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為什麼只中國的文化文明沒有斷裂過?

韋地久


這個問題包含的內容太過於廣泛了。

任何文明的延續都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科學發展水平等分不開的,而這些其實就是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

人類從誕生到發展初期,自然地理環境起了很大作用。

也就是說世界上最重要的幾大文明都誕生在一條線上。

而隨後人類定居和建立國家後,組織形式起的作用就大了。人開始不斷改造自然。

而這期間仍然受地利條件影響,也就是說農業的發展才是定居生活的根本。

而在農業生產的組織上,人口數量的多少,起了關鍵作用。

人多了有一部分人脫離勞動,逐漸開始學習知識和發展技術。繼而推動生產力發展。

而王權制的確立,使得如此多的人口統一在一起。即便中國歷史分爭不斷,仍有大一統的思想在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也導致任何外來文化都無法將大一統破壞,而反倒被同化。

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層結構是我們五千年來文明無法撼動和不曾斷代的思想基礎。

而維持這種結構也是中華民族不會分崩離析的根本原因。

無論過去還是未來,這些都是我們所有意識形態的中心思想!


晨風236306616


什麼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斷層的文明,其實是自欺欺人。商文明早就斷層了,西周文明也斷層了,秦是西戎。後來各遊牧民族一次次征服中原,也多次打斷中華文明。從傳承角度來說,古希臘文明才真正沒斷層,現在世界還在傳承。印度文明從幾千年前一直到現在,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還在發揮影響的傳統文明。2、人家印度哈拉帕文明長達5000多年,比中國第一個文明商早了2000年,印度就算不說5000年前的哈拉帕文明,只從3700年前雅利安人的吠咜文明算起,人家的文明、文字也比甲骨文更早,而且現在還在用!而這裡的甲骨文有幾個人認識?什麼叫中原文化?留辮子、易服算什麼文化?到底是誰改變誰?胡服騎射是什麼文化?周朝的文化在現在還能找到一丁點嗎?古中原是跪坐的、不穿內褲的、寬袍大袖的、留長髮的。。。實際上,中原文化早已經中斷、融合N次了,唯一一個留傳比較完整的是孔丘的儒家,統治者馭民需要。但儒家實際上也早已被後世改得面目全非,而且儒家從孔丘算起也不過二千餘年,而世界上超過二千年還在流傳的宗教文明都有很多!印度教、佛教、基督教、猶太教、原始宗教,超過二千年不間斷的很多!如果被融合、改得面目都算沒斷層的話,那世界上絕大多的文明都沒斷層,都多少融合在後來者那裡。


逾牆仲子


這個問題好像回答過了,不過提問的深度不同。

四大文明古國其實是一個比較寬泛和模糊的說法,在人類文明史上至少有十幾個個延續時間比較長的文明古國。提出四大文明古國概念的是西方人。這些西方人忽略了美洲大陸的幾個文明古國,比如:印加帝國和阿茲特克帝國,以及瑪雅帝國再加上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大西國等等。為什麼西方人會忽略美洲大陸的社會文明發現?其實美洲大陸留存的文明讓西方人徹底摧毀了,這就是西方人不敢於面對美洲大陸社會文明的原因!

要說華夏文明沒有文化斷層,就必須要從一種文明思想的發展程度來分析了。華夏文明有史記載的歷史有六七千年了,這種一部完整的人類文明發展史,就是研究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最好的資料。

記載歷史,是人類思想進步發展到了一定程度的最明顯的標誌,記載歷史就是讓知識延續,讓後來的人能夠在思想層面更進一步。

記載歷史需要一個有廣泛概括性的文字系統來支撐,雖然,現在主流社會流行字母文字,但是縱深看歷史就會發現中文的方塊字,卻是更加能夠讓人們理解和交流。比如漢字的象形字,形聲字,以及會意字等等,其實漢語水平差不多,看到文字即使不會發音,也知道大概是什麼。習慣記載歷史,其實就是從文字表達意思這方面的優勢,讓華夏文明能夠比較完整的把歷史記載下來。

西方人研究歷史,多半都是通過考古文獻,進行推敲的。其實這裡面主觀臆想的成分比較多。在西方人認為的古埃及文明以及古希臘文明,有許多內容都是把近現代的思想加進去的。其實根本沒有必要當做權威。

在歐洲和中東以及北非的幾大古文明現象,相比在神州大地的華夏文明而言,其實是太過落後的!看看這些文明遺留下來的遺蹟以及文物,就會發現這些其實是落後華夏文明幾千年的!那些西方學者認為的幾千年前的文明社會其實還比不上華夏文明上萬年前的社會文明!這就是西方學者因為自身的無知故意貶低華夏文明的!

華夏文明經歷過的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的思想碰撞有許多次了,但是,最後都是由遊牧文明融入中原農耕文明的思想體系之中了。華夏文明涵蓋面太廣,不能說哪一階段遊牧民族佔據了上風,就說華夏文明思想消失了。

華夏文明思想的一個鼎盛時期就是戰國時期的後期,最高點就是秦始皇統一神州!有人說西晉滅亡時,華夏文明的思想斷了,其實這種看法是錯誤的。在五胡亂華時期,只能說當時遊牧文明思想暫時佔據了上風而已,當時農耕文明思想為主體的社會群體暫時遷移到了東南面而已。其實這些動盪雖然讓人們不停的遷移,但是這個過程中卻讓華夏文明迅速的向南方傳播了!現在就可以看看地圖,你就會發現廣西也有洛陽鎮,江西也有,其實地名就是說明了以前來自洛陽的漢人遷移到了廣大的南方地區。

華夏文明是一個思想十分寬泛的綜合體。華夏文明的核心精髓思想長期在中原地區,但是隨著一些宗教思想的壓制,也讓華夏文明的核心精髓思想向不同的地方移動了。比如說,唐朝皇帝李世民為了掩蓋自己的大逆不道,通過武力強行推行佛教思想,所以自唐朝開始華夏文明核心精髓思想開始北移,當時唐王朝滅亡,契丹人迅速在北方建立了大遼國,這時候中原地區還是戰事紛爭。其實這時候,華夏文明的核心精髓思想以及流落到了燕雲十六州!這種情況也是造就了,遼、宋之爭,大遼國永遠佔上風的情況。

再說說明清之爭,當時努爾哈赤只是一個極小部落的頭領,隨從最少的時候只有十三個人。但是他建立了八旗制度以後,在東北越打仗地盤越大,最後大明朝只能傾全國之力來防守,根本就沒有反擊的力量。東北地區之前都是大明朝統治範圍,為什麼明清之爭時,明朝一點都利用不上東北的人和資源?反而是滿族人能夠對東北地區進行有效管理?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時滿族人真正掌握了華夏文明核心精髓思想,而大明朝的漢人沒有了華夏文明核心精髓思想來指導了!

縱觀人類文明史,作為炎黃子孫應該為自己的祖先自豪!應該為自己悠久的歷史自豪!現在西方人寫的世界史,其實水平非常低!他們總是以西方遊牧文明為思想基礎來分析人類文明歷史,不否認西方海洋遊牧文明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進步!但是,在文化方面,西方宗教思想的文化底蘊太過膚淺!西方文化如果被深入探究,就會發現就這麼幾個字——白人至上,貶低任何有色人種的文化!

希望中國人能夠清醒 ,不要總是把西方思想理論當做聖典,其實他們非常膚淺!





亙辰居士


理由如下:

①中國文化的核心是和,而不是霸。凡硬碰硬的一定是兩敗俱傷。世界上所有的霸權國家和文化均隨風而逝。而和文化有永久生命力,這是道法自然的文化。《道德經》的世界觀就是生沖和三個字,表達宇宙衍化的三個過程,生是起點,即創造,衝是過程,即衝突,和是結果,即妥協,是雙贏的結局。

②儒家文化倡導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每當國家危難之際,中華民族前赴後繼,民族英雄總是層出不窮,立大志挽救大好河山,延續中華文明。比如戰國時期的秦始皇,西漢衛青和霍去病,西晉的冉閔,隋朝楊堅,唐朝的李世民和郭子儀,宋朝岳飛,明代朱元璋,清朝康有為及近代孫中山、毛澤東等,他們都在民族危難之際拯救了中華文明,他們的英雄事蹟可歌可泣。


全息領導力


文化的內核,天地人之生存觀。公天下,大一統之信仰。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深入到生活中,文化就是生活,從天,道。日月年過日子,十二時,辰。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輪迴,人生禮儀,傳統節日。靠吃托起文化大山,歷史長河綿綿不斷,滾滾向前。


用戶4609167975377羌


不懂廉恥的文明,不配生存!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念念140178000


看到過數百人的回答,洋洋灑灑,言之鑿鑿,言之有物的不在少數,佩服!在此,吾不揣冒昧置喙獻芹,供方家一哂。眾家紛呈寶識,皆未登堂入室,所據亦是常言,未見鞭闢入理者,難稱高見。昔先賢垂《尚書》於今者,必蘊行萬世之法。餘窮數年之慮始悟,書言:黃帝垂衣裳而天下治。此乃吾中華綿延數千年,蒼天不之厥要!


魯中居士


請教,中國文化的特徵和標誌是什麼?馬列主義是哪國的文化呢??…😃


平常139588887


承載文化者是人,人不斷文化不斷,但中國文化有獨特一點:人口傳承文化,這樣就有一個良往循環:人越多,文化越強,文化越強,人越多。當然現在這個文化已基本廢掉啦,將來就難說啦。


張呵呵2


首先這個文化的確生命力非凡、其次獨持的地理環境o東-南大海西南高山西面戈壁北部蠻荒…如果不是西方科學加工業革命-蒸汽機加堅船利炮一一說不定現在還是清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