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的英國和美國哪個更強?

拉風的機長


首先,是工業實力上,早在1894年後美國的工業產值便已經超越了英國。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的工業產值在世界上就佔了四成左右。這一點英國在一戰後工業產值莫說不及美國的一半,連美國工業產值的三成都不到。在鋼產量這一塊,美國在1920年後一度突破4,000萬噸。而英國在1920年後也只是一度突破900萬噸。而在1925年,相較一戰後的兩年鋼產量放慢速度或下降的各國中,美國仍然再次突破4000萬噸,而英國下降到勉強達到800萬噸的樣子。英國不及美國的五分之一。

而在汽車產量上,美國在1925年的汽車生產竟超過了380萬輛,而英國在1925年只有16萬輛。而在煤產量上,美國在1920年達到了4.5億噸,英國則不到2億噸。在發電量上,美國在1920年發電量達到557億千瓦時,而英國在1920年只是53億千瓦時,連零頭都不到。

在經濟上,英國在一戰後由債權國變成了債務國。而英國主導一個多世紀的海上貿易主導權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正在失去這一主導權。而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英國耗費了一百億英鎊。滯緩了英國的經濟發展,而美國則沒有受到一戰的創傷,國內經濟發展仍保持著快速的趨勢。而英國的金融霸主地位也正在被削弱,倫敦的金融地位正在被紐約逐步趕超。

在軍事上,比較軍事工業實力,英國尚對美國擁有一些優勢,但已經不如第一次世界大戰前那麼明顯了。在陸軍實力上,別看英國是一個海權國家,但陸軍的武器裝備還有戰力等方面對美國擁有不小的優勢。不過在海軍這塊,美國正大幅度的追趕英國,1923年至1924年美國海軍總噸位一度超越英國位居世界第一,但很快又被英國追回。而在造艦水平上美國也正在迅速的與英國縮小差距,並在局部領域超越了英國。很大程度上說,美國的軍事實力在1920年代已經可以和英國比肩了。

在國際影響力和仲裁能力上,英國則明顯的壓過美國。畢竟英國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地盤,美國則差得多。

【1921年的大英帝國版圖】

而在國土面積與資源上,如果只算本土面積美國當然無可置疑的領先英國,但是算上殖民地的話英國則在紙面數據上佔據優勢。但這一優勢將在1930年代被瓦解。而論人口也一樣,美國本土人口在1920年代已經超過1億人,而英國本土人口在1920年代只有4,000多萬。不過算上殖民地人口的話,英國則要明顯超過美國了。


黎塞留的野望


這個問題我比較感興趣,所以想回答一下。在回答之前,我把前面別人的回答大體看了一下,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很答題者沒有認真看清題目就貿然作答,結果把1920年代看成1920年,所以回答就不那麼準確。

有的人可能覺得我吹毛求疵,其實不然。因為1920年代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時期,在這近10年的時間裡,至少發生了兩件影響世界的大事,一件是1919年6月28日,以戰勝國為一方,以德國為另一方簽署了《凡爾賽和約》;另一件是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國紐約股市的大暴跌,成為引發持續4年之久,席捲全世界的經濟大危機。這也是迄今為止,人類社會遭遇的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深刻的經濟危機。

巴黎和會簽訂《凡爾賽和約》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國紐約股市的大暴跌

分析一下這兩件大事:

先說《凡爾賽和約》,它是戰後重建歐洲的新體制。當時在巴黎參會的有27個國家,但真正的主宰者是三巨頭,即法國總理克雷蒙梭、英國首相勞和·喬治和美國總統威爾遜。我們知道美國是在一戰後期才參戰的,算是達上了一戰勝利國的末班車,也是當時眾多國家中的一名“新貴”。在會議上威爾遜總統主要的熱情和心血在做一件事,就是“國聯”的誕生,但可惜的是美國參議院否決了《凡爾賽和約》,這說明

美國政治上是幼稚的;在軍事上,當美國遠征軍來到歐洲時,他們是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來的,因為此時他們的武器裝備比歐洲人差太多。以飛機為例,當時歐洲強國的世界一流戰機按不同用途來分,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系列,且家家都有幾千架的庫存,而美國飛機不論是性能,還是數量都相形見絀,所以此時美國人在軍事上才剛開始起步,但很快後來居上。該和約簽訂之後,主要靠的是英國、法國的支撐,當時的國際秩序是由這兩個國家來主宰的。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在《凡爾賽和約》簽訂之後,美國並不算一個主宰世界的大國,頂多是一個有前途的經濟強國,資源豐富,工業體系完備,後勁十足,整體上並不比英國強,因為此時的大英帝國的殖民體系還是存在的。
一戰時的美國遠征軍

再說1929年的經濟危機。這次危機席捲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英、法、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受衝擊最大。各國隨之放棄金本位,逐漸形成英鎊區、美元區和法郎區,所以此時的美元也不是世界貨幣(1944年7月,佈雷頓森林會議才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羅斯福總統推行新政,克服經濟大蕭條帶來的影響,美國經濟才逐步恢復並快速發展。如果一定要比較英美兩國的實力,應該說在危機之後,美國的實力就比英國強了,但這已經到了1930年代。

羅斯福總統推行新政

總結一下,1920年代的初期,英國的整體實力是比美國強的,隨後英降美升,在經濟危機之後,美國徹底超過英國,成為世界強國。


止戈軍是我


1920年當時的社會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作為協約國的英國美國法國俄國贏得了戰爭的最後勝利!如果拿兩個國家作比較,軍事,政治影響,經濟這三樣是必不可少的。那麼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英美兩國所要面對的是什麼發展環境,我就以上述三個條件為基礎,供大家商討。首先英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絕對的霸主,英屬的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以此成就了日不落的光芒萬丈和英國女王耀眼的皇冠。軍事上英國有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俗話說擁有了海洋就擁有了世界。政治影響上說英國是老牌的軍事強國,槍桿子裡出政權,不單單是毛主席說過,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鐵一樣的定律,可以說依靠武力,英國的政治影響無國可比。再說經濟,當時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就在歐洲,英鎊的地位和黃金同等,它是當時唯一能在全世界同行的證明,即便是現在的美元也不行!但是曾經強大的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承擔了絕大部分協約國的責任,無論在士兵,武器還是金錢上,都大大透支了一個帝國的根本,債臺高築!而這一時期的美國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通過戰爭檢驗了自己部隊的軍事實力,依靠強大的工業基礎,大發戰爭財,在經濟上已經徹底甩開英國這個昔日的老大!事實上,英國在這一時期依然強大,不過被底子雄厚的美國趕超已經無可避免了!





詩涵果果


一戰後,世界上主要兩個資本主義國家英國美國的遭遇可謂冰火兩重天,一個被揍得鼻青臉腫,一個卻大發洋財,英國200多年的霸主地位動搖,美國大有取而代之的意思,那能不能取代用數據說話。



首先方面。戰後美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債權國和最大的資本輸出國,到1919年協約國欠美國債務100億美元,其中英國向美國借了大約40億,法國向美國借了30億,全世界共有20多個國家欠了美國的債務。美國的黃金儲備大為增加,從1913年的7億美元增加到1921年的25億。至1920年,美國的發電量相當於歐洲的總和,鋼產量佔全世界產量一半以上,石油產量佔世界產量的2/3。參戰前的1916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為1313億美元, 1918年上升到1518億美元。農業總收入從1914年的78億美元,激增至1915年的100億美元的空前未有的水平,再猛增至1919年的177億美元(以上均按1958年的美元價格計算)。而英國呢?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直接損失達120億英鎊,外債增加10倍,從戰前美國欠英國4.5億英鎊,到戰後反而英國欠美國8億英鎊,戰爭同時造成大量勞動力的喪失。1921年起,英國的失業人數以每年120萬人左右的速度直線上升;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英國工業生產僅佔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9%,金融霸主地位岌岌可危;

軍事實力方面,一戰結束後,英國保有34艘無畏艦,而美國只有17艘無畏艦,英國的無畏艦數量是美國的2倍。在軍艦質量上,英國海軍的優勢更為明顯,其擁有新型戰列巡洋艦9艘,輕巡洋艦數十艘,而美國海軍中這些新型軍艦的數量為0。顯然都是作為海洋強國,英國軍事上對美國有碾壓之勢,這種情況直到1922年《華盛頓條約》的簽訂才徹底改變,條約中規定美、英、日、法、意五國海軍的主力艦(戰列艦和戰列巡洋艦)總噸位比例是5.25:5.25:3.15:1.75:1.75。英國人終於低下他高傲的頭顱,承認了自己已經不是世界唯一的霸主,這是後話。

雖然經濟方面已經不能與美國抗衡了,但是英國作為霸主的底蘊是不會輕易喪失的。至1920年,至少海洋上英國還是處於絕對的霸主地位,還擁有著美國無法比擬的廣闊的殖民地,在國際上也擁有著絕對的話語權。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所以當時的英國綜合實力比美國還是要強的!


745小強


1920年這個時期,肯定是美國強於英國。這個時期,第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不久,世界還沒從戰爭的陰霾中恢復過來。英國雖是戰勝國,但作為開戰的主要國家損失慘重,國力受到了極大的削弱。大戰中英國94萬人死亡,軍費開支100億英鎊,國民財富損失了1/3,商船損失了70%。戰前美國欠英國30億美元,戰後英國反欠美國40多億美元。英國還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國“日不落國家”的地位開始動搖。但是,英國的工業產量在這一時期仍佔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歐洲第一。它擁有擁大的海軍優勢,仍是最大的殖民帝國。





英國與美國在戰前就已經出現了美強英弱的勢頭,僅從增長速度來看,美國的增長速度為8.1倍,而英國僅為1.3倍;從工業生產比重來講,1870年到1913年,美國從23%上升至38%,英國則從32%下降至14%,英國失去了“世界工廠”的地位。其實在這一時期,英國不僅比不上美國,連德國都不如:德國在這一時期,增長速度為4.6倍,增長比重從13%上升到16%,成為了歐洲第一。英國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成功地把德國打壓下去,仍保持了自己歐洲第一的位置。4年的世界大戰,不僅改變了戰勝國與戰敗國之間的力量對比,也改變了戰勝國內部,美國從負債累累一下成為各國的債主。



為什麼會這樣呢?除了前面說過的,美國生產力的增強,美國在大戰中沒有損失只有收穫也是其重要原因。美國參戰晚,又遠離戰場,它利用大戰大發橫財,經濟實力迅速膨脹。大戰期間美國的工業總產值增長了1.6倍,達620億美元,由資本輸入國變為資本輸出國,由債務國變成了債權國。美國還了歐洲各國60億美元,還借給了參戰國100多億,又投資國外70多億。1920年,美國的工業生產佔到了世界的47%,美國的黃金儲備在1924年佔到了世界的40%。此後,美國退回美洲,利用“航海自由”,“貿易自由”,憑藉經濟上的優勢,“自由”入侵它國,爭奪世界霸權。而後來的美國政府不斷對外發動戰爭,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現在的特朗普又增加關稅,試圖改變目前的困窘,其中有些東西,值得美國人思考。


天太2


1920年代,美國正處於黃金髮展期,史稱“柯立芝繁榮”。在此之前,美國幫助協約國打贏“一戰”,從中獲取鉅額收益,而早在戰爭初期,美國就曾大發戰爭財。因此,在經濟層面,美國肯定是超過英國。但是,在政治和軍事層面,美國不及英國,此時英國依然是霸主,其帝國體系還未崩潰,雖然走向了衰落,可實力不容小覷。

在軍事層面,美國軍隊於1917年攻入歐洲,可戰爭結束後,美國陸軍彷彿又進入“沉默狀態”,存在感不強。事實上,美國人很看重海軍,將其稱作“第一等人”,在“一戰”結束後,美國海軍實力迅速擴張,隨著《五國海軍協定》的簽署,美國開始稀釋英國的海洋霸權,英國不再保持優勢。

在政治層面,美國政界恪守“孤立主義”,不願參與戰後國際秩序,所以在名義上,世界霸主的位置依然是英國。對於英國來說,保住世界霸主的位置,是其主要的願望。然而,英國的實力有限,戰後建立的“凡爾賽體系”,看起來像是紙糊的,一捅就破。如此一來,這個霸主位置肯定是保不住的,至少在國際上,英國開始依靠美國,法國也緊隨其後。例如,英法在歐洲搞綏靖主義,背後就有美國的支持。由此可知,美國人雖然搞“孤立主義”,可已經在事實上影響到英法的決策,也是歐洲事務的參與者。

總的來看,英國在此時已經走向衰落,其霸主位置,遲早要讓位於美國。然而,英國人不想接受這樣的結局,他們還在死撐。問題在於,英國已經不具備維持霸權的實力,繼續硬撐,只能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果不其然,後來的歷史,證明了這一點。

文 / 圖維坦


圖維坦


1920年的英國和美國哪個更強?這個強指的應該是綜合國力吧。一般來講,綜合國力由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構成。

從政治方面來說,英國強於美國。最強有力的證據就是1918年的巴黎和會美國試圖主導世界格局,但美國總統的“威爾遜十四點”並沒有被美國國會通過,新建的國際聯盟(類似於今天的聯合國)被英法實際控制且將美國排除在外。這說明英國得益於擁有眾多的殖民地在國際話語權方面的霸主地位牢不可破。

從經濟方面來說,英國弱於美國。美國早在1895年經濟總量就已超過英國而位列世界第一,直到今天依然是世界上經濟最強國家。另外,英國經一戰元氣大傷債臺高築,而美國大發戰爭橫財成了最大的債權國。

從軍事方面來說,英國強於美國。1920年世界市場早已形成,海軍是海上貿易的守護者,海軍的作用遠遠超過陸軍。當時的英國海軍艦隊無論是數量、質量還是技術都是美國不能比擬的,這個局面直到二戰前夕才改變。

從外交方面來說,英國強於美國。英國畢竟是“日不落帝國”,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外交其實也是政治的延續,殖民地就算離心離德但大體上還是服從英國的領導的。

綜上,四個方面英國有三個方面都比美國強,故個人認為1920年的英國比美國更強。


古今多少人和事


英國 ,1920年這個時點是一戰結束後不久。大國政治實力說話,論經濟實力美國已經超過了英國。軍事實力,美國先後擊敗墨西哥,西班牙,德國。前兩個當然無足輕重。一戰中潘興將軍率領的美軍的戰鬥力得到真正檢驗。從此美國進入決策世界事務的頂級強國俱樂部。如果說以前美國說話只是在美洲起決定作用,一戰以後在世界事務中美國聲音也越來越大。但是這個時候的世界老大仍然是英國,經濟上英鎊等同黃金是最重要的世界儲備貨幣,地位如同今天的美元。軍事上,一戰英國及其殖民地共動員了近二百萬軍隊。佔協約國近一半,遠超美國。而且當時最先進的軍工也多在英國,第一臺坦克。第一艘無畏級戰艦。第一次化學武器實戰。在戰場上英軍將領雖然乏善可呈。但英國及海外領地(加拿大,新西蘭,南非)的士兵和德軍相比也不遜色,相比較俄軍的無能,法軍後期的大面積譁變,意大利更不用提,英軍在美軍參戰前的作用基本是協約國的主心骨。難怪戰後法國對英國基本是亦步亦趨。特別在歐洲事務上,一戰後英國如果今天美國是唯一超級大國(另一個超級大國德國被幹趴下了,法國成了小弟,蘇聯基本被孤立)當時歐洲基本就是世界的中心,所以英國自然就是世界老大。美國也是重要角色,但這個時候公認的老大還是英國。


沒有不存在


1920年的英國和美國有些類似於現在的美國和中國,美國剛剛崛起不久,其國際影響力和政治經濟實力還沒超越英國。海軍實力上,美國還沒擁有航母,英國已經有了航母,大英帝國還是海上霸主。論殖民地,英國殖民地比美國多......美國真正厲害是在二戰後。(圖片來源於網絡)



錦瑟華年知多少


1920年,英國還是日不落帝國,剛剛經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經過了這次曠日持久的拉鋸戰,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經濟的巨大

投入,都影響了大英的國力。同時的美國雖然最終也參與了一戰的對同盟國的作戰,但由於地理環境優勢,遠離本土作戰,經濟和國力不受影響而且還促進了軍事和工業快速的發展,國力顯著提高,即將趕上超過英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