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美景一年“賣”出兩個億承德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承德縣境內多山,重巒疊嶂,有大小山峰4100餘座;境內亦多河流,有灤河、老牛河等8條河流。“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莊園”是真實寫照。

如何讓這“八山一水”,既要生態又能富民?綠色發展之路該怎麼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承德縣委書記齊建文說:

“我們要牢牢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承德市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有利時機,結合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牢固樹立和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鄉村旅遊作為壯大旅遊經濟、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


該縣始終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引導相結合,整合各類資源,深化項目帶動,統籌鄉村旅遊和美麗鄉村建設相互促進、協同發展,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鄉村美景一年“賣”出兩個億承德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秋季的柳河美景。通訊員範志鵬攝


鄉村旅遊,讓幸福村過上幸福生活


山上杏花怒放,滿山絢爛;村外柳河水蜿蜒流淌,清澈甘洌;河裡白鴨浮綠水,魚兒躍清波……春天的大營子鄉幸福村好像世外桃源。

穿過福門、賞了福溪、走上福路,不遠處便是幸福農家院。農家院主人魏連雲正忙著打掃衛生,農家院也準備重新營業了。

老魏開農家院已有十多年時間。2006年,縣裡一家企業幫扶幸福村,為村裡籌資蓋起了農家院。老魏承包了農家院。

“說是農家院,充其量是個小飯館,開開停停,一年營業不了多長時間。”


老魏說,幸福村好山好水好風光,村裡人看了幾十年,但日子依然過得窮巴巴。

隨著大營子鄉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自駕遊的客人越來越多,老魏的農家院也慢慢走上正軌,紅火了起來。

蔬菜不用化肥,服務員都是家裡人,柳河蝦、柳河魚、柳河鴨蛋——“柳河三鮮”遠近聞名。伴隨著柳河十八灣花海漂游的開業,老魏的農家院天天爆滿。

“去年光農家院收入就超過了20萬元。”


遊農家田園、賞農村風光、住農家屋、品農家飯菜——這富有濃郁鄉土風情的農家遊,讓幸福村的村民富了起來。全村230戶、830口人,分別居住在15公里的柳河兩岸,有200戶村民養鴨,鹹鴨蛋20元一斤還供不應求。村裡還種植了3000畝果樹,有蘋果、山楂、板栗等品種,有的已經結果。

幸福村的幸福生活,是承德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遊的一個縮影。

承德縣高度重視旅遊產業發展,政府預算出一定數額的旅遊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旅遊項目建設及發展鄉村旅遊。2012年成立了承德縣旅遊和發展管理委員會,全面統籌旅遊業發展。2015年,出臺了《關於扶持農村主導產業快速發展、促進農民可持續增收的意見》,將鄉村旅遊作為五大主導產業之一,大力扶持鄉村旅遊建設。隨後出臺了《承德縣創建鄉村旅遊示範戶(村、鄉鎮)實施方案》,對全縣新建鄉村旅遊示範戶,根據星級標準給予5000至6萬元的獎勵,累計獎勵110萬元。2018年,出臺了《關於實施旅遊產業化戰略建設的意見》等文件,加快旅遊產業化發展。

截至目前,全縣有鄉村旅遊AA級景區1處,鄉村旅遊與休閒農業示範園3個,鄉村旅遊星級示範戶60個,鄉村旅遊接待戶1500個。2018年,鄉村旅遊接待人數達120萬人次,鄉村旅遊收入達兩億元。


鄉村美景一年“賣”出兩個億承德縣依託生態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


近日,遊客在承德縣新杖子鎮南山村觀賞梨花。通訊員李卓武攝

壯大林果業,讓群眾脫貧致富增收


近期,新杖子鄉葦子峪村黨支部書記孫桂生忙得團團轉,一年一度的賞花節又要登場了,他在為此做著準備。

葦子峪村賞花節至今已連續舉辦了五屆。陽春四月,春風徐來。站在葦子峪村南山的觀景平臺上,目光所及之處,果樹吐新綠,花朵綻放。南山百年來盛產各種水果,全村有果樹20餘萬株,果園面積達3200畝,年均產果品500萬公斤。目前,葦子峪村人均擁有百株樹、兩畝園。

曾經的窮村,現在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旅遊村。葦子峪村不僅是全縣唯一一處鄉村旅遊AA級景區,還是全國鄉村旅遊示範村。

承德縣旅遊和文化廣電局局長王君說:

“在葦子峪村的帶領下,全縣湧現出了八家鄉深水河村、大營子鄉王家莊村、六溝鎮房身溝村等一批以春季賞花、秋季採摘、四季觀光旅遊、休閒養生的農家遊精品村。”


承德縣林果種植歷史久遠,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就開始規模發展國光蘋果。國光蘋果色澤好、甜酸適口,味道極佳。1990—1992年,承德縣成功舉辦了三屆蘋果節,“承德國光蘋果”因此聲名遠揚。

如今,“承德國光蘋果”是國家地理標誌認證產品,入選河北省十大林果區域公用品牌,承德縣也獲得了“中國國光蘋果之鄉”等多項殊榮。

藉助入選“中國國光蘋果之鄉”的機遇,該縣大力發展以蘋果為主、其他乾鮮果品為補充的果品產業,打造果品產業強縣。截至目前,全縣果品總面積達到87.24萬畝,其中蘋果23.65萬畝,全縣果品產量27.81萬噸,產值12.37億元,帶動4萬餘農戶實現脫貧致富,果品產業發展成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

以果為媒,承德縣還積極開展品牌創建、申報、宣傳工作,開展形式多樣的促銷和宣傳推介活動,積極參加國家和省級農產品展銷,不斷做大“中國國光蘋果之鄉”“中國仁用杏之鄉”等地域品牌,培育叫響了“山莊”“新杖子”“石湖”“深水河”等知名品牌11個。近5年來,在中國(廊坊)農產品交易會組織舉辦的果品擂臺賽暨果王評選活動中,該縣共獲得18個金獎、5個“果王”、數十個銀獎和銅獎;近3年來,在河北省蘋果品質鑑評會上,獲得3個金獎。

如今,承德縣已經確定了“南蘋果北山楂”的區域樹種佈局和“兩環四帶”的區域生產佈局,打造城郊型、鮮銷儲藏型、深加工型等“三型”果業。為此,該縣計劃每年新增乾鮮果品面積3.5萬畝(其中蘋果兩萬畝),改造提升果品面積兩萬畝,到2020年,乾鮮果品保有面積100萬畝(其中蘋果保有面積30萬畝),總產量50萬噸。

“休閒農業+鄉村旅遊”,讓全域旅遊業態不斷豐富


“計劃眾籌星空小鎮一座,星空帳篷50至150個,我出土地你出資,收益分成……”


4月3日,承德鄉土假日生態農業觀光旅遊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斌更新了一條朋友圈,立即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鄉土假日公司坐落於三家鎮轉角房村外的山坡上。雖然名字裡帶著個“土”字,但走進酒店會發現,這是一家兼具北方農村特色和現代氣息的美麗鄉村酒店:標準客房30間,可同時接待60人住宿;餐廳總面積1100平方米,可容納200-300人同時用餐。

“我們共有22個蔬菜大棚,除了種植西紅柿等綠色有機蔬菜外,還種植火龍果等水果,春節期間供不應求。”


將一撥北京客人安頓好後,王斌匆匆趕來,領著筆者一行進了大棚。棚內綠意盎然,紅豔豔的西紅柿綴滿枝頭,飽滿圓潤。

“為了能讓消費者吃到原始的西紅柿味道,我們試種了400多種,最終選擇了現在的品種。”


王斌說,種植基地佔地約300畝,土地為荒山開墾,沒有使用過化肥,種植上嚴格遵守傳統有機種植標準,堅持使用自產有機肥,西紅柿吃起來有種“小時候的味道”。

三家鎮土質肥沃無汙染,山泉、河流等自然水資源豐富,具有發展綠色農業、生態旅遊的良好基礎,且距避暑山莊不到30公里,與承德縣北大山天然石海公園景區、平泉市遼河源國家森林公園的距離均在半小時交通圈內。王斌看中家鄉資源和區位優勢,2013年回村創業,投資5000多萬元,開辦了這家公司。公司佔地面積約850畝,經過幾年發展,現已逐步打造成集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民俗旅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司,是市重點扶貧龍頭企業。

迎來鄉村旅遊新時代的不只有王斌。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承德縣鄉村旅遊業態日益豐富,鄉村旅遊餐飲接待能力不斷增強,新建並改造了張家大院、朝樑子農家飯莊等鄉村酒店,一次性接待能力均達300人以上。2017年,承德縣被評為國家級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找準市場定位,明確發展方向,高起點、高標準規劃旅遊發展。2018年,該縣編制了《承德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確定了“一核、兩極、三鎮、四區”的發展思路,構建全域旅遊發展格局,努力實現旅遊產業全域聯動、旅遊景區全域優化、旅遊服務全域配套目標,加快一季遊向四季遊、觀光遊向休閒遊、景區景點遊向全域遊轉變,真正把旅遊產業打造成縣域支柱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