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壓歲錢是年三十晚上給?還是年初一晚上給?

北方毛毛


我是北方的,我們這過年家裡長輩給晚輩的拜年錢就叫壓歲錢,就像我們大人年終得到的年終獎一樣,壓歲錢我們都是在年三十晚上12點之前給孩子,當然孩子一定要給老人磕頭的。其餘的親戚給孩子的錢叫拜年錢,是什麼時候看到孩子什麼時候給,可以是初一,也可以是初二。



壓歲錢的來歷有很多種說法,其中最普遍的就是:古代有一個名“崇”的小妖怪,每年除夕都會跑出來摸孩子的頭,被摸的孩子就是發高燒,說夢話。為了不讓小妖怪再摸孩子的頭,孩子的父母就會用紅紙包上幾枚銅錢放在孩子的枕頭邊,當小妖怪除夕夜來到孩子的窗前準備摸孩子頭時,看到了銅錢即使被吸引,忘記了摸孩子頭。從此以後,大人們就會在除夕夜來臨以前給孩子隨身帶著用紅紙包著銅錢,於是就有了壓歲線這個風俗。


壓歲錢作為中國春節的年俗,寓意著壓住過去一年的所有不如意,辟邪驅鬼,保佑新的一年平平安安,順順利利。我家老人給孩子壓歲錢都是在年夜飯之後,孩子給老人磕頭,老人給孩子壓歲錢,要趕在12點新年到來之前完成。


懂知識的小胖子


給孩子壓歲錢是年三十晚上給?還是年初一晚上給?

過年給孩子壓歲錢一直是咱們春節一個重要的年俗,但是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之後,很多人給晚輩壓歲錢給的越來越隨性。但是實際上,在我國的傳統中,給晚輩壓歲錢也是一件極有講究的事情,特別是在時間上。那給孩子壓歲錢是年三十晚上給?還是年初一晚上給呢?咱們來看看!

給孩子壓歲錢是年三十晚上給?還是年初一晚上給?

其實,“壓歲錢”是晚輩用來給家中老人的,用來壓制老人的歲數,有希望老人長壽的寓意。而“壓祟錢”才是用來給孩子的,是用來幫助孩子壓祟驅邪的一種方式。只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都已經統稱為“壓歲錢”了!

而給孩子“壓祟錢”具體是什麼時候,就和“壓祟錢”的來源相關了:“壓祟錢”的真正來源已經無法查證。但是相傳是為了壓制“祟”這種邪物而產生的。傳說“祟”是古時的一種小妖,專門危害年幼孩子的健康。每到大年三十夜晚,就會在孩子睡覺的時候禍害孩子。

所以人們為了驅趕“祟”,就會在大年三十的時候在孩子睡覺的枕頭下面放上八枚銅錢,用紅紙包裹。而這八枚銅錢實際上便是八仙的化身,可以保佑孩子的健康。所以人們將這八枚銅錢稱為“壓祟錢”,慢慢轉變成了現在的壓祟錢。

所以從這種流傳廣遠的傳說故事當中可以看出來,壓祟錢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給孩子的,而不是大年初一。

駿景——殷


駿景農業


壓歲錢,顧名思義,就是壓歲的錢,當然是年三十晚上給呀!

年三十吃完年夜飯,長輩就會拿出紅紙包,或者壓歲錢袋。一般來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會人手一份,掂給孩子。

壓歲錢的數量,過去和現在,差別很大。以前都是角票和五元或者十元人民幣,現在一般都是百元大鈔,甚至於有幾百元上千元的。

有關壓歲錢的傳說很多,我小的時候祖母這樣對我講,從前有一莊戶人家,生了幾個孩子都在新的一年正月裡不明就裡的去世了。這個莊戶人家到山上道觀裡找到老道,訢說了事情原委。老道告訴他們,只要在每年春節前一天,吃過年夜飯給小孩子用紅紙包幾枚銅錢,然後放在小孩子枕頭底下,以後就平安無事了。

這個莊戶人家回來以後就照辦了,再出生的孩子就都平安無事了。

這樣的事情,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開了。

許多人家也學著這樣做,從此以後,吃完年夜飯給小孩子壓歲錢就成為一種習俗!




桂花飄香香滿園


給孩子壓歲錢是年30晚上給?還是年初一晚上給?

一轉眼就要過年了,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過年,既能穿到新衣服,還能拿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那麼壓歲錢是大年三十晚上給還是年初一早上給呢?


其實在以前,壓歲錢分為兩種,一種是大人給小孩子們過年的錢,還有一種是晚輩給長輩的錢。大人給孩子們壓歲錢的意思是,用壓歲錢來將不好的東西鎮住,希望晚輩們能夠健康成長。而晚輩給長輩壓歲錢則是將歲壓住的意思,就是希望長輩們更加長壽。但是在現在壓歲錢則多指長輩們給晚輩們的過年紅包。那麼長輩們給晚輩們壓歲錢什麼時間給呢?

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過年習俗,一般孩子們在什麼時候給長輩們拜年就什麼時候給壓歲錢。如果是一家人在一起跨年的話,在迎接新年的鐘聲響起小孩子們給大人拜年時,大人就應該將壓歲錢給孩子們。如果是在大年初一早上孩子們才給長輩們拜年的話,那麼就應該在大年初一給孩子們紅包。



在我們這裡沒有守歲的傳統,所以一般是在大年初一早上就能收到壓歲錢。記得小時候,一到了寒假每天早上都睡懶覺,唯獨在大年初一早上便早早的起床,起床以後就直奔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房間拜年收紅包,雖然收到的紅包最後還是交給媽媽保管,但是收到紅包的喜悅卻能高興好長一段時間。在吃完大年初一的早飯找小朋友玩的時候,還要炫耀一番收到了多少壓歲錢,你們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因為長輩們給晚輩壓歲錢是用來鎮壓住不好的東西的,所以一般壓歲錢是不能花的,家長會給孩子們存起來用在以後買書本上,也有地區是過了初五就能花壓歲錢。

你們那裡是大年三十給壓歲錢還是大年初一給呢?歡迎回復討論。


小馬話三農


壓歲錢?壓祟錢?別傻傻分不清楚了。

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過年,既能穿到新衣服,還能拿到長輩們給的壓歲錢,那麼壓歲錢是大年三十晚上給還是年初一早上給呢?

壓歲錢分為兩種,一種是大人給小孩子們過年的錢,還有一種是晚輩給長輩的錢。

大人給孩子們的是“壓祟錢”,用壓歲錢來將不好的東西鎮住,希望晚輩們能夠健康成長。

晚輩給長輩壓歲錢則是將歲壓住的意思,就是希望長輩們更加長壽。

“壓祟錢”才是用來給孩子的,是用來幫助孩子壓祟驅邪的一種方式。只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都已經統稱為“壓歲錢”了!而給孩子“壓祟錢”具體是什麼時候,就和“壓祟錢”的來源相關了:“壓祟錢”的真正來源已經無法查證。但是相傳是為了壓制“祟”這種邪物而產生的。傳說“祟”是古時的一種小妖,專門危害年幼孩子的健康。每到大年三十夜晚,就會在孩子睡覺的時候禍害孩子。

從這個傳說中可以得知,壓祟錢是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給孩子的。



<strong>


暖暖育兒經


我老家湖北的。我們這邊的壓歲錢是在初一一大早給的。

初一早上洗漱完,家裡的小孩就會向長輩們拜年。一般順序是先給爺爺奶奶拜年,再給爸爸媽媽拜年。若家中祖父母還在,就一家人都要給祖父母拜年!

小孩子拜年還會磕頭(超過10歲就不磕了),爺爺奶奶就笑呵呵遞上準備好的紅包了。

我們家小孩過年收的紅包是交由我代管,畢竟他還不會理財。小時候我給他專門辦了張銀行卡,具體數字也會給他看,前幾年把他的壓歲錢存到餘額寶了,他偶爾想起來也會自己看一下,說留到以後有大用處,呵呵。


喵姐說職場


給孩子壓歲錢是年30晚上給?還是年初一晚上給?

不知不覺,新“年”馬上又來了!

我們這裡各家各戶在辦置各種年貨的同時,還準備了不同大小金額的各類新鈔票,按照傳統的習俗和儀式迎接這新“年”的到來。

在我們這裡,大年三十除夕之夜,比大年初一這一天還要重要。大年三十吃過午飯之後,把把屋子裡外外再清潔一遍,就要貼對聯了。貼了對聯以後,就要開始守規矩了。洗個頭,洗了腳,穿上新衣服,開始包餃子,大人吩咐小孩子不許再亂說,必須唸叨著的與好,美,吉這些字有關的詞,等待著春晚,也準備著守歲的開始。



直等到過了24點,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新年來了。之後,熬不住的小孩子們,開始睡覺。大人們則儘量再多熬一會兒。

這個時候,就是給孩子們壓歲錢的時刻。我們這裡的壓歲錢要由長輩給晚輩壓在枕頭下,而且要等小孩子們睡著了以後才給壓。所以我們這裡的壓歲錢又叫“睡睡錢”!而大人自己的,也會在給小孩子壓錢的時候,一併壓到自己的枕頭下面。

第二天早上起來,各自把各自的壓歲錢新鈔票要裝到緊貼身的衣服裡。初五之前是不能花的!因為這是一種平安的守護!

所以說,我們這裡壓歲錢的習俗應該源於正宗的猛獸“年”的傳說。因為傳說中的“年”,專門在除夕之夜等小孩子睡著了之後,來攝小孩子*魂*魄的。有人在小孩子枕頭下面壓了銅錢之後,“年”才給嚇跑了!

我們小時候,知道大人們會在我們睡著以後給壓錢,所以一睡一下就趕緊裝睡了!等大人壓錢之後,我們悄悄的摸一摸,然後才美滋滋地真睡著了!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兄弟姊妹們一看大家都一樣的錢,便高高興興的裝在自己的口袋裡。

所以我們這裡的壓歲錢,那必須是大年三十晚上~除夕之夜給的。

大年初一,以及往後正月裡的日子裡,見了本家以及親戚朋友的孩子們,也會給紅包,也叫壓歲錢,但與自己家孩子的“睡睡錢”意義是不同的!

可見,壓歲錢也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充滿了儀式感的年文化。

你們的壓歲錢習俗也一樣嗎?歡迎留言分享。


村姑說村事


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壓歲錢既有在大年三十給,也會在拜年時給紅包。

1、父母給子女壓歲錢都是在大年三十晚上給。

我是南方農村人,已經結婚也有了小孩,除夕之夜要給父母、子女、老婆包紅包。其實給小孩紅包叫做“壓祟錢”,農村老人說,除夕之夜給小孩紅包可以除邪祟,祝福子女健康成長,學業步步高昇。給父母紅包叫壓歲錢,“歲”是年歲。父母年紀大了,給壓歲錢是祝福父母健康長壽。每年除夕,吃完年夜飯,都會準備紅包,父母、子女、老婆,每人一個紅包,因為是在除夕之夜,辭舊迎新的時刻,我們當地農村統稱為壓歲錢。



2、春節走親戚時拜年時也會給小孩壓歲錢。

在昕瑞生態當地農村,從大年初一開始拜年,初一主要是給同村的人拜年。小孩給爺爺奶奶拜年,爺爺奶奶一般會給壓歲錢。我家是這樣,在除夕之夜我給父母壓歲錢,父母也給小孩壓祟錢。如果父母單獨生活,孩子大年初一去給父母拜年,父母會給孩子(孫輩)壓歲錢。在當地農村,在有小孩的農村家庭走親戚也要給壓歲錢。每年春節去走親戚,都會隨身攜帶幾個紅包,就是給小孩包壓歲錢的。



昕瑞生態


我們老家一般是大年三十晚上,大人給小孩發紅包。

為什麼晚上發呢?

一是三十要守歲,記得小時候,為了鼓勵和安慰我們小孩守歲,爸爸總是提醒我們:不要睡早了哈,睡早了沒壓歲錢了!為了得壓歲錢,我們聽大人聊天,在屋裡四處奔跑……三十晚上總是快樂而充滿希望的。

二是三十晚上得了紅包,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會早早起床,到村子中央炫耀一下,比一比誰的大。

有趣吧?!你們那裡也是這樣嗎?





每天讀名著


做為在中國傳統節日裡長大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為什麼過年要給壓歲錢?

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此在民俗文化中寓意僻邪驅鬼,保佑來年平安風順。

其次在歷史上壓歲錢可以分兩種

第一、通常在新年倒計時是有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歲祟,包含有長輩對晚輩的關切和真誠的祝福。

第二就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就是年歲的意思,寓意期盼老人長壽,並不在市面上流通,是鑄成錢形的玩賞物有辟邪的功能,當然下在人圖方面,被長輩的都是錢,不是世俗,長輩可以那就買些自己需要的,這些年我都傾斜於後者。不知你們呢?




人們認為小孩子容易受到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來壓祟驅邪。

最後就是壓歲錢什麼時候給?

當然是大年三十晚上了,反正小時候我爸爸媽媽都是三十晚上給我的🤔。

三十也是一年中辭舊迎新之際這時候給壓歲,和祝福來年我覺得最好了。

你們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