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根據明清朝進士題名碑記石刻、《明清進士題名碑錄索引》整理而成,共131名。下一步將考證所錄進士隸屬房系以及衍徙淵源,請知情宗親提供資料。或在文章最下方留言!

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曾玉,湖南永州,洪武十八年乙丑科(1385年),三甲61名。


曾克偉,江西泰和,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科(1388年),三甲14名。


曾寅,福建寧德,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科(1388年),三甲73名。


曾鳳韶,江西吉安,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春榜(1397年),二甲13名。

宋相曾布後裔,世系祥載《江西廬陵吉安歛陸房》《明史》:“曾鳳韶,廬陵人。洪武末年進士。建文初,嘗為監察御史。燕王稱帝,以原官召,不赴。又以侍郎召,知不可免,乃刺血書衣襟曰:“予生廬陵忠節之邦,素負剛鯁之腸。讀書登進士第,仕宦至繡衣郎。慨一死之得宜,可以含笑於地下,而不愧吾文天祥。”囑妻李氏、子公望:“勿易我衣,即以此殮。”遂自殺,年二十九。李亦守節死。”


曾純,江西永豐,洪武三十年丁丑科春榜(1397年),三甲14名。


曾博,河南洛陽,洪武三十年丁丑科夏榜(1397年),三甲4名。


曾芑,福建懷安,建文二年庚辰科(1400年),二甲7名。


曾棨,江西永豐,明永樂二年甲申科(1404年)狀元

1372-1432年,字子啟,號西墅,諡襄敏。歷任侍講、《永樂大典》副總裁等職,工書法,尤擅草書。秉性慈厚,恪盡孝義。著有《西墅集》十卷。江西永豐人,崇德房:沅老→晞顏→巽申→如瑤→洵→棨。


曾與賢,江西泰和,永樂二年甲申科(1404年),二甲63名。


曾愼,江西寧都,永樂二年甲申科(1404年),二甲71名。


曾子榮,福建長汀,永樂二年甲申科(1404年),三甲5名。


曾敬,湖北武漢,永樂二年甲申科(1404年),三甲155名。


曾恕,江西贛縣,永樂二年甲申科(1404年),三甲257名。


曾希賢,江西寧都,永樂二年甲申科(1404年),三甲317名。


曾春齡,江西泰和,永樂四年丙戌科(1406年),二甲47名。


曾鼎,江西永豐,永樂十年壬辰科(1412年),二甲17名。


曾弘,江西泰和,永樂十三年乙未科(1415年),二甲14名。


曾令得,江西吉水,永樂十三年乙未科(1415年),二甲56名。


曾佛,福建福清,永樂十三年乙未科(1415年),三甲208名。


曾泉,江西泰和,永樂十六年戊戌科(1418年),二甲59名。


曾濟,福建晉江,永樂十六年戊戌科(1418年),二甲64名。


曾鶴齡,江西泰和,永樂十九年辛丑科(1421年),狀元

1383年-1441年,字延年,一字延之,號松臞、一號臞叟。為人坦蕩,事親至孝。著有《松坡集》、《臞叟集》傳世,合訂本為《松臞集》,共28卷。


曾真保,福建邵武,永樂十九年辛丑科(1421年),三甲144名。


曾惟珎,江西吉水,永樂二十二年甲辰科(1424年),三甲45名。


曾序,江西泰和,宣德二年丁未科(1427年),三甲24名。


曾翬,江西泰和,宣德八年癸丑科(1433年),三甲25名。


曾昂,四川合州(今屬重慶)正統七年壬戌科(1442年),三甲49名。


曾蒙簡,江西泰和,正統十年乙丑科(1445年),二甲1名。


曾卓,江西永豐,正統十年乙丑科(1445年),三甲93名。


曾瓚,湖南邵陽,正統十三年戊辰科(1448年),三甲7名。


曾會,直隸鹽山(今河北海興)景泰五年甲戌科(1454年),二甲33名。


曾唯,江西吉安,景泰五年甲戌科(1454年),二甲67名。


曾清,江西興國(德州衛),景泰五年甲戌科(1454年),三甲18名。


曾文,江西永豐,天順元年丁丑科(1457年),二甲50名。


曾瑄,雲南臨安,天順元年丁丑科(1457年),三甲145名。


曾鑑,湖南桂陽,天順八年甲申科(1464年),三甲23名。


曾麒,江西樂安,成化二年丙戌科(1466年),二甲85名。


曾拱辰,福建平南,成化八年壬辰科(1472年),三甲36名。


曾譢,湖南永興,成化十一年乙未科(1475年),三甲153名。


曾彥,江西泰和,成化十四年戊戌科(1478年),狀元。

1425-1503年,一名雅彥,字士美。官至侍講學士代掌南京翰林院事。著有《申晚集記》。


曾追,江西泰和,成化十四年戊戌科(1478年),探花。

1425-1479年,字文甫,江西泰和人。明憲宗其祖父為明朝永樂十九(1421)辛丑科狀元曾鶴齡。祖孫鼎甲,一時被傳為科舉佳話。


曾祿,廣東博羅,成化十七年辛丑科(1481年),三甲98名。


曾望宏,江西泰和,成化二十年甲辰科(1484年),三甲115名。


曾煥,江西吉水,成化二十年甲辰科(1484),三甲140名。


曾全,湖南永興,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1487年),二甲88名。


曾昻,江西吉水,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1487年),二甲106名。


曾逸,福建龍溪,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1487年),三甲172名。


曾鎰,廣東萬州,弘治六年癸丑科(1493年),二甲65名.


曾介,湖南永興,弘治六年癸丑科(1493年),二甲72名


曾大有,湖北麻城,弘治六年癸丑科(1493年),三甲120名。


曾得祿,湖北鄖縣,弘治十二年己未科(1499年),三甲45名。


曾直,江西吉水,弘治十五年壬戌科(1502年),三甲63名。


曾大顯,湖北麻城,弘治十五年壬戌科(1502年),三甲187名。


曾瑀,湖南桂陽,弘治十八年乙丑科(1505年),三甲34名。


曾念,湖南永興,弘治十八年乙丑科(1505年),三甲84名。


曾璵,四川瀘州,正德三年戊辰科(1508年),二甲70名。


曾鵬,海南瓊山(今屬海南)正德九年甲戌科(1514年),三甲196名。


曾棠,四川嘉定(今樂山市),正德十二年丁丑科(1517年),三甲11名。


曾梧,江西廣昌,正德十六年辛巳科(1521年),三甲144名。


曾世昌,廣東南海,正德十六年辛巳科(1521年),三甲156名。


曾存仁,江西吉水,嘉靖二年癸未科(1523年),二甲74名。


曾仲魁,福建晉江,嘉靖二年癸未科(1523年),三甲32名。《曾仲魁世系淵源》


曾烶
,湖北麻城,嘉靖二年癸未科(1523年),三甲169名。


曾忭,江西泰和,嘉靖五年丙戌科(1526年),三甲82名。


曾翀,安徽霍邱,嘉靖八年己丑科(1529年),二甲74名。


曾銑,江蘇江都,嘉靖八年己丑科(1529年),三甲32名。


曾守約,廣東歸善(今惠州市)嘉靖八年己丑科(1529年),三甲78名。


曾孔化,江西吉安,嘉靖十一年壬辰科(1532年),二甲17名。宋相曾布後裔,世系祥載《江西廬陵吉安歛陸房》


曾大吉,河南陳州,嘉靖十一年壬辰科(1532年),二甲58名。


曾鈞,江西進賢,嘉靖十一年壬辰科(1532年),三甲15名。


曾汝檀,福建漳平,嘉靖十一年壬辰科(1532年),三甲115名。

屬於龍山房延世-運-宏-銳-瓚-嶠-穆-愈-公濟-孝儀-曾詳-憕-慶辰-紳-洗伯-會-師文-炳—廉-鳳(自大田移居漳平和睦裡珍坂村,汝檀為本支裔孫)。


曾於拱,江西泰和,嘉靖二十年辛丑科(1541年),二甲51名。


曾佩,江西臨川,嘉靖二十年辛丑科(1541年),三甲40名。


曾茂卿,福建長樂,嘉靖二十年辛丑科(1541年),三甲54名。


曾楚,廣東南海,嘉靖二十三年甲辰科(1544年),二甲34名。


曾承芳,福建惠安,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1547年),三甲177名。


曾鎰,江西興國,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1553年),二甲34名。


曾一經,廣東博羅,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1553年),二甲61名。


曾傑,江西南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1553年),二甲89名。


曾梅,籍貫未詳,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1553年),三甲52名。


曾廷芝,湖北漢陽,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1553年),三甲87名。


曾濂,江西永豐。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1553年),三甲246名。


曾震,四川合江,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1553年),三甲271名。


曾省吾,湖廣承天(今湖北鍾祥)嘉靖三十五年丙辰科(1556年),三甲69名。


曾同亨,江西吉水,嘉靖三十八年己未科(1559年),二甲44名。


曾璠,湖北承天,嘉靖四十一年壬戌科(1562年),二甲34名。


曾如春,江西臨川,嘉靖四十四年乙丑科(1565年),三甲257名。


曾士楚,廣東從化,隆慶五年辛未科(1571年),三甲38名。


曾夢鰲
,福建莆田,萬曆二年甲戌科(1574年),三甲42名。


曾士彥,四川瀘州,萬曆二年甲戌科(1574年),三甲49名。


曾朝節,湖南臨武,萬曆五年丁丑科(1577年),探花。

1534-1604年,字直卿,號植齋。著有《臆言》、《經書正旨》、《紫園草》、《南嶽紀略》、《易測》等,《四庫全書》有存目。


曾乾亨,江西吉水,萬曆五年丁丑科(1577年),三甲167名。


曾維倫,江西樂安,萬曆八年庚辰科(1580年),三甲228名。


曾鳳儀,湖南耒陽,萬曆十一年癸未科(1583年),三甲94名。


曾礪,山東陽信,萬曆十四年丙戌科(1586年),三甲168名。


曾開泰,湖北京山,萬曆十四年丙戌科(1586年),三甲186名。


曾代蕭,河南商丘,萬曆十四年丙戌科(1586年),三甲280名。


曾偉芳,福建惠安,萬曆十七年己丑科(1589年),二甲63名。


曾如海,江西臨川,萬曆二十年壬辰科(1592年),三甲226名。


曾臯,江西吉安,萬曆二十年壬辰科(1592年),三甲244名。


曾守身,四川德陽,萬曆二十三年乙未科(1595年),三甲181名。


曾之肖,湖北京山,萬曆二十三年乙未科(1595年),三甲187名。


曾舜漁,廣東博羅,萬曆二十六年戊戌科(1598年),三甲14名。


曾陳易,廣東廣州,萬曆二十六年戊戌科(1598年),三甲35名。


曾曰唯,河南光山,萬曆二十六年戊戌科(1598年),三甲215名。子集房盟鏐長子,諱日高,字希榮、號冠軒,榜名日維。


曾可前,湖北石首,萬曆二十九年辛丑科(1601年),探花。

生於1571年,字退如,號長石。著有《石柟館集》、《且孺堂集》等書。

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曾應棨,福建海澄,萬曆二十九年辛丑科(1601年),二甲6名。


曾六德,福建浦城,萬曆二十九年辛丑科(1601年),三甲63名。


曾汝召
,江西龍南,萬曆二十九年辛丑科(1601年),三甲152名。


曾用升,廣東海陽,萬曆二十九年辛丑科(1601年),三甲170名。


曾一貫,河南鎮平,萬曆三十二年甲辰科(1604年),三甲24名。


曾紹芳,湖南永興,萬曆三十五年丁未科(1607年),三甲120名。


曾道唯,廣東南海,萬曆三十八年庚戌科(1610年),二甲31名。


曾學鏡,江西萬安,萬曆三十八年庚戌科(1610年),三甲168名。


曾孔遇,四川井研,萬曆三十八年庚戌科(1610年),三甲190名。


曾楚卿,福建莆田,萬曆四十一年癸丑科(1613年),三甲219名。


曾櫻,江西峽江,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1616年),二甲67名。


曾國禎,江西臨川,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1616年),三甲71名。


曾棟,江西臨川,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1616年),三甲73名。


曾應瑞,江西臨川,萬曆四十四年丙辰科(1616年),三甲225名。


曾化龍,福建晉江,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1619年),三甲128名。


曾省信,河南太康,萬曆四十七年己未科(1619年),三甲157名。


曾倜,四川井研,天啟五年乙丑科(1625年),三甲74名。


曾就義,江西寧都,天啟五年乙丑科(1625年),三甲228名。


曾應遴,江西寧都,崇禎七年甲戌科(1634年),二甲46名。


曾亨應,江西臨川,崇禎七年甲戌科(1634年),三甲138名。


曾高桓,雲南寶山,崇禎十三年庚辰科(1640年),三甲202名。


曾撰,江西宜黃,崇禎十五年壬午科(1642年),特科150名。


曾瑞來,江西樂安,崇禎十五年壬午科(1642年),特科167名。


曾益,江西臨川,崇禎十五年壬午科(1642年),特科178名


曾五典,江蘇太倉,崇禎十六年癸未科(1643年),三甲158名。


本文如有誤,請在下方留言更正。或者提供其相關資料。

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明朝曾氏家族進士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