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農場怎麼擁抱互聯網解決銷售問題?

礦工小田


推動“互聯網+”與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深度融合,以“互聯網+”引領驅動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將全面改造傳統農業的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經營模式、組織形態與產業生態。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家庭農場是促進家庭經營集約化、專業化、規模化的有效形式,是促進農業轉型、培養新型職業農民、留住農村年輕人農內就業的有效路徑。

“家庭農場”這一經營模式符合了農民的需要,符合了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並充分顯示了其優越性,“家庭農場+生產服務+電商模式”成為其解決推廣、銷售的主要渠道。但目前“互聯網+”的智慧型農場畢竟處於起步階段,發展之路仍然任重道遠,建議可以從以下方面思考:

一、互聯網+共享管理:支持多個實體農場同時接入一個平臺,打造集群效應,這樣可以通過設置農場地理標誌,便於形成周邊產業鏈,吸引各方客戶,給農場帶來客源流量;

二、互聯網+電商平臺:通過小程序和APP構建掌上智慧農場電商平臺——智慧農場商城、拼購組團商城、簽到積分商城、分銷功能等,實現客戶下單、訂購、預約等;

三、互聯網+品牌塑造:利用新媒體、社區群體進行線上傳播、策劃線上線下活動,藉助互聯網技術進行品牌傳播,與消費者形成互動建立聯繫,再由消費者裂變形成二次傳播與多次消費,最終達到樹立品牌的效果。

四、互聯網+體驗消費:也允許實體農場和虛擬農場並存。會員可以線下實地去選擇自己訂製地塊的位置,也支持會員在線選擇地塊。在線選地過程,先是查看實體農場地理位置、地形鳥瞰圖,然後進入各地塊分區選地,猶如親臨現場。會員可以在線下達翻地、播種、澆水、施肥、拔草、採摘等指令,即有線下專業農技團隊完成所有耕作。

五、互聯網+生產管理:通過互聯網,與客戶對接起來,將用戶認種或認養的產品錄入大數據,便於農場和客戶,足不出戶就可以租地種植自己的蔬菜了,養殖雞鴨牛羊,監控視自己種植的菜地,讓健康24小時看得見。


旺課微言


我們是做生態園的。現在也做互聯網推廣,只是還不完善,目前主要是通過“批發+採摘+電商”進行銷售。我們做了自己的公眾號,有淘寶店,最近也開始在頭條做短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