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德軍南線進攻為什麼不直插斯大林格勒而是選擇轉向了羅斯托夫?

小龍蝦148499353


原因很簡單,德軍未能如計劃裡那樣在頓涅茨河和頓河之間的地帶捕捉到蘇軍的主力,蘇軍分別向斯大林格勒(東面)和羅斯托夫方向(東南面)進行有計劃的戰略撤退,希特勒認為應當立刻派出強大的快速部隊以圍殲在頓河下游的羅斯托夫附近的蘇軍,阻止蘇軍逃入高加索,而對於斯大林格勒,希特勒認為那裡的防禦已經崩潰,蘇軍已經陷入極度的混亂中,德軍只需要緊跟後面直接的佔領即可。



原計劃的並不是這樣,考慮到一旦德軍主力深入高加索作戰所形成的漫長的左翼防線的危險,一開始就將作戰行動分為兩個階段,即先在斯大林格勒以西圍殲蘇軍主力,至少也要將戰線迅速推進到斯大林格勒,從而利用兩條大河建立起堅強的側翼掩護,然後再揮師南下,全力衝向高加索的油田。這個“兩步走”的計劃有效的節省了德軍的兵力,使得無論在斯大林格勒方向還是高加索方向都能集中德軍一整個集團軍群的兵力,這是符合軍事上的基本原則:即始終構成優勢。


但是戰局的發展並未如德軍所計劃的那樣,蘇軍不再像1941年那樣進行死硬的防守,他們吸取了基輔和維亞濟馬戰役中的教訓,在德軍突破蘇軍的防線後,蘇軍只選擇在關鍵性的要點進行堅決的抵抗以遲緩德軍的進攻,主力部隊則向後撤去。擺在德軍最高統帥部面前的問題是是否繼續向斯大林格勒方向進攻,介於蘇軍的撤退行動,如果繼續原計劃的進攻存在著會在斯大林格勒以西的合圍撲空的危險,而且這也意味著羅斯托夫附近的蘇軍會安全的退入高加索,德軍失去一個圍殲的絕佳機會。


最終希特勒下令將進攻方向轉向了南方,兩個裝甲集團軍和一個步兵集團軍投入羅斯托夫方向,企圖在那裡合圍住蘇軍,阻止其退入高加索,而在斯大林格勒方向一個得到了裝甲兵力加強的步兵集團軍繼續推進,從兵力的分配而言,顯然德軍的主要攻勢轉入了南方。這個改變是德軍在1942年最終導致失敗的根本原因,它最大的風險就是一旦在羅斯托夫的蘇軍同樣也選擇戰略撤退,那麼德軍該怎麼辦?最終的結果是德軍在兩個方向上都沒能殲滅蘇軍主力,而其兵力卻被大大分散,在每個方向上都沒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飽受兵力不足之苦。


戰略論


藍色方案德軍計劃分四步走,前一步替後一步打下基礎,最根本點是在頓河前消滅紅軍主力,最終攻佔高加索油田。

藍色1號42年6月28日啟動,北路第二集團軍中路第四裝甲集團軍皆進展順利,7月4日德第四裝甲集團軍攻至頓河,進抵沃羅涅日。

7月6日蘇軍在沃羅涅日以北方向持續攻擊德軍,頓河以西的蘇軍實施撤退,讓德軍圍殲蘇軍的計劃落空。

7月8日博克判斷“德軍預計的包圍行動可能一無所獲,‘藍色方案2’已經完了。”

7月9日南方集團軍群分為A、 B集團軍群,第一裝甲集團軍歸屬A集團軍群,第四裝甲集團軍歸屬B集團軍群。

7月11日夜德陸軍總司令部命令第一裝、第四裝、第六集團軍以米列羅沃為中心實施包圍,即藍色2號。

7月13日晨B 集團軍群司令博克反對,他認為蘇軍已撤退,應派主力經莫羅佐夫斯克朝斯大林格勒前進,但希特勒解除了他的職務,調第四裝甲集團軍於A集團軍群。同時發佈命令“要儘快從北方發動攻擊”“奪取頓河在康斯坦丁諾夫卡和茲姆勒亞斯卡亞(羅斯托夫東)等地橋樑,從而避免蘇軍從頓河下游退入南部地區。”

7月16日德軍收攏米列羅沃包圍圈,但蘇軍主力已向東、東南撤退。17日第六集團軍在奇爾河與蘇軍接戰,標誌著斯大林格勒戰火200天的開始。

7月23日第13、22裝甲甲師進抵羅斯托夫,28日佔領該城。大部撤退和增援蘇軍滯留頓河大彎曲部,對缺少油料補充的第六集團軍和第四裝甲集團軍的抵抗也趨於激烈。

德軍對蘇軍撤退方向的判定嚴重失誤,希特勒決定突向羅斯托夫是追求戰前的預設目標的正常之舉。

缺陷在於蘇軍主動撤退超出原先預想,讓德軍高層和希特勒不知所措,戰略目標的分歧導致失敗難免。





歷史扒糞機


克萊斯特回憶,如果他的裝甲部隊和第六集團軍在擊潰蘇聯紅軍的南線主力以後直撲過去,完全可以兵不血刃的佔領斯大林格勒。但是,元首認為“俄國人徹底完蛋了,不可能再有後備力量補充了”,所以嚴令他改變進攻方向,去協助奪取巴庫的油田(德國要想把戰爭進行下去也確實不能沒有石油)。結果,保盧斯由於失去裝甲部隊的強有力援助,推進速度立刻慢了下來。等他們拼盡全力攻到斯大林格勒已經精疲力盡,人員和裝備都遭到極大的損失,面對頑強抵抗的俄國人,第六集團軍最終不僅沒能佔領這座城市,反而深陷其中。此時克萊斯特正和布瓊尼打的難解難分,卻不得不分兵支援保盧斯。結果在斯大林格勒和巴庫兩個方向上,德國人都沒能取勝……哈爾德將軍不無遺憾的表示“原來打到斯大林格勒,已經完成了切斷俄國石油運輸大動脈的戰略任務,當時已然成為一片廢墟的城市毫無實際意義,完全可以繞過它。可是元首固執的把奪取並佔領這座城市看作他個人和斯大林之間意志力的較量……蘇德雙方的士兵為了各自領袖的尊嚴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這場冷酷無情的硬拼消耗的戰鬥中,德國最終失利,而且與蘇聯紅軍那些臨時拼湊的部隊不同,德軍損失的都是富有戰鬥經驗的精銳之師。”


羊遛狼949


因為1太順利了,希特勒有點腦子發熱覺得可以同時拿下高加索和斯大林格勒2德國人缺油,真的是缺啊,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但有一點很奇怪,這麼缺油的情況下德國人居然還不進行總動員,國內居然還不限制民用油料


今天無話可說


希特勒認為奪取高加索油田,同樣重要!更何況,德國人石油資源並不多!戰爭打到最後,拼的已經不是戰略,不是戰術,也不是武器!拼的是資源,拼的是人的意志力了!


阿男40607


羅斯托夫在俄文裡全稱叫頓河畔羅斯托夫,位於頓河大拐彎處,是扼守高加素的大門,戰略位置及其重要,德軍1942年在蘇聯南部地區的攻勢,其主要目地就是控制和佔領高加索油田,所以攻下羅斯托夫就是德軍攻勢中的重要一環。


敬佩42707804


第四坦克集團軍已經到達斯大林格勒的接近地了,然後突然調走去南方作戰,改由第六軍團進攻斯大林格勒,在這個過程浪費很多時間。選擇兩個方向進攻以當時德國的實力來說其實是很難的


新41707173


我記得看過這個材料。希特勒一心想搶下高加索油田……結果裝甲部隊調來調去耽誤了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