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農村每到春季會有很多燕子飛來飛去,這幾年來為什麼很少見到燕子了?

阿泉57473169495


看到這個題目便讓我想到一首童謠“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 ...”,這首童謠相信很多人都會唱,在農村生活或者是長大的人肯定不會對燕子陌生,每年一到了春天便會有燕子從南方飛回來,家裡有燕巢的在燕子飛回來後燕子還會嘰嘰喳喳的把舊巢從新翻新,但是近幾年燕子卻越來越少,這是為什麼呢?

農村人真的很喜歡燕子,也很喜歡燕子來自家築巢,在農村還有“燕子不進苦寒門”的說法,人們覺得燕子來自己家中築巢便意味著以後的生活越來越好。上小學的時候學過從燕子低飛就能知道未來下雨的知識,所以每次夏天陰天在外面玩耍時,我們幾個小孩子還會看燕子有沒有低飛考慮要不要回家避雨。有時候一場狂風暴雨後會在路上看到被風雨刮下來的小燕子的屍體,我們還會找個地方掩埋。感覺燕子就像我們的朋友和家人一樣一直陪伴在我們的身邊,但是近幾年燕子真的是越來越少,在下雨前也很少看到燕子低飛的場景,家裡的燕巢也是許久沒有燕子來住。那麼為什麼在農村燕子會越來越少呢?

之所以農民會如此喜歡燕子,是因為燕子是益鳥,以捕捉莊稼地裡的害蟲為生,燕子在下雨前會低飛就是和燕子捕捉害蟲有關係。在下雨前空氣會變得很潮溼,很多害蟲的小翅膀上在有很多露水便會飛的很低,燕子便會低飛來捕捉這些害蟲。但是近幾年農民農藥使用的越來越頻繁,尤其是殺蟲劑,所以莊稼地裡的害蟲越來越少。燕子可以吃的食物越來越少,燕子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除了燕子的食物變少是導致燕子變少的主要原因以外,現在農村的環境不適宜燕子生存也是燕子變少的原因之一。雖然燕子喜歡高大明亮的房屋,但是現在農村人在蓋房時會了使房屋變得更加豪華,會在外牆上貼上很好看的瓷磚。大家都知道,瓷磚不僅好看還很光滑,這便導致燕子巢不能很好的固定在牆上,正是現在農村的環境不適宜燕子的生存,所以才會使燕子變得越來越少。

其實現在農村中不僅是人們的好朋友燕子變得越來越少,很多昆蟲也慢慢消失在我們的視野中。記得以前一到了秋天經常能聽到蛐蛐的叫聲,有些蛐蛐甚至會跑到人們的家中,玉米收穫時也能看到玉米田裡很多的蛐蛐,但是現在蛐蛐的叫聲越來越少,玉米收穫時也幾乎看不到蛐蛐的存在,估計再用不了多少年,這些農村最常見的鳥類、昆蟲便會徹底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這個問題值得每個人深思。


悠悠鄉村路


“芳草青青豔陽春,燕子斜飛入家門”這句詩是現代農業詩人老張談三農清明節回到老家祭祖的時候所創,當時老張回到老家,看到滿山的青草都已經探頭而出,整個山坡一片翠綠,而燕子也已經回到了往年的巢穴,沒有巢穴的燕子停在電線杆上嘰嘰喳喳的叫著,彷彿告訴所有人春耕要來了。當時老張看到了燕子往家裡飛,還特意問我爸為啥燕子往家裡飛都是斜著身子飛,我爸說我吃飽了撐的慌,管人家燕子幹嘛。



和老爸聊起來了燕子,老爸就說本來家裡面有三個燕子窩,堂屋裡面兩窩是沙燕、房簷底下一窩是火燕。老張又問啥叫火燕、啥叫沙燕,老爸說火燕就是燕子窩脖子特別長的,葫蘆狀,而且脖子下面是紅色像火焰一樣的那種燕子,這種燕子不亂排便。沙燕做的窩沒有脖子,就是簡單地一個窩,而且脖子也是白色的羽毛,沙燕一般又叫做水燕,經常在開關上排便,很煩人。



然後老爸說現在在農村房子是越秀越好,燕子卻越來越少了,那是因為現在房子修的好了,都是水泥混凝土牆,而且鋁合金門窗,平時家家戶戶都門緊鎖著,燕子沒有機會飛到屋裡做窩了。老爸說去年鄰居老劉家裡有一窩燕子,老劉女兒生了孩子啦倆口就去帶孩子,結果過一段時間會來發現一窩燕兒子都被餓死了,整個家裡臭氣熏天,氣的老劉媳婦用竹竿把燕窩掀了。



還有現在農業種植,大家都是除草劑、化肥、農藥一起使用,害蟲已經很少了,但是燕子又是吃害蟲的,燕子多了害蟲少了自然就不行因此很多燕子都被餓死了。更有甚者,現在燕子也“不孕不育”呢!老爸說去年家裡有一窩燕子才孵出來兩隻兒子,老爸剛開始還沒注意,過了幾天發現還是,就搭著梯子上去一看,有三顆蛋沒有孵化出燕子,老爸說都是這化肥、農藥害的!



其實看看現在農村,道路硬化和房屋基礎建設的確大大的提高了我們生活的水平,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我們改造社會的影響也就越大,很多的動物開始不適應。就連燕子都開始越來越少,或許有一天我們真的要到動物園才能看到燕子了。


老張談三農


農村的野外,在過去可謂是昆蟲鳥兒品種繁多,農田裡的蟈蟈、螞蚱、蟋蟀、螳螂這個蹦躂起來,哪個跳躍,花兒開放上面會引來許多的蝴蝶,池塘裡面荷葉密佈,剛長出的荷葉嫩尖上還經常落著幾隻蜻蜓,說起來蜻蜓過去在農村是真的很多,尤其是一場雨過後,農家小院門口或者一些池塘沼澤,都會密密麻麻的飛滿蜻蜓,雖然不能說是鋪天蓋地,但數量真的是極多,傍晚時分會出現很多的蝙蝠,在夕陽漸落的餘光裡,開始了夜晚的覓食,這些農村過去經常見到的場景,現在已然消失不見,很多很多的物種都已經變得稀少,有的甚至很多孩子都沒有見過。



記得去年在大街上遇到一個賣蟈蟈的,騎著一個三輪車,車上是滿滿當當的小籠子,帶籠子一隻蟈蟈5塊錢,看著相當的不錯,蟈蟈都是活潑健壯叫聲明亮響脆,順手就買了倆個,拿回家後掛在了大門口,餵了一些南瓜花,這倆只蟈蟈就來勁了,一個比一個叫的響亮,被叫聲吸引來的有倆個大學生,看到我在為蟈蟈,也蠻有興趣的湊過來看,這倆個都是我們這當地農村的大學生,但是兩人都是不認識蟈蟈,一個說是螞蚱,一個說是蟋蟀,也側面的說明了蟈蟈,過去農田非常多見的昆蟲,消失的時間已經太久太久了,跟蟈蟈相比,燕子還是每年都會準時回來的,農村有句俗語叫做,三月三,小燕來。



農曆三月三前後,在南方越冬的燕子,會追隨著暖洋洋的天氣,來的闊別已久的北方,經歷了長途的跋涉之後,燕子也是不能夠停歇的,一些新組成家庭的燕子,要成雙結伴的去啄泥,去建造新的巢穴,過去的燕子比現在多的太多,記得燕子剛剛回來的時候,只要是有水的地方,都會聚集數不清的燕子,都在為建造新窩忙碌著,一些小河邊、水塘邊緣,都是滿滿當當的燕子在啄泥,現在這種壯觀的場面基本上已經看不到了,每年的燕子也是變得稀稀拉拉,數量明顯的減少了許多。



這些都是因為環境的改變所決定的,燕子作為愛和人一起居住的鳥類,天敵是不算很多,居住環境也是隨著人類的建築房屋所改變,現在的房屋結構對於燕子來說,可以搭建巢穴的地方較少,能夠尋得合適的居住環境對於燕子來說,是愈來愈難的,隨著農藥的大量使用,將農田裡面的害蟲也是得以遏制,但在遏制害蟲的同時,依靠昆蟲為食的食物鏈,也是遭受到了很大的毀滅性打擊,其實不止是燕子變得少了起來,像過去很多見的依靠捕食昆蟲的鳥類,現在也是一樣變得非常的少,有的甚至已經消失的看不到了,燕子也是一樣,隨著環境的改變,和食物的匱乏,數量變得稀少也是正常的一種表現,對於燕子變少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謝謝。


棒奔霸


春暖花開燕歸來,這是北方春天的寫照,這也是童年的記憶。記得小時候在農村老家裡,過了清明燕子就陸續過冬歸來。那時候村裡都是老屋,基本都會有燕窩,北屋,過道,牛棚,豬圈,都是燕子築窩的地方。我奶奶家屋裡面就有一個不小的燕窩,記憶中每到了燕子歸來的時候,時不時地和燕子們在屋裡面打鬧。這些都成了永恆的過去。現在生活在城市裡幾乎看不到燕子,有時回農村老家看到的燕子也不多。我總結燕子少的原因有一下兩個方面

第一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農村老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明顯的標誌就是家家戶戶住新房了,以前的老屋都不見了。由於建築物的改變,把燕子們的生活環境改變了。現在農村建房講究時尚,方便,美觀,保暖。房子都弄的嚴嚴實實的,基本沒有燕子們的生存空間了。這是造成燕子少的一個原因吧。

第二個原因就是伴隨著經濟社會發展,自然環境也發生了,環境汙染,生態惡化,全球氣候變化,燕子們的生存環境破壞嚴重,燕子主要在農村生活,現在農村環境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有的地方工廠林立,農民種地化肥農藥增多,汙染增多。大自然規則,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果不能在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就會滅亡。這是造成燕子少的根本原因。

隨著社會的發展,環境的改變,一切都會發生變化。不光燕子這樣,其他動物也會這樣,這是大自然的規律。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我問燕子為啥來,燕子說這裡的春天最美麗。

春風吹春風吹,吹綠了柳樹,吹紅了桃花,吹來了燕子,吹醒了青蛙,春風輕輕地吹,春雨細細地下。

現在又到了花開燕歸的好時節,兒時那花開燕飛,昂空觀燕的美好時光只能回憶了。





山裡的農伯伯


要問為什麼這幾年燕子少了,很簡單呀,空氣汙染,河水汙染,噪音尾氣,高樓大廈林立卻無法遮風擋雨,還要防蛇防鼠防彈弓,明顯不宜居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