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業潛規則:收費六千卻賠償百萬!

律師業潛規則:收費六千卻賠償百萬!

律師代書遺囑,卻被法院認定無效。當事人訴至法院,律師收費六千被判賠償百萬。

遺囑人委託律師做代書遺囑

當事人翟氏兄妹稱,哥哥翟某生前未婚,無子女。在其生病住院期間表示希望立遺囑把位於上海市廣靈一路廣中一村的房屋由翟氏兄妹二人平均繼承。

2017年2月28日,瞿氏兄妹到上海祁長宇律師事務所委託律師為哥哥翟某訂立遺囑。

訂立遺囑過程中,翟某神智清晰,只是中氣不足,談話中助理負責拍照,但未製作談話筆錄,也沒有錄音錄像。律師回事務所做完遺囑後再回到醫院讓翟某按手印。此次見證收取了律師費,也出具了律師費發票,但沒有看到過委託合同,律師費發票複印件也是庭前律師提交的。

遺囑無效,房屋按法定繼承

2017年3月3日翟某去世。同年5月,翟氏兄妹以遺囑繼承糾紛為由起訴案外人瞿某1、瞿某2、瞿某3,要求按照遺囑由其兄妹二人各半繼承瞿某名下的房產。

法院經兩審判決認定,遺囑無法證明遺囑系遺囑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符合代書遺囑的形式要求,認定瞿某的遺囑無效。涉案房屋按法定繼承。

未按遺囑繼承,追責律師事務所

翟氏兄妹認為,由於律師的過錯,致使代書遺囑被判無效。瞿某名下的房屋按法定繼承,造成了翟氏兄妹二人的經濟損失,律師事務所應承擔賠償責任。

涉案房屋估價約為人民幣200萬元,瞿氏兄妹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上海祁長宇律師事務所賠償經濟損失人民幣120萬元。

律師失職,被判賠償

一審法院認為,上海祁長宇律師事務所在履行自己職責中的過錯,侵害了瞿氏兄妹依遺囑繼承瞿某遺產的權利,由此給瞿氏兄妹造成損失,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判決:上海祁長宇律師事務所應於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瞿氏兄妹經濟損失118.8萬元。

事務所不服,上訴至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二審中,因沒有提交新證據,駁回其上訴,維持原判。

揭露律師業潛規則

律師代書遺囑是律師婚姻家事業務中常見的一種形式,但很多律師並不願意做遺囑見證,甚至部分律所會禁止自己的律師接遺囑見證業務。

總結原因不外乎這二點:

一是遺囑見證收費不高;

二是遺囑見證需要面對高風險,稍有不慎則需要面對高額賠償。

正因如此,大量的公證員和律師不敢涉足遺囑領域。遇到有立遺囑需求的客戶,多會採取軟性拒絕。

什麼是軟性拒絕呢?正所謂“理由就像魚尾紋,只要願意找總會有的”。

潛規則下想做遺囑怎麼辦?

在這種潛規則下,我們建議遺囑人在頭腦清楚、身體健康時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一份自書遺囑。

中華遺囑庫建立了一整套符合法律規定的軟硬件流程,通過專業登記軟件,藉助人臉識別、身份驗證、密室登記、指紋掃描、現場影像、專業見證、文件存檔、保密保管以及司法備案等功能,使立遺囑人訂立遺囑的真實性得到了有力保障。涉及訴訟的,中華遺囑庫還將依法為當事人出具證明文件。

2018年起,中華遺囑庫系統接入“司法電子證據雲平臺”,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備案,可供法官在庭審中直接查看和核驗。

在中國裁判文書網上可以查到不少這樣的真實案例:

律師業潛規則:收費六千卻賠償百萬!

中華遺囑庫的遺囑直接被法院認定合法有效!

我們一起看看3月21日中華遺囑庫《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發佈會現場,各級法官是如何評價中華遺囑庫的。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北京多元調解促進會會長翟晶敏:

中華遺囑庫是一項切實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的工作,中華遺囑庫的建立可以減少大量的糾紛,減少司法資源的浪費。中華遺囑庫能夠真正實現老年人的遺願,家庭和諧,社會也就和諧了。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法官馬德天:

中華遺囑庫倡導通過立遺囑也是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己財產,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方式。希望中華遺囑庫繼續發揮自己的專業機構作用,為我們國家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作出應有的貢獻。

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法官楊磊:

我覺得中華遺囑庫在這個方面確實做了有益嘗試和探索,這塊確實是很好地保證了老人實現財富的傳承和家庭和諧的有效途徑。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黃海濤:

中華遺囑庫對於立遺囑過程的介入,從源頭上規範立遺囑的行為,從源頭上預防繼承糾紛的發生,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非常有功德的事情。

做遺囑還是選擇中華遺囑庫,專業機構更安全、更放心!

律師業潛規則:收費六千卻賠償百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