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有哪些症狀?父母不相信怎麼辦?

LING——黑化


對於抑鬱症來說,大多數人會停留在聽說上面,也就是知道這個病症,但是具體的表現症狀卻不是非常的清楚。在現代快速發展的社會中,在嚴重的競爭壓力下,我們的身心都會受到一定的考驗。

但是要明確的是有抑鬱的情緒,不代表就是有抑鬱症。你不能因為近期可能因為生活的不順心,產生了消極情緒,或者說是不願意出門等等情況,就判斷自己或者懷疑自己患有抑鬱症。

抑鬱症是一種心境障礙,主要表現為:

總是產生莫名的情緒低落,對有興趣的事情都感覺到無趣,想要逃避生活和工作,失去了一種歡愉感。

由於出現思維遲緩的症狀,意志力低下,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有想要逃避社交的行為,因此內心會承受一定的孤獨感。

常出現自罪自責的狀況,對未來生活失去了信心,自身失去了活力。

在生理上會出現入睡困難、睡不安穩、早醒、或者失眠的症狀。當這些情緒特徵出現兩週以上,並且影響了正常的社會功能,這時候需要去專業的而機構去鑑定。

抑鬱症屬於一種心境障礙,心境障礙還包括躁狂、雙相障礙等等。

對於抑鬱症來說,也是有許多類型的,所以需要初期的判斷一下,是否符合以上的條件。若有需要可以去專業的機構,進行評判和確定。

有什麼情緒,一定要與父母及時溝通,說出自己的疑惑或者是恐懼的地方,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家人一起共同商量和麵對。


心理學充電時間


是不是患上了抑鬱症,不是由你自己說了算的。因為抑鬱症是一種隱形心理障礙,只有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確診後才能認定。

關於抑鬱症的症狀,這個問題已經有很多朋友做過詳細描述,你也可以翻閱一下我以前的文章和問答,或者去網上查閱一下就可以了。千萬不要自己給自己貼一個抑鬱的標籤。

抑鬱症患者的內心世界裡,對以往的事情記憶特別深刻,尤其是對不好的事情,反覆思考,感到後悔和委屈。又走不出那些事情所帶來的糾結和陰影。

你父母認為你沒有抑鬱症,但他們又不能幫助你打開心結,認為你在逃避責任,迴避現實。他們的判斷也沒有錯誤。

現在你要做的事情是,第一、按照自己的工作計劃,認真完成任務。不要揹負沉重的思想負擔。第二、儘可能地減少和家人相處的時間。因為你們之間已經有了相互不信任的感覺,所以,你可以多出去走走,和朋友在一起多交流。這樣可以得到朋友的幫助,會讓你的心理壓力釋放出來。第三、可以去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有病早治,效果會更好一些。第四、回到家裡也不要封閉自己,可以洗衣服,做飯,整理內務。最好是一邊活動,一邊哼歌,自我調節心情。

尊重和感恩父母,不要和家人產生衝突。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家人笑臉相迎。

如果做到了以上幾點,我相信你的情緒會緩和下來。

最後說一句,你要學會做情緒的主人,絕不能當情緒的俘虜。

祝你開心快樂每一天,用陽光的心態武裝自己!


伊犁河釣


1情緒方面:情緒長期低落,無故落淚,提不起精神

2生理方面:心悸、心慌、胃痛、頭疼,身體說不清哪裡不舒服,就是感覺不舒服。症狀可單一或複合存在。

3睡眠:一般都是由睡眠障礙開始,睡不著,失眠、多夢、睡眠質量差

4飲食、興趣:飲食、喜歡的東西、性,全都或者部分失去興趣。

5有自殺、自傷的想法或者付諸了實踐。

如果感覺不好,可先聯繫心理醫生或者心理諮詢師做一個簡單的傾向性評估,拿著醫生的診斷給父母看。

一旦確診,這個病是有生命風險的,因此,不要掉以輕心,該諮詢、治療、服藥一定要聽醫囑。

如果只是猜測,就會越想越覺得自己生病了,這就是自己嚇自己,沒病也能嚇出病。所以不要猜,先去醫院檢查。

由於家長的知識限制,可能不太理解你說的,但你拿到診斷報告,家長會信科學,對不對。


王女風心理諮詢中心


看了題主的題目值得考究,你是覺得自己得了抑鬱症,而不是被醫生診斷出來的結論,單純的情緒不好或情緒低落,或者在某一刻受到了驚嚇與恐懼加上刺激等症狀,都會使人在1⃣️段時間內,萎靡不振。

這也不能得出你得的是“抑鬱症”,據悉:抑鬱症是長時間的累積,一但暴發非常恐怖😱,在抑鬱症嚴重的情況下比較好診斷,而初期症狀會延續很長時間,如果發現了自己有意式上的變化,需看心理醫生。

首先做為自己,不會知道自己患有抑鬱症的,如果你的父母知道你有些行為反常,該陪你去看大夫,拋棄受到外力的影響:一切都和從前不同,包括:哭笑強弩,興趣改變,舉例:一位游泳🏊多年,而忽然無理由的反感。


(圖片來自外站)

一位學者研究了一輩子的學術,當人們再看到他時,他總打哈遛彎,研究室幾乎不願意再進去,這裡頭就有潛藏的抑鬱症狀,離重度抑鬱就不遠了,特別是總有自殺的意念,該早去治療。關於父母的不相信?不是你給出的結論,而是他們沒有看到診斷而已。

我相信任何一個人的父母,知道了你得的是抑鬱症,不會放手或不相信,而是守護著你,以防萬一。(關於抑鬱症表現形式:幻覺,低靡,不快樂,胸悶心悸,看不到陽光總覺黑暗,詞不答意,不能專注某件事情等等諸多細節的表現)


蘭竹ZLZ


事實上,很有可能就是你想多了。因為抑鬱症患者,一般不會懷疑自己患有抑鬱症,更不會主動的向別人坦誠自己有抑鬱症,甚至是連別人在他們面前談起抑鬱症,都會引起他們的反感和躲避。


但是,沒有抑鬱症,並不代表你沒有心理問題。甚至,你當下所體驗到的症狀,比如說興趣降低、食慾下降、學習效率下降、不想出門上學等等,都是抑鬱症常見的症狀。但是,有這些症狀也並不代表你患上了抑鬱症。這些症狀,其實是抑鬱狀態所致。

抑鬱狀態是一種正常的心身狀態,當我們的身體因為疾病、疲勞、心理衝突,而過度疲憊時,就會自動的進入抑鬱狀態。以幫助我們的身體儘快的從疲憊中恢復。



所以,精神心理問題的診斷,是一件專業且複雜的事情,僅僅靠自我的感覺,很難準確的判斷自己的問題,更難以給自己適當的治療。

所以,當下你需要做的,是要求父母幫你尋找一位可靠的心理諮詢師,在他的幫助下,進行初步的診斷。如果需要的話,再轉到精神衛生機構,在專業醫生的幫助下,進行診斷和治療。


姜丁粽子


關於你這個抑鬱症的問題,我想說一下自己的看法。首先你需要確定一下自己是不是患了抑鬱症。可以在網上下載各種測試題,對自己進行一個全方位的測試,以確保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當然這些測試題都只是一個依據,不能成為真正的診斷結果,但是對自己的表現也應該有一個具體的瞭解,可以知道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如果後來證明自己確實沒有得抑鬱症的話,那麼確實之前就是自己在胡思亂想,可能是自己想多了應該主動的調節自己的心情,主動與父母進行溝通,有一句話叫做心病還需心藥醫。所以說和父母溝通是解決問題最好的辦法,如果真的出現了抑鬱症的話,那就更需要和父母進行及時的溝通,告訴他們自己的心理狀況,看父母怎麼說,並且一定要讓父母帶自己去正規的醫院再進行一次測試以及檢查,如果可以的話,可以聽醫生的進行一些有必要的藥物治療。抑鬱症其實不可怕,這是可以治療的,但是要自己極其的配合,不然的話會很糟糕,你既然在這裡提到這個問題,應該對自己有一些瞭解。這次已經測試自己得了抑鬱症的情況,如果沒有得抑鬱症的話,也應該及時的和父母進行溝通,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心裡為什麼會覺得自己得了抑鬱症,溝通是最好的解決事情的辦法,你是因為什麼事情?感覺自己得了抑鬱症是不是最近工作生活各方面,有什麼不順利的地方,這都應該和父母及時溝通。讓父母明確的對你,進行一些生活方面,未來方面的一些指導。當然如果和父母溝通的話可能會出現溝通不順暢的情況,那麼可能你的心情會更加的不好,也可能會加劇你的抑鬱症的狀況,是不是有失眠的狀況?如果有失眠的狀況的話,就應該儘快去醫院,是那種整夜整夜的失眠,特別特別的失眠睡不著的那種,那樣的話就一定要進行藥物治療了。所以說問題的本質就是先弄清楚自己有沒有得抑鬱症,如果確定自己得了抑鬱症的話,一定要和父母溝通,進行及時的治療,如果沒有得抑鬱症的話,那就也要和父母進行必要的溝通,但是不需要治療。


雙效合一的雷雷


抑鬱症的症狀有很多,通俗來說,既有心理方面的,也有外在行動上的,諸多表現很複雜。

在心理上,患者可以覺得心理上老是沉溺於一些比較感傷的事情,做什麼都沒心思,提不起勁來,對什麼都沒有興趣,只是習慣性地蜷縮在自己的小世界裡,悽悽慘慘慼戚的一個人過活,任憑風吹雨打也紋絲不動,勢要守護自己的陰影陣地。

而在行為上,可能表現為遲緩呆滯,有氣無力,不愛說話,不愛跟人打交道,也不喜歡走動,沒事就喜歡一個人發呆,腦子裡卻想一些有的沒的的事情,要問自己想的什麼,自己都說不清楚,但是就是無端地發呆,惆悵。

其實表現還有很多,而其中很多表現,也是可以在別的病症中體現的,有上面某些症狀的存在,也就並不一定意味著你抑鬱了,別輕易給自己蓋上抑鬱症的戳,不要輕易下定論。有時候你越這麼認為,病症越嚴重,你不那麼在乎,可能也就慢慢淡化了。這是教育學上的強化理論說的。

當然了,如果你真的覺得很抑鬱,不妨請父母帶著你去現場諮詢一下心理醫生,有醫生給你診斷把脈,父母又怎麼會不相信你的病症呢。看醫生的目的既是當你已經抑鬱的時候讓你父母確信,也是為了倘若你還沒有到抑鬱的程度,你自己也可以放心。

最重要的就是,要讓自己和父母相信抑鬱也不是難事,難的是最後如何應對。別輕易下定論說自己抑鬱了,也別糾結在抑鬱上面無法自拔。心態上總是要看開點,好好改正自己的所謂的“抑鬱”狀態。加油。


南宮閣主小未央


抑鬱症不是自己給自己下的結論,而是得通過去醫院和看心理醫生測驗檢查才能得出結果,你可以先去醫院看看能不能先確診

不過據我自己的經驗我覺得,通常自己說自己抑鬱的人基本上不會得抑鬱症,只是自己給自己找的一個退縮或逃避的理由或是藉口罷了,真正抑鬱的人往往在他確診當天還不知道或是不相信自己得此病

真的得了抑鬱症想瞞也瞞不住,最好也不要瞞著,因為這段時間恰恰是抑鬱症患者最需要家人幫助陪伴的時候,不要自己一個去扛,真的很累,更讓自己壓抑痛苦,走不出困境


秦右柚


跟父母什麼關係?為什麼要讓他們相信


小白張雪嬌


嚴重會痲痺,窒息感,這是相關呼吸過度的窘迫證(溫差大時發作)

這是文明病,如果真的心事無人聽的懂.

多同城或生活圈中異性培養

愛情美好一面會治癒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