希望中國市場由於長期戰爭而枯竭!”

法國看到英國態度驟然強硬,又因國內已出現了兵員短缺、財政匱乏、政局不穩等許多困難,表示願意接受英國的調停。英國政府便授意總稅務司赫德在中法之間棄走。清政府對赫德十分信賴,鎮南關的失守又使其對戰爭能否取勝失去信心,授權中國海關駐倫敦辦事處的英人金登幹

於1885年2月27在巴黎外交部進行秘密議和。

但是戰場形勢的急劇變化,使中國在軍事和外交上都處於有利地位。赫德唯恐清政府變卦,一面不斷以長期作戰會引起國內“民變”和列強幹涉來恐嚇清政府,建議立即與法國締結和約;一面電促金登幹相機行事,設法簽字,造成既成事實。清政府在鎮南關大捷後,對議和之事曾有過猶豫,擔心軍民反對,也怕一些大臣不滿。但李鴻章等人卻主張“乘勝即收”,致電總理衙門說:“諒山已復,若此時平心與和,和款可無大損,否則兵又連矣。”慈禧太后採納了他們的意見,決意乘勝求和,並於4月4日授權金登乾和法國簽訂了《巴黎停戰協定》。對此,連法國政府都感到非常意外,驚呼“簡直不能想象”!

4月7日,清政府命令前線各路軍隊於4月15日停戰,25日撤兵。清政府授權李鴻章在天津與法國駐華公使德諾於6月9且正式簽訂《中法新約》。中法戰爭是中國人民反對侵略並取得勝利的戰爭,但轉眼之間卻被清政府的妥協投降路線葬送。法國不勝而勝,中國不敗而敗。


縱橫國史


中法戰爭(清法戰爭1883年12月—1885年5月)法國入侵越南後進而侵略中國引發的戰爭。

戰爭爆發後,法海陸軍雖數次戰役佔上風,卻未取得奠定局勢的戰略大勝,其艦隊海戰勝利,一度攻佔到臺灣基隆,但滬尾一役法軍受挫外加疫病橫行,未實現奪取臺灣島的戰略目的;清軍初期陸海皆慘敗,但後期臺灣和杭州灣防衛較為成功,其中馮子材指揮的鎮南關之役給法國帶來巨大傷亡,以至於時任總理費裡垮臺。

清政府立即以此為籌碼,兩國和談,簽署《中法新約》,越南宗主國易主,隨之而來簽署一系列不平等協議。

簽約原因

一:清政府過於軟弱,實行妥協政策。雖鎮南關大捷後,清在軍事和外交上都處於有利地位。但實際自開戰以來,清政府害怕和法交戰會引起“兵變”“民變”,不斷在明裡暗裡和法國求和。此次大捷正中下懷,以李鴻章為代表立馬主張“見好就收”,以此為契機雙方和談。

二:其他西方勢力施壓,以英美為首的侵略者擔心此次清政府全面勝利會引起連鎖反應,激起中華大陸官方和民間的抵抗狂潮,如此一來己方在華利益必然受到極大威脅。由此,他們極力施壓,迫使清政府妥協。

此次反侵略戰爭,用當時的話來說即“法國不勝而勝,吾國不敗而敗”。清的無能導致唾手可得的勝利果實被送葬。

以上。


木劍溫不勝


"中國不敗而敗,法國不勝而勝"的中法戰爭一直飽受詬病,也一直被用來當作說明清政府腐敗無能的典型案例。戰爭的過程和結果想必大家都很清楚,我就不再贅述。清朝對外妥協的政策是清政府與法國簽訂不平等條約的原因之一,

但我查閱相關資料後發現這件事清政府也有著一些無奈(當然這不是喪權辱國的理由)。

鎮南關大捷後 陸軍實力並沒有提高

儘管清軍在老將馮子材的率領下取得了鎮南關大捷,但清軍並沒有扭轉戰局,形式也沒有朝著向有利於清軍的方向發展。雖然清軍取得了勝利,但那也只是慘勝。清軍的整體實力仍然比法軍弱,在隨後的山西戰役、北寧戰役中清軍依然連連失利。

相關資料表明,鎮南關戰役之後,黑旗軍(抗法前線的主力之一)僅剩500人,而且因為兵餉不足,一時間難以補充新的兵員。因此慘勝之後的清軍很難發動有效的反擊。

海上戰場一敗塗地

雖然在陸上戰場清軍覺得了一定的勝利,但在海上戰場清軍輸的一敗塗地。法軍佔領了多處重要據點,最後澎湖失守、臺灣孤懸海外。

面對此種困境,清軍毫無對策。

法軍主力未損,並且做好了反攻準備

法國的參戰兵力最多時也只有2萬人,所以法國在鎮南關大捷中只是損失了部分軍隊,其實力仍在。而且法國如費裡內閣下臺沒多久,法國議會就通過了5000萬法郎的增兵議案,隨後沒多久又追增了一億五千萬法郎。

列強幹預

在中法戰爭中,清政府面對的不僅僅是法國,許多列強都妄圖從中分得一杯羹。儘管列強之間存在著矛盾,但他們對中國的政策是相同的,他們絕不會允許有利於清政府的事情發生,

所以在中法戰爭中,很多列強都明裡或暗裡與法國政府有著勾結。戰爭在繼續下去,難免會有其他列強直接參與其中。

我個人認為以上因素也是清政府做出“乘勝而收”的主要原因之一。對於這些客觀因素,我只能說我理解清政府的處境,但我並不贊同清政府的做法。清政府太缺少骨氣,沒有那種勇於“亮劍”的精神!失敗了又如何,抗日戰爭我們不也挺了過來麼?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觀點,不知道大家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喜歡歷史和軍事史的朋友可以點一波關注!


戰情解碼


清朝在甲午戰爭前,雖然經歷了外國列強的各種欺凌,但依仗著200年積攢下來的雄厚家底硬是抗住了所有打擊,甚至在必要的時候取得了某些勝利。

比如爆發與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的中法之戰。這場戰爭在清朝老將馮子材的有效指揮下取得了大勝,直接導致法國內閣倒臺,對法國觸動很大,法國不得不與清朝進行談判。這場戰爭也是清朝近代戰爭中取得為數不多的一次勝利,同時,這場戰爭也讓越南徹底脫離了清朝掌控。按理說,成王敗寇,清朝贏得了戰爭應該向法國索取戰爭賠償才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清軍不僅主動撤軍,還主動開出優惠條件給法國,簽訂了中法新約這一不平等條約。

清朝之所以簽訂不平等條約,主要是由於以李鴻章為首的主和派認為應該見好就收,免得遭來法國的嚴厲報復。其次,清朝內亂不已,清政府沒有更多兵力應對法國的報復性打擊。最重要就是,軟弱無能的清政府只顧自保,對於國家的未來熟視無睹。

另外,在軍事力量對比上,清朝雖然號稱有百萬之眾,但真正具有戰鬥力的部隊並不多,清政府倚靠地方武裝難以和近代化的法國新式部隊抗衡。當然,清朝上下沒有同仇敵愾的決心和意志,更沒有現代國家的思想,只要法國不生事,不威脅清朝統治,那麼清朝何必與法國這樣的世界列強死磕到底呢?(歡迎關注第一軍情,若有其他問題,請軍迷朋友們在評論區留言。)


第一軍情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因為清朝政府被打怕了。從清朝時期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咱就不說了。咱就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起,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倆次大沽口戰役,第一次大沽口戰役清軍敗,清政府和英法簽訂了《天津條約》,英法不滿足,1859年以換約為機挑起戰爭,也就是清軍和英法聯軍在大沽口交兵,二次大沽口戰役。

二次大沽口戰役清軍擊敗了英法聯軍,勝是勝了,結果第二年1860年,遭到英法的報復,英法集結了重兵攻進北京,嚇的咸豐帝帶著慈禧逃到了熱河。英法燒殺搶掠,火燒了圓明園。

中法戰爭確實是“馮子材”老將軍指揮有度,清軍贏了,但慈禧是經歷過大沽口贏了的教訓,在怕法國報復,所以中法戰爭,清朝明明贏了,未敗而敗和法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說白了就是清政府被洋人打怕了,打水了。要說“中日甲午海戰”清政府有膽跟東洋人叫板了,其實那是正好趕上慈禧過生日,東洋人攪了慈禧的心情,之後的義和團惹的八國聯軍進北京,慈禧逃亡西安,這是慈禧從北京倆次逃亡了,清政府被外國人打怕了,打水了,見了洋人就怕。中法戰爭也一樣,清軍雖然贏了,但慈禧以二次大沽口戰役為鑑,以喪權辱國來討好法國人。


夏有涼風61


類似的問題回答過一個,我想我們不能認為清政府在中法戰爭中取得了勝利!大清的海軍被法國人打敗了,陸上的多個戰場也是一敗塗地,大清的軍隊僅僅是在鎮南關取得了一個階段性的勝利,只是挫敗了法軍進攻的鋒芒,沒有打擊到法軍的主力,在遠東法國的軍隊主力沒有受到損失。而且因為戰事不利,茹費理政權被法國的議會推翻,他們的要求肯定是要擴大對大清國的戰爭,增兵進攻!你當時大清的國力,能不能夠打敗法國從歐洲調來的精銳部隊?我想大家應該心知肚明。也就是說,僅僅是在遠東的法國軍隊,大清對付起來已經是沒有勝算了,如果法國再從國內調來幾千軍隊的話,大清的軍隊就真的是沒咒唸了。

所以在當時,議和對於大清國來說是最好的選擇,不然的話損失更大。法國強而清國弱,這個是不可能改變的事實,我們不願意承認,也沒有辦法。


帝國曆史觀察者


一次戰役的勝利,無法挽回整個戰略的劣勢。慈禧是一個女人,委曲求全,認為見好就收。其實在廣西,侵略者未必能勝。沒鞋穿的不怕穿皮鞋的,廣西人就是這種心裡。抗戰時桂林戰役,民團老的多,他們就不怕死,沿灕江放竹排,竹排靠上日軍的汽艇汽船就引爆,同歸於盡,都六十了,自認為博得值。慈禧、李鴻章不懂這個心理。


安平144796971


主要是李鴻章雞腸肚、心胸狹隘,眼看自己的政敵左宗棠在軍事上凱旋連連,一再贏得勝利(前不久剛剛收復新疆),心中妒嫉陡然而生,唯恐左宗棠在朝廷的聲望壓過自己,而朝廷會慢慢不信任自己,於是採取這種“陰招”——簽訂這種“雖勝卻敗”的賣國條約(《中法新約》),從而讓左宗棠沒有重新進入權力中樞的機會。這也是左宗棠聽到李鴻章籤的這個賣國條約後,大罵:“十個法國將軍,也沒有一個李鴻章壞”!“李鴻章將被中國人咒罵千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