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那裡過年期間有哪些民俗活動?

杜杜的空時光


我的老家是廣西賓陽。要說最出名的春節民俗活動就要屬非物質文化遺產——炮龍節了。

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一,為了迎接新的一年,賓陽縣的人們都會聚集起來,舉行炮龍節。

白天先是有彩架遊行。人們用道具做成的彩架有各式各樣的形狀:有十二生肖,有民俗的傳統神像等。大概六七歲,受過特殊訓練的孩子坐在彩架上,大人們舉著彩架就開始了遊行。觀眾遊客們也可以參與其中,或一起遊行,或拍照留念。

到了晚上,真正的重頭戲炮龍就要開始了。晚上開幕時,開幕場地炮龍老廟會雲集1由專業的師傅們揮舞的18條炮龍,他們經過開光後會由這裡出發到縣城裡各個大街小巷,開始一整晚的炸炮龍活動。炸炮龍就是在炮龍游街時,群眾們會點燃手中早已準備好的鞭炮丟向炮龍,寓意炮龍能招來吉祥與興旺。

這個時候不得不佩服舞炮龍的師傅們,他們長期接受專業的訓練,所以才不畏那麼多鞭炮在身體周圍爆炸,他們為了傳承文化遺產的奉獻精神就像非物質文化遺產炮龍節這樣同樣值得我們去繼承和歌頌!





飯糰帶你看電影


我的家在東北鴨綠江邊,與朝鮮接壤,更是讓全世界都知道的那段歷史,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抗美援朝的英雄城市,丹東市!坐落在遼寧省,盛產全國聞名的海產品大黃蜆子!

70年代出生的我,記憶裡最多的就是窮!穿著補丁衣褲,年少的我,也總想在只有藍,綠色兩者之間,儘量的打扮出那個時代的美和帥!來彰顯自己年少時的花樣年華!

而最盼望的就是(過年),因為好臭美的我,終於可以跟父母一起,拿著(布票)到平價商店裡,購買自己喜歡的新布料,做一套沒有補丁的新衣服,開始要迎接(新年了)!

四十多年的辭舊迎新,一直都是在自己的家鄉丹東,守著我的父母過的,所以也只遵照爺爺奶奶的傳承,父母的延續,重複著我們家的過年習俗,也許也代表著我們當地的過年習俗!

不說年前,不提年後,只說(大年三十)這一天!我們家是這樣的,很早就得起來,老婆打掃房間,從裡到外都要重新再收拾一遍,也許在前幾天都收拾過了,但這一天還是要把屋裡屋外再簡單的清掃一下!我會跟孩子一起貼春聯,粘福字!把自己家裡的衛生都幹完,每個人都要洗澡換新衣服!再讓老婆把換下來的衣服都扔到洗衣機裡,都洗乾淨,因為只有等到初六才能放水,說是吉利,所以不能等那麼多天再洗衣服,一上午就得把這些活幹完!



下午,拿著給我父母準備的年貨,一起到爸媽家裡!進門簡單的問候,我老婆就開始幫著爸媽做飯菜,我跟孩子倆給父母家貼春聯!噢,對了,我弟弟一家人,也都回來,幫著幹這幹那,買這買那,大家很快就準備好晚飯!

以前家裡窮,就盼著過年這頓豐盛的大餐,想吃個腸肥喉滿!現在不行了,看著滿桌子的大魚大肉,筷子卻只對小鹹菜情有獨鍾!給爸媽倒滿酒,全家人起立祝福爸媽,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一頓客氣話之後,就開始狼吞虎嚥了!哈哈,幹了一天活也餓了!

吃完飯,我們家裡所有的女人們,就開始撤桌子,和麵跺餡包餃子!在新年聯歡晚會開始之前,基本上餃子都包好了,等著下鍋,但我們卻要坐下來,看著電視,打著麻將,等待年的到來!



從鞭炮的密集聲中,已經判斷出子時的來到,年的味道!於是,女人們都在家裡煮餃子,而男人們都要出去放鞭炮!一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後,由父親帶隊,進門就要挨個問好!媽給爸壓腰錢,各自的老婆給丈夫壓腰錢,爺爺奶奶再給孩子們的拜年錢,這個時候我們跟孩子們一起,要給老人磕頭的!從我結婚以後,就再也沒有收到過我父母給我的拜年錢,都給我老婆和孩子了,氣人不!哈哈哈哈!接著就開始吃餃子!餃子裡不僅有餡還有錢,說是誰吃的多,今年賺的就多,我不信,因為吃了那多年的餃子了,也吃出來那麼多錢,卻總感覺錢一年不如一年好掙,還總是不夠花!哈哈!

吃完餃子,大家開始想回自己家睡覺,就回家睡覺,不想睡就打麻將,等到天亮,就開始走親戚,去拜年,除了吃,還是吃,從初一到十五,體會的是親人的熱情洋溢,品嚐的是中國飲食文化!你若問我都吃的是什麼?我說的再好,不如你自己來親力親為,吃到嘴裡,你才能深深的感悟到,在丹東生活,吃的就是山珍海味!在此,祝大家2019年,新年快樂!


智朗教育姜大慶


我們這裡很多村子有舞龍,舞獅、大馬燈小馬燈,還有跳五猖等,各村自發組織活動,有的村三年或五年一次,最多的是舞龍。有的村獨龍起舞,有的村雙龍戲珠,長蘆楊家有三龍同舞的,固城有脫尾龍。這是磚牆鎮的“板凳龍",一條龍有58節,晚上在各鄉村舞龍先是鑼鼓喧天,吸引村民前來觀看,最精彩時很多煙花齊放,非常熱鬧。



七巧板攝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