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喜紅:繡出紅火好日子

一個小巧的頂針、一枚細長的鋼針、一根散發著光澤的絲線,在西峰區婦女們的手裡上下飛舞,就如同被注入了魔法,一個個小動物活靈活現,一朵朵花兒栩栩如生。這些婦女們用手中的一針一線繡出了精美絕倫的圖畫,更繡出了紅火的好日子。

我奮鬥 我幸福 || 魏喜紅:繡出紅火好日子

慶陽市西峰區小寨村的魏喜紅就是其中一位,她是一名只有初中文化的農村婦女,也是一名“潮女”和“辣媽”。2015年,她在快手上直播自己繡鞋墊的視頻,吸引了全國各地的粉絲,不僅豐富了自己的生活,還獲得了經濟效益。

我奮鬥 我幸福 || 魏喜紅:繡出紅火好日子

在魏喜紅的家中,炕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鞋墊、拖鞋等,架子上掛滿了琳琅滿目的絲線。“這就是我的直播工作室。”說著,她把直播支桿夾在縫紉機邊角,拿出手機,夾到支桿架子上,一邊繡著鞋墊,一邊介紹,來了個現場直播。很多粉絲髮起了關注,並點亮了小紅心。

1993年,魏喜紅從什社嫁到肖金小寨村。面臨破敗的家庭環境和窘迫的經濟壓力,她毅然到西峰區開起了裁縫店,增加家庭收入。懷孕後,她又把裁縫店搬到了村裡,儘管做一件褲子只有5元錢手工費,做一件上衣只有12元手工費,利潤微薄,可她依然堅持幹了四年。

1997年,孩子到了上學的年紀,魏喜紅只能關了裁縫店,回家照看孩子。可閒暇時間,她依然會拿起鞋墊,一針一線的繡著。

我奮鬥 我幸福 || 魏喜紅:繡出紅火好日子

時間如白駒過隙,一晃十幾年過去了。魏喜紅的三個孩子都長大成人,並相繼考上大學。她有了更多的時間,琢磨繡花技藝,還在手機上看別人的繡花視頻。慢慢的,她心裡有了一個想法:別人能直播賣繡品,我咋就不能呢?

2015年暑期,小兒子放假回來,給魏喜紅安裝了快手,並開通了直播。“剛開始,我還不習慣對著手機上的陌生人說話,感覺張不開嘴。”魏喜紅說,她想過打退堂鼓,可又不甘心,就鼓勵自己堅持。

沒想到,堅持了二十幾天後,魏喜紅挖到了第一桶金。一位山西的顧客看了直播後,要一雙成品鞋墊,兩雙半成品鞋墊。魏喜紅加了顧客的微信,收了第一筆貨款180元。“當時我興奮的一夜沒睡,感覺網絡太神奇了,坐在家裡就能掙錢。”

自此後,魏喜紅總是定時直播,粉絲越來越多,顧客也越來越多,有買幾雙鞋墊的,有買枕頭頂的,有買拖鞋的……這讓她堅定了幹下去的信心。

我奮鬥 我幸福 || 魏喜紅:繡出紅火好日子

2017年12月份,一位青海的顧客需要定製一雙牛氣沖天的鞋墊,只因為顧客屬牛。魏喜紅設計了好多花樣,讓顧客挑選了最滿意的一幅圖案。她精心繡制後,郵寄給顧客。顧客收到後,發來大拇指的表情,並微信轉賬180元。

正因為魏喜紅的熱心和耐心,才贏得了更多粉絲的尊重。一位外地的大姐,剛開始買了幾雙鞋墊,可不會針法和配色,總是繡不好。魏喜紅就把針法畫成圖樣,或者自己繡時,請人拍成視頻,發給外地大姐。一遍不會教兩遍,兩遍不會教三遍,直到外地大姐學會了針法,繡出了自己滿意的鞋墊。她們也因此結緣,成為好朋友。

粉絲越來越多後,很多人都表達了想跟著魏喜紅學繡鞋墊的意願。可一對一教,太費時間。魏喜紅又建立了刺繡學習交流群,把同村姐妹,遠鄉朋友都拉進群裡,大家共同學習,共同提高。

如今,魏喜紅的微信群有188人,快手直播粉絲達到2.5萬人。2017年,她淨收入1萬多元,2018年,淨收入1.6萬餘元。“有些事,不勇敢嘗試,就不知道能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驚喜。”魏喜紅說,她會帶著姐妹們,好好研究針法技藝、配色技巧,讓更多人瞭解西峰傳統民俗。(劉新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