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丸龜縮功,可經疏通全身經絡,打通人體的關竅、穴道,延年益壽

一、功理

此功創始人是位官場失意的政客,被貶瓊州,鬱郁病生,自料不假天年,越發萬念俱滅。一日強支病體,走入一片生機的幽谷密林,臥在一塊青石板上,準備絕食歸天。無意中發現一隻千歲龜於清溪中四肢劃環,如捧金丸,昂頭曳尾,恬然自樂。奇心大發,遂仿形而練,幾天幾夜,萬念俱泯,一靈獨存,非但沒死,反而神清氣爽,於是從凡世中得到超脫,創此金丸龜縮功。

此功法是以意領氣。意與氣合,以意領氣,通過姿勢的開合和意念導引的配合,引動內氣外放,外氣內收,從而暢通人與大自然中混元氣的聯繫。

通過人體與大自然、混元氣的暢通,可經疏通全身經絡,打通人體的關竅、穴道,使人體氣脈和暢,從而旺盛人體的生命機能。

人體的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動能力的精微物質,它運行於全身各臟腑、絡脈等組織器官,時刻推動著激發著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氣不足或氣的運動失常,臟腑組織功能活動就要受到影響,這就是疾病。

氣功鍛鍊重視調暢氣機,練氣功調氣使臟腑、絡脈等組織器官氣升降出入運動維持正常的協調平衡,從而達到了防病治病的目的。

通過鍛鍊此功,可以產生出許多外混元的功能。即可敏銳人體的感觸機能(如對大自然的花草樹木、山河湖海、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的感知);又可迅速地學會與運用發放外氣治病的技能(如信息場治病,信息組場帶動等)。

此功法得氣快、氣感強,是行之有效的採氣、聚氣之法。因而治病健身的效果很好。並且使獲得的混元之氣有回精強腎之功效。可以固攝血液,使其循脈而行,不溢出脈管之外;固攝汗液、尿液、流涎、洩瀉、遺精、早洩、滑精等症有根本之療效。

金丸魚縮功的特點是四肢移動的軌跡是多個圓環,其狀如環環相套,重點動作是縮肩伸勁,形如龜狀。故得其名。

此功綜合各派之長,結合醫學理論,練功中以性命雙修、循經擊穴、內動外引、調和陰陽、收元排濁、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等手法為主要內容,配以丹田逆腹式呼吸在做到放鬆入靜、意引意定、入定無為。在姿勢上做到升降、開合、平動、轉動、在呼吸上做到丹田逆式呼吸。

金丸魚縮功運用動靜結合,以動為主,內動外引,循運小周天、大周天等方法,使人體達到氣在人中,人在氣中,能接收到天地萬物的營養物質(天地萬物之元神),並能收其精華、洩其糟粕。從而使人氣血旺盛,氣機流暢不滯徹底消除“不通之處”,提高功力,打通所有經絡,調整氣血,內分泌免疫系統,既能固精壯陽,又能強身益壽。

學練龜縮功,可以松馳腿、臂、腰、腹等部位的肌肉群,削減皮下肥厚的脂肪,可以防治肥胖引起的老年性半身不遂和糖尿病;做雙肩肘相對運動,可擴展胸圍,對防治肺病,氣管發炎,對體形健美,均有妙效;上部頭頸伸縮,可調節大腦、中樞神經、有益於防治腦血管疾病。

二、功法

(一)預備:

兩腳併攏,周身中正,兩手自然下垂。目視前方天地交界處,再把目光慢慢地收回,微閉。(圖1)

意想頭頂青天,腳踩大地,自身與大自然融為一體。所做的每一個動作,都要把意念沿手指的方向延伸到天地的極點。外展或合攏都沿天邊而行;揉推和拉氣,意念也在天邊。

(二)起勢:

1、手心向下,指掌慢慢上翹,與手臂成直角,意想手心與地氣相接。再以肩為軸,雙手做前後擺動拉氣3次。向前擺動至手臂與身體的夾角的15℃處;向後擺動至體側。(圖2)

2、轉向掌心相對、虎口向上,兩臂放鬆,與肩等寬,從體前方向上抬,至手與臍平。轉而掌心向下,意想兩臂延伸到無限遠處。在無限遠處,兩臂向兩側處展至背後。小臂微收,掌心微合,回對腰部命門穴,同時用意念照命門穴。而後小臂上提,順勢內收掌腕至兩脅旁,掌心向上用手指端向大包穴(屬脾經,在第六、七肋之間)貫氣。然後,兩臂向前,伸出與肩平。(圖3)

3、掌臂微收,掌心微合,回照兩眉間印堂穴。而後轉肘外撐,帶動兩臂向兩側展開,至左右肩平。同時腕放鬆,手下垂。繼而以腕帶動,向後翻手,掌心向上,意想手臂延伸到天邊,沿天邊向上劃弧,至頭頂上方,兩掌相合。最後沿頭頂向前方下降,至胸前呈“合十”手型。(圖4)

4、合十手翻轉,指端向前並推出,到兩臂伸直,高與肩平。再轉掌心向下,掌指上翹,掌心朝外,掌指與掌臂成直角。意想掌臂延伸至天邊,在天邊揉推3次。推時,掌根帶動前臂前推,掌心外突。(圖5)

5、掌臂回收,以肩帶動,兩肘微下垂,掌心內含,意想從天邊收回體內。而後立掌外撐,意想手臂延伸至天邊,以掌帶臂沿天邊左右拉氣3次。合併時兩臂平行,左右拉開約15°。自然。(圖6)

6、兩臂左右拉完之後,再向兩側展開至左右肩平。立掌外撐,意想掌臂延伸至天邊,在天邊揉推3次。推時,以掌根帶動掌臂前推,掌心外突,回收時,以肩帶動,兩肘微下垂,掌心內含,意念從天邊回收到體內。而後再立掌外撐,意想掌臂延伸至天邊,沿天邊做上下拉氣3次,向下拉至肩平。向上拉的孤度15°左右。(圖7)

7、松腕轉掌心向上,雙手延伸至天邊,沿天邊撈氣至頭頂上方,掌心微含,對準百會穴(頭頂)停留一個呼吸後,把氣貫入頭頂。而後雙手沿身體正前方下降至肚臍,兩中指相接,以相接點按點肚臍一下。(圖8)

8、雙手沿帶脈向兩側扒開,向後展至命門穴,以中指點按,而後雙手經膀胱經下至兩足,各沿足外撫向足面,再敷於足面,手指、腳趾處同一方向,雙手向上按揉3次。下按時,雙膝向前伸出,身體重心移至雙手,意想手心通過足心入地。(圖9)

9、抬起,提膝,臂部上抬,身體重心移回雙足,兩手不動,把放出去的意念收回體內。接著,雙手抬起,手心相對,如捧如丸,意想把地氣從地裡拔出,捧出手中。而後,引地氣沿足三陰經上至肚臍,再以中指點按。最後,兩手還原至體側,自然下垂。全身放鬆片刻,似無意無念之狀態。(圖10)

10、兩臂從體側陰掌(手心向下)上提成一字形。再立掌外撐,意想手臂延伸至天邊,沒天邊向兩側推揉3次。推時,以掌根帶動掌臂前推,掌心外突;回收時,以肩帶動,兩肘微下垂,掌心內含,意念從天邊收回體內。再立掌外撐,意想手臂延伸至天邊,沿天邊做水一拉氣3次。向後時,兩臂成一字,向前時約展15°。(圖11)

11、拉後再立掌外撐。意想手臂延伸到天邊,兩臂沿天邊向體正前方合攏,至與肩同寬。而後兩掌在天邊揉推3次。推時以掌根帶動掌臂前推,掌心外突;回收時,以肩帶動,肘微下垂,掌內含,意想從天邊收回體內。再立掌外撐,意想手臂延伸到天邊,在天邊進行上下拉氣3次。向下拉至肩平,向上升約15°。(圖12)

12、松腕轉掌,意想沿天邊捧氣至頭頂上方,兩手心微含射向頭頂百會穴,停留一個呼吸,將氣向頭頂貫入。而後雙手繼續降至印堂穴,掌心向內,以中指定按印堂穴。再沿雙眉向兩側分開,向後至後玉枕骨,分以中指點按。而後雙手沿頸下至背,再轉回體前,從腋下穿過向後,掌心緊貼身體。接著雙手沿膽經、膀胱經下至命門穴,以中指點按,再沿帶脈迴歸肚臍,仍以中指點按。(圖13)

13、雙手沒沿足三陰經(腿內側)下至兩足,再接於足面,按揉3次。下按時,膝向前伸,身體重心移到雙手,意想手心通過足心入地;抬起時,提膝,臀部向中抬,身體重心移回兩足,雙手不動,手心相對,如捧金丸,意想是把地氣從地裡拔出,捧在手中。接著,引地氣沿足外側至足跟,沿膀胱經上至命門穴,以中指點按命門穴。再沿帶脈迴歸肚臍,仍以中指點按。最後,兩手還原至體側,自然下垂。全身放鬆片刻。(圖14)

14、雙手如捧物,虎口向上,兩臂與正前方成45度上舉。意想沿天邊捧氣至頭頂上方。兩手心微含,照向頭頂。停留一個呼吸後,向頭頂百會穴貫氣。而後雙手貼耳下至兩肩前,小臂直立胸前,掌心向前。(圖15)

15、右掌向前推出,坐腕,臂似直非直。舒掌指,由小指帶動,將掌心翻轉向左,微含,再向左劃孤攏氣。約90度時,拇指掐於中指正中的中魅穴,其餘四指輕輕併攏,繼續向左攏氣至身後,約180度。而後,再由身後迴歸至左胸前,中指點在右側鎖骨下緣中點的氣戶穴上(在乳頭直上方),向氣戶穴貫氣。(圖16)

16、而後左掌向前推出,向左攏氣至身後,再回點右氣戶穴。即重複右手的動作,只是方向相反而已。(圖17)

兩手先後點左右氣戶穴後,在胸呈十字交叉狀。接著,放手掐穴之手,兩腕轉動,兩臂前推,下移,使兩掌在胸前合十字。

17、雙後合十舉向頭頂,再分開,轉而掌心向前,雙臂由兩側下落至肩平,再逐漸轉為掌心向上,同時向體前合攏,與肩同寬。接著,掌臂微微內收,掌心回照印堂穴。兩臂再回收,兩掌指端指向第六、七肋間的大包穴,向大包穴貫氣。(圖18)

(三)收式:

再向後襬,立刻回收。當回到體側,轉掌腕,使掌心相對,體前合攏,雙手重疊放在丹田處,左手貼丹田,右手放在左手上。溫養片刻後,雙手還原至體側,睜開雙腿。(圖20)

(四)要領:

1、做此功時,大多數人手指會自然微動,這是練功得氣、氣感增強的表現,可聽其自然。

2、練功時所產生之口水、唾液,即金津、玉液之水,可吞下貫中,意念歸於丹田。

3、本功法是以意領氣。這樣,廣收天空混元之氣貫頂,導引至丹田;同時亦沿足經導引全部地氣上丹田,上接天氣,下引地氣,把天氣、地氣和身體裡的混元之氣在丹田內匯合,使人體、天體的混元氣溝通,從而達到人與大自然融為一體之目的。

金丸龜縮功 - 中國龜文化博物館

金丸龜縮功,可經疏通全身經絡,打通人體的關竅、穴道,延年益壽

金丸龜縮功,可經疏通全身經絡,打通人體的關竅、穴道,延年益壽

金丸龜縮功,可經疏通全身經絡,打通人體的關竅、穴道,延年益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