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農村酒席,最不能讓人接受的事情是什麼?

南方雞北方狗


從小就喜歡參加農村的酒席,不僅僅有好多好吃的,而且還喜歡那種氣氛,大家都喜氣洋洋的坐在一起真好,但是有兩件事情我覺得讓我最難接受了。



有的人吃完酒席以後喜歡打包,本來這是件好事,也避免了浪費。但是,有的時候還沒有吃完,你就拿個朔料袋在旁邊等著,還一直看著你,好像你每吃一口,就像她少一口似的,而且有的人乾脆你吃你的,她從旁邊打包,你還沒吃完,菜都沒了,你還不好意思說什麼。


農村酒席進行的時候,東家是要挨著桌敬酒的,這是種出於禮貌表示感謝的行為,但是就是有人不識相,非要在酒桌上難為東家,其實說幾句喜慶的話喝杯酒也就過去了,可是就是不依不饒,非要東家出洋相不可,我覺得這種做法很討厭。

農村的酒席和城裡的大飯店不一樣,都是借了東家借西家,湊了盤子又湊碗,左鄰右舍給騰出地方來操持下來的,其實東家也很辛苦,我覺得大家吃好喝好,就是對東家的祝賀和支持,有些事情還是不要太過分了。


我是焱垚


最不能忍受的,也是我記憶最深的是我小時候坐在酒席上正在吃的時候,被人從席上提溜出來。

把我從酒席上提溜出來的人不是別人,是我的親舅媽。那時農村裡是流水席,就是分幾批吃(一般是兩批),先來的人把席坐滿了,酒菜馬上上席,這批人先吃,而後來的就等下一批開席。本來就是這樣的,先來後到,反正酒席都是一樣的菜,先到後到都是一樣的。有幾次,在等半天沒客人來了,而且席上沒有坐滿,我才上去湊數,誰知道還沒吃兩個菜,有人來了,我舅媽準會把我叫下席,說是讓給客人。我就像是做賊的人被當場捉了現形,面紅耳赤地尷尬萬分地從還沒坐熱的席上狼狽退出。要知道,那時我已經是半大孩子了,都讀初中了。再說來的也不是什麼很重要的客,而且我舅媽的親兒子,我的表弟們他們正在席上胡吃海喝,憑什麼就讓我退出?後來只要是我舅舅家請客,我就拒絕參加。



點點蟲蟲飛1


參加農村酒席,最不能讓人接受的事情是什麼?

作為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人,我已經數不清參加了多少場農村酒席,細想起來最讓我不能接受的事情主要有四件。


第一件事情就是頻繁請酒席的人。拿我家一個遠房親戚來說,本來就已經屬於“瓜藤親”那種,平日裡也沒有什麼來往,但是一旦他們家辦點芝麻大的事情都要置辦酒席,該請不該請的人要下請帖。

我給大家數一下,開始蓋新房下地基請了一次,立房子掛紅請了一次,房子蓋好搬新家請了一次,後來大兒子結婚、小兒子結婚、大姑娘結婚、小姑娘結婚請了4次婚客,再後來四個孩子分別生兩個孩子又請了8次。

在這期間,孩子買新房、買新車、孫子、孫女滿月客、過生日等等都要請客,算下來幾乎每年都要去他家做幾次客,時間長了,簡直讓人崩潰,最後他家再請客,我們就沒再去了,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嗎?唉,無語了。


第二件事情是和不懂禮節的人坐在一桌吃飯。說到這裡並不是我矯情,而是好幾次經歷讓我非常尷尬,記憶最深的一次是和一家四口坐在一張桌子上吃飯,夫妻倆和一雙兒女。

開始我們還很禮貌地給他們一家四口發碗筷,還沒等我們坐下,他們一家四口就搶先坐下來,把自己認為好吃的肉菜端在自己面前,當時我只是笑笑。

等我和孩子盛好飯回到桌子面前我才發現,他們一家四口全然不顧我們的感受,已經把好吃的肉菜全扒到他們自己碗裡,我們當時望著一桌子狼藉不堪的酒席左右為難,坐也不是不坐也不是。


第三件事情是和不講衛生的人吃飯。有些人吃飯很愛說話,尤其是嘴裡含著滿嘴的飯菜還一個勁地八卦,把飯菜星子和口水沫噴得到處都是,讓人下不了筷子。

還有的人喜歡用筷子當牙籤,當著一桌子吃飯的人用筷子掏牙齒,然後全然不顧別人的感受又把筷子伸到每個菜碗了,讓人直接就沒有食慾。


第四件事情是勸酒和耍酒瘋的人。酒席酒席免不了喝酒,於是有人歡喜有人憂,農村有句挖苦人的話是這麼說的:“世界上良心最好的人是勸酒的人,巴不得自己少喝點,別人多喝點”!

由此可見,有些喜歡勸酒的人別有用心,千方百計出餿主意讓別人喝醉,自己好在旁邊看笑話、取樂子,唯恐天下不亂。還有一種人就是喝多喝少都要耍酒瘋的人,這類人平日不得志,於是就趁酒興亂說亂罵甚至打砸物品,很是讓人討厭。

當然,以上四件事只是代表我個人觀點,不喜勿噴!你不能接受的事情是什麼?歡迎關注花腰妹一起交流!(文字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花腰妹


在農村參加酒席,最讓人接受不了的事情是什麼?

每逢農曆臘月家家戶戶都準備過年的時候,村裡辦喜事的人家特別多。當時我還小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每次口袋裝滿喜糖的感覺真的很好。爺爺說過年辦喜事在我們這邊是很有講究的,我們稱它為雙喜臨門喜上加喜,這第一喜是過年的喜氣,這第二喜則是喜事的喜氣。所以說過年辦喜事寓意著來年家庭興旺、兒孫滿堂。

雖然說過年辦喜事確實是一件令人非常開心的事情,但是在高興之餘也總有那麼幾件讓人受不了的事情。

第一件事:喜盤還沒有轉一到圈,結果喜糖卻早早的就已經搶完了

偶爾在農村吃酒席的時候你可能會遇到這麼一群人。只要喜盤一上桌,他們就如同神經病一樣瘋狂的搶喜糖,感覺周圍的客人都是她的敵人都是衝著喜糖來的,其實周圍的人都只是默默的坐在那裡看著她們搶喜糖,偶爾忍不住可能會發出一兩句笑聲而已。

第二件事:吃飯的時候有人隨地吐痰,什麼骨頭菜渣都隨地亂扔

如果吃酒席的那天你運氣不是很好,旁邊坐著一位平時愛抽菸又不講衛生的老大爺。吃飯的時候人家“嗯……嗯……”的一聲一口痰吐在了你的腳低下,當時可能瞬間就感覺沒有了食慾,並且腦子裡一直在回放當時的畫面,越想越噁心越想越吃不下去。

第三件事:主人家給你夾菜,雖然是好事但是卻幫了倒忙

本來我就不喜歡吃油膩的東西,結果人家上來啪的一下給你夾了一塊又肥又大的豬肘子。那個肥肉看起來是那麼的晶瑩剔透,拿著手中的筷子稍微的碰一下都感覺來回的晃動。每當遇到這樣的情形我都會被憋的滿臉通紅,心裡一麻一麻真的很想吐。



職業農民小強的故事


農村酒席,最不能接受的是“菜壞了”、“耍酒瘋”和“沒吃完就有打包的”

“菜壞了”


小時候參加過一個婚宴,重頭菜“肘子”有一股哄臭味。當時是夏天,是買肉買的太早了,結果食材變質了,弄的大家很掃興。

“耍酒瘋”

參加酒宴,最煩的就是耍酒瘋的,不光主家煩,同桌的人甚至其他人也煩,醉酒不怕,喝得多說明主家招呼周全,但是耍酒瘋罵大街的話,就讓人接受不了。


見過耍酒瘋把認識的人都罵了一遍的,然後抱著樹叫老婆,狂親。

“沒吃完就有打包的”


打包是近幾年才有的現象,因為現在的酒宴,飯菜大家根本吃不了,為了避免浪費,打包很正常。但是現在有很多,沒吃完就有打包的,很招人煩。

有一次參加同學的婚禮,挨著一位大嫂,結果剛一入座,大嫂就拿著打包帶,邊上菜邊吃邊打包,碰到愛吃的就往袋子裡裝。


至愛曉笑生


參加農村酒席,在我看來最不能接受的情況有四種,想起來就感覺窩火。

一是“爛板凳”。山妮家鄉管在做客吃飯處拖延時間的人叫“爛板凳”,意思是做坐的時間太長,凳子都差不多壞了。做客吃個飯,高高興興喝酒,吃菜不怕得,但不能一直拖著啊,其實吃到後邊也沒有再吃東西了,就是嘰裡咕嚕,不知道說些什麼,重重複復,翻來覆去就是那麼幾句話,讓等著收碗的人是恨死了。

二是“磨洋工”。鄰居請客喊來幫一下忙,這種人是磨磨蹭蹭半天不來,等別人把活計做得差不多了,他才慢騰騰來,還推三阻四地說謊話,又是家裡有事,又是哪裡不舒服說,白話連篇的,想起都窩火,你來麼來早點,真的是逗人恨。



三是分菜幫。麼麼,這種人更是恨了咬牙。你說高高興興來吃酒席,都還沒動筷子,她們就拿出塑料袋,大口缸等工具來分菜了,藉口冠冕堂皇,家哪個哪個顧不得來,帶一點去給吃,無語,簡直無語。坐在那裡只有乾瞪眼的份,媽的,以後哪個還敢與你吃!

四是貪便宜的。主人高高興興請客,請到麼一家的來吃就行,可這些貪便宜的,算盤打的賊精啊,禮金麼送一小點,吃飯是七大姑八大姨,狐朋狗友拉的一大幫人去。主人家表明不好說,心裡恨不得踹你,什麼人啊。

農村酒席,本來是開開心心的事情,碰到以上幾種人,恨了賊死,還是請這些人自重吧。 (個人觀點,文字原創,圖片來自網絡)


彝家山妮


參加農村酒席,最不能讓人接受的是什麼?

我們這裡農村裡辦酒席,大多數人家都是在村裡的公房裡辦的,一來可以節省一點資金,二來地點寬敞可以請百把十桌。

要是自己很親的親戚家辦事兒,男的也好女人也好,這幾都要到公房裡“打幫忙”。打幫忙就是會幹什麼幹什麼,女的洗碗收碗撿菜打掃衛生,男的搬運東西買菜抬菜等。

我每次去打幫忙雖然做不了什麼,但每次都是戰鬥到底的。途中我最討厭有些人所做的事,最不能接受他們的行為。

一、“打幫忙”時打蘸水的人。

打蘸水是指吃某種菜時到別一碗醬料裡蘸一下,這裡是指幹活時露下臉,活還沒幹完半途就撤退的那些人。

這種人往往是村裡愛斤斤計較的人,能見風使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村裡的人都討厭,但農村人厚道,雖然知道此種人的品性,但很少計較。

二、裝模作樣的人。

還有一種人就是幹活不踏實,看見主人家的人來,就忙前顧後的,好象事情都是她一個人做的一樣,表現出她有多得力。

但主人家有事一離開,她就這裡站站那裡侃侃,有時嗑點瓜子和別人吹牛皮,什麼也不做。時間長了,村裡人都看在眼裡,這種人,辦事時都不願意喊。

三、偷碗的人。

我不能接受的人還有偷碗的人,吃飯後,覺得碗好看實用趁人不注意就藏到包裡,當然還有沒開封過的整瓶的酒也藏到包裡。

有一次我實在忍不住,就問了一句,你家裡不是沒人喝酒嗎?她笑著說,沒事,我拿回去醃鹹菜。我又說,這種碗又不好,要了幹嘛,她說,我家裡的碗不夠用,拿回去湊合用用,我一臉的黑線。

四、留菜時順手牽羊的人。

有的人脾毛太醜,說是要留菜給家裡的老人,小孩吃,還沒動筷子就留了一些在口缸裡,吃完後又到廚房裡舀。

舀就舀唄,反正主人家吃了這一頓下一頓就不吃這些菜了,可是,有些人會趁人們不注意到廚房裡偷拿乾菜。還有一些人說是餵狗,卻舀幾大包菜,難道是養狗專業戶?

五、發酒瘋的人。

我最討厭發酒瘋的人,有的人那點貓尿一喝下去,趁熱鬧大哭大鬧,砸東西,和別人挑釁打架。

他不知道這種場合最丟他的臉面,一方面讓主人家難堪,一方面又使主人家受到損失。我認為能喝就喝,不能喝就少喝。到這種地方發什麼瘋啊!最不能接受這種人了。



泥糖小丫


作為一個農村人,已經參加了各種各樣的酒席了。參加酒席本應是懷著愉快的心情的,但會有很多讓你接受不了的事情發生,那最不能讓人接受的事情是什麼呢?


一、佔座


農村的酒席一般是八到十個人一桌,但有些人為了貪便宜,一家只有四五個人,也佔了一桌。佔座是自私的行為,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全然不顧他人的利益。不管是什麼場合也好,佔座永遠是一個令人厭惡的行為。


二、廚師不講衛生


如果你剛好看到廚師擦完鼻涕或者上完廁所後沒有洗手,然後繼續煮菜。那你可能會反胃,要是你還有潔癖的話,那我估計你連酒席都不想吃了,甚至對農村酒席都有了陰影。

三、發酒瘋的人


酒席上除了吃,就是喝,有些人一不小心就喝過頭了,就開始發酒瘋,胡言亂語,大聲說話,甚至還動手摔東西,弄得大家吃飯都不安寧。


四、裝模作樣的人


在農村辦酒席,有時候會請其他人來幫忙,但有些人卻只是裝模作樣而已。趁主人家沒來看的時候,就在旁邊坐、聊天,等到主人家來的時候,就開始裝模作樣起來,又煮又洗,顯得自己很忙的樣子。


五、往家裡帶菜


吃剩的飯菜是可以帶回家,但有些人為了貪便宜,菜剛上來,還沒吃得多少,就已經拿出袋子開始裝起來了,全然不顧他人吃飽沒有。現在每家每戶生活都好過了,問他帶那麼多菜回家幹嗎?他說,人吃不了,可以喂牲畜呀。


六、順手牽羊的人


有些人貪便宜貪習慣了,參加酒席的時候,會順手牽羊把未開封的酒,酒席上的碗、勺子帶回家去。家裡沒有碗、勺子嗎?肯定是有的,就是想貪點小便宜,但是可苦了辦酒席的主人了。


參加農村酒席時,以上六件事情是最不能讓人接受的。現在是文明時代了,我們也要做個文明人,做文明事。


——END——



如果你對農村酒席還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現在農村酒席沒有之前那麼熱鬧,也少了很多人情味,現在已經很少參加農村的酒席了,回想起之前參加過的農村酒席,還是有那麼一些讓人不能接受的事情:

①一份份子錢,全家老少全部出席。延續之前的傳統,基本上誰家辦酒席,同村親近的近鄰朋友都會去幫忙,女人去摘菜洗碗,男人招呼客人幫忙端盤子。但是總有那麼一些人家不僅不出力,而且隨了一份份子錢,恨不得家裡有多少人去多少人,拖家帶口,傾巢而出,老老少少就能坐一桌。對於這種行為很反感,基本上不光沾酒席的便宜,煙啊酒啊這種小便宜也是能撈多少撈多少,對於主家來說,這種“客人”實在讓人頭疼。

②搶菜。我們這裡的酒席,上菜之前會有上幾盤水果、糖果、瓜子之類的。基本上,數量也是根據每桌的客人來定的。但是有些人不等果盤上桌就上手去搶,能搶多少搶多少,不顧其他客人感受。上了煙、酒之類的,基本上也會搶佔據為己有。這種人基本上還會打包剩菜,打包剩菜我提倡,但是不等其他客人吃完就開始打包就顯得很沒有教養,讓人反感。

③頻繁辦酒席。過去農村辦酒席為了熱鬧,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變成了一些人家撈財的手段。婚喪嫁娶這樣的情況無可厚非,但是現在農村辦酒席的理由越來越多樣了。開業,上樑(房子封頂或者上樑,也要擺酒席)、孩子當兵念大學、小孩剪辮子(也叫剪鴨尾)。家家比著辦,不辦隨出去的份子錢都收不回來,漸漸形成了一種不良風氣。

④低俗表演。現在農村生活條件好了,人們也越來越富裕了,婚喪嫁娶也越來越喜歡搞攀比。除了比酒席的檔次、規模,很多村民會花錢邀請類似的“嗩吶班子”表演。一開始的表演還算是正常,唱歌、跳舞、吹嗩吶、表演一些雜耍、戲曲等等。至今在很多地方的農村也比較盛行,但單純的歌舞表演逐漸變質變味,一些低俗的動作頻頻出現在觀眾面前。戲臺下除了年輕男性觀眾外,還有婦女、老人、小孩子,甚至還有全家一起“觀看”,香豔低俗的表演,影響十分惡劣。

⑤爺爺奶奶帶著熊孩子。在農村吃酒席最怕桌上圍坐四五個小孩,凡是跟這樣的老人小孩坐一起,你根本很難吃一頓安心飯。每個小孩都端四五個杯子,每一道菜上來時,盤子還沒落桌,小孩就站起來把筷子伸到了菜裡。整個酒席幾位長者基本上沒吃到肉,而小孩的盤裡卻剩了一大堆,最氣人的就是有些家長對孩子的這種行為不管不問,爺爺奶奶還護犢子。


各位看官,您村裡有這種情況麼?大家對此怎麼看?歡迎補充。


人間世365


我來說說上世紀七十年代在農村吃酒席最難受的事,那時我才十歲的樣子,經常被父親叫去親戚家吃灑席,因為父母親工作都忙,最多的是和二哥一起去,二哥也就十三歲,那個時候農村辦灑席一般就4張桌子,要請一個本村德高望重的人來安排誰誰上桌吃飯,不像現在自己找個空位坐下吃飯,如果他沒叫你你就不能善自坐上去,記得每次去吃酒席經常被忽略了,肚子餓得咕咕叫都沒人叫你去吃,可能因為是人年齡小不像去吃酒席的樣子,因為其他小孩大部份都有父母帶著,有時為了引起注意故意站到靠近桌子的地方,但人家就是不叫你,甚至酒席都散了還吃不上飯的情況隨時遇到,那個時侯生活水平差,本來就想去吃頓好的,很多時候回來時都說不去了不去了,但過後父母一叫就又不自覺地又去了,現在回想起來心裡一直有個東西在往上冒,酸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