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家孩子總想跟小朋友一起玩,但是她不敢!


孩子現在正處於無憂無慮玩樂的年紀,我們小區裡的孩子總是圍成一圈,玩的特別開心。

可是自家的娃總是孤零零的一個人。

問他為什麼不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孩子的回答是:不敢。

老母親不禁開始擔心:是不是孩子太內向了?這以後還怎麼交朋友?

良好的社交能力對孩子的成功和快樂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那內向或外向的性格對孩子的社交能力到底有沒有影響呢?

今天就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聽聽千尋媽的看法,希望你看完能夠有所啟發。

文:千尋|轉自東西兒童教育(ID: eastwest_edu)

這幾天,我在看一份「中國家庭教育關注問題調查報告」。報告是我一朋友所在的教育基金會,在全國不同地區抽選了大概兩千個家庭做的調查統計。

你們猜,爸媽們最關心最在乎的是什麼?

比較出乎我意料的是,報告裡大數據顯示:

三歲以下,是最基本的生活問題,吃喝拉撒睡的事兒。

三歲以後,是社交能力的問題。

爸媽們對孩子社交能力的重視程度竟然排在學習前頭。

有點意外,不過我覺得這是好事。一直以來大家都比較關注智商,情商終於翻身了,這就跟服務業超過製造業是發達國家的標誌一樣,說明我們進步了。

不過,一重視就容易發現問題。

昨天一個媽媽就找到我做諮詢,困擾她的問題正是:孩子什麼都好,就是沒朋友。

孩子不內向

為何交不到朋友?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以下為小磊媽媽(尊重本人意願用化名)口述:

小磊剛讀小學,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成績不錯,有愛好有才藝,按理說沒什麼讓人操心的,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讓我很擔心。

事情是這樣的,老師讓同學們給自己心目中的好朋友寫一張心願卡,然後在班級活動上把心願卡送給好朋友。

小磊興沖沖地拉著我去買卡片,寫了好幾張。結果,所有同學都收到了心願卡,唯獨小磊一張卡都沒收到。

這事對他打擊特別大,當天回家後就一直悶悶不樂,連晚飯也沒吃。

為此,我專門跑了一趟學校瞭解情況。

老師跟我說,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在與人交往上好像有所欠缺。

是內向孤僻不願與同學打交道嗎?不是。

是他總喜歡強迫別人,不論做什麼事,都要以自己的意願為主導,別人不按他的來,他就會表現出攻擊性。

久而久之,同學們都不想跟他玩了,那幾個他自己覺得關係還不錯的同學,其實也是有苦難言。

為什麼會這樣?

外向與內向

不是社交能力的關鍵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小磊媽媽特別疑惑,小磊不是個內向的孩子,怎麼會交不到朋友?

連鄰居家一說話就臉紅的小女孩都有自己的好朋友。這事兒,讓小磊媽媽挺受挫的。

其實,外向內向並不是決定孩子社交能力的關鍵。

外向的孩子只是與人交往的主動性強一些,並不代表合作能力強。

主動性僅僅是構成社交能力的一個小小環節,真正重要的是:你有沒有一種特質,吸引別人在你身邊,願意與你合作、分享。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如果你留心觀察孩子,會發現孩子在三歲之後,就開始有了社交能力的區別(三歲以下不明顯)。

比如,喜歡小圈子是孩子的特點,小區裡經常會看見幾個小朋友聚在一起玩,如果有新的小朋友想加入,他們會比較排斥。這時候,你會發現,有些孩子能想辦法融入新團體,而有些孩子一直都只能在外圍徘徊。

再比如,在幼兒園裡,有些孩子很快就能和同學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係,因為他們樂於分享,也不霸道。有些孩子卻因為合作性差攻擊性強等負面特質,慢慢成為班裡人緣比較差的那一個。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也是讓小磊媽媽疑惑的問題:

為什麼有些孩子就具有與人合作的特質,像一顆人見人愛的溫暖小太陽,不霸道、不自私,願意分享與謙讓。

而有些孩子卻充滿了逆反、攻擊和霸權行為,容易讓人疏遠?

孩子不溫暖的根源

來自成年人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一位美國的著名行為學家和心理學家給了我們答案。

這個名叫安東尼·比格蘭的老頭,用 40 餘年的研究體會寫了一本書,名字就叫《溫暖的孩子》。

在這本書裡,他告訴我們:孩子不夠「溫暖」,一切的根源,來自我們每個成年人。

也許,預見了大家看到這個結論會有點不舒服(孩子的問題最終都是家長的問題,壓力好大啊不想聽),老頭用心理學上一個叫作「結果選擇」的理論為他的結論做佐證。

我保證,你若能保持冷靜,耐心看完,一定會刷新認知。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結果選擇」是什麼。

它是說,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很現實,人類的行為規律是按照一件事的結果去組織他的行動,最終形成性格、人格的。

而孩子作為未成年人群,在這點上就表現得尤為突出。

問大家一個終極哲學問題,一個孩子來到世間,他是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呢?

其實,孩子既不是本善也不是本惡,他只是按照「結果選擇」,幹他該乾的事兒。

你給他什麼樣的環境,他就能幹出什麼樣的事。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拿小磊舉例吧。

當我瞭解到小磊媽媽平日與小磊相處的細節後,就明白了小磊喜歡強迫別人的原因。

原因很簡單,小磊媽媽平日裡就經常不由自主地強迫小磊。

媽媽的強迫,結果往往是小磊低頭。這時,「結果選擇」開始起作用,小磊會想,開始我本來是不願意的,但我媽擺臉色強迫我,結果我就妥協了,說明實現結果的方式——「強迫」,是有效又好用的。

根據結果判斷行為,多幾次這樣的結果後,小磊一旦遇到任何挑戰,強迫就成了他對待別人的首選項,他會去強迫他的夥伴、同學,甚至是以後的伴侶。

總之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強迫他人達到自身目的的機會。而那些高級的社交技巧,通過溝通、合作方式解決問題的技巧就很難再去掌握。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其他的負面社交行為,我們也可以通過這個理論追根溯源。

比如,愛打人的孩子。在這種孩子的幼年生活中,一定有那麼一次或者幾次,通過打人獲得了父母關注的經歷。當他們偶然發現擊打(打人或者打物品)可以贏得父母關注,就會判斷為這種行為能夠讓自己獲得存在感。

這就像紀錄片《鏡子》所表達的那樣: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孩子的行為不過是父母行為的折射。

如果你有心,去觀察孩子與人交往的方式和特點,再回看平日裡自己和孩子的相處之道,一定可以發現很多不謀而合的地方。

父母的社交傾向

影響孩子的行為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不過,對有一定育兒知識的家長來說,強迫、暴力這樣的行為可能不多,更容易忽視的是另一種「鏡子效應」:自己的社交傾向對孩子社交行為的影響。

前幾天放假時,幾個孩子同學的家長,在微信群裡邀約大家一起去戶外燒烤。

我第一反應就是自動屏蔽。畢竟,對我這種不愛湊熱鬧的人來說,幾家人一起出去燒烤還不如家裡蹲呢。

你們不懂,像我們這種內向的人兒,最最渴望的度假模式,莫過於一個人一杯咖啡一本好書。

不幸的是,我點開語音消息時,正好被女兒聽見了。她差點興奮得蹦起來:

媽媽,我要去,我要去!茜茜、糖糖是不是也要去?我們也去嘛!


「哎呀呀,你平時上學不天天和小朋友廝混在一起嘛,放假了怎麼也不保持點個人空間呢。」

她才不管什麼個人空間呢,整個心都已經飛到了小夥伴身邊了。

最後,還是我妥協(秀才從來就鬥不過土匪,你們懂的)。

不過,看著孩子和小夥伴配合著烤肉串,又把烤好的肉串放在盤裡給叔叔阿姨請他們品嚐。

我就忍不住反思:對我來說,聚會可能並不是那麼舒服的一件事,但對孩子來說,到陌生環境中與父母之外的大人打交道,與小夥伴在玩耍中實踐分享與合作,卻是個蠻好的鍛鍊社交能力的機會啊。

若按我自己喜好來,不知道要錯過多少鍛鍊孩子社交能力的機會。

你發現沒,大人往往是做決定的權威者,而權威者做決定難免順著自己的喜好來。

於是乎,我們的社交傾向也在默默影響著孩子的社交行為,這是更容易被忽略的「鏡子效應」。

你與孩子的相處方式

就是孩子的社交方式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意思的是,在我們慣常思維裡,總覺得影響孩子社交能力的關鍵是他天生的性格。

孩子外向,自然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孩子內向孤僻,肯定就沒什麼朋友啦。說到社交能力,都覺得是天生佔大半。

而我通篇要說的,恰恰是:孩子的社交能力並不由天生性格決定,外向內向影響不大。

且不說天生的性格本來就會發生變化,即使沒有變化,性格也不是決定社交能力的主要因素(我就見過不少內向卻人緣好的朋友,一個研究報道也說過,成功的企業家裡其實內向者佔多數,天生的內向可是一點也不影響人家與大多數人愉快合作哦)。

其實,最最重要的還是後天社交方式的養成,在這方面,父母的影響遠遠大於性格。

甚至,可以這麼說:

你和孩子相處的方式就是孩子的社交方式。

你的社交傾向對孩子的社交方式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所以,我給小磊媽媽的建議是從自省和改變自己的行為開始。


到底是什麼在決定孩子的社交能力?

這方法聽起來是不是很雞湯?

是啊,為什麼不給一些大家一看就能操作的點子:幫助孩子創建友善的社交環境、引導孩子習得好的社交方式,在孩子社交受挫時幫他分析問題等等?

因為,我覺得這些統統不是根本。

不改變根本,任何技巧性的東西都只能起到短暫的效果甚至無效。

董卿在央視《面對面》訪談節目中,第一次談到兒子,談到自己做母親的感受,說是朋友講的一句話,讓她忽而通透。

這句話就是: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只要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就可以了。

所謂大道至繁至簡,世間看似最複雜的問題,往往有著最直接最簡單的答案。教育,亦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