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小米年報學財報

說到看財報,大家應該看過很多文章,也瞭解了很多方法,比如橫向縱向對比,和同行業對比,財務指標分析等等。今天我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如何看財報。

3月19日,小米發佈了2018年年報,本文藉助小米的年報,給大家科普下財報的一些知識。

通過小米年報學財報

小米董事長雷軍

一、調整出真實利潤

1、變動特別大的科目,查明細

從2018年年報利潤表中我們發現,公司銷售費用,其他收入,研發開支等損益都比較正常,但是行政開支和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這兩個科目的變動特別巨大。

通過小米年報學財報

直接根據附註提示,找到相應解釋。先看行政開支,查找附錄4,發現變化巨大的科目是已售存貨成本和僱員福利開支。根據常識我們基本上可以判斷出來,行政費用發生巨大變動的是僱員福利開支導致的。

通過小米年報學財報

僱員福利開支2017年40.50億,2018年171.15億,小米集團不可能一年擴招4倍的員工;如果真的擴招4倍員工,營收增長才60%,那真的是用人不當。細想一下,小米集團2018年上市,大概率是上市給員工的福利。

查看2018年中報可以看到,是一次性的員工福利99.30億元。扣除一次性員工福利,僱員開支和營收增長基本上吻合,反向確認論據正確。

通過小米年報學財報

再看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收益125.14億元,百度搜一下可以發現,這是港股特有的科目,該項收入是公司上市之前數輪融資產生的優先股價值的價值變動,而且在公司上市後,優先股將變成普通股,這項收入將被抹去,所以也不是公司經營利潤。

扣除上兩項損益,公司淨利=134.78-125.14+99.30=108.94億元。

如果你覺得這就是最終結果,那你就錯了,一些上市公司還會通過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來調節利潤。

2、扣除公允價值變動

為什麼要扣除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呢?一方面是因為公允價值變動損益不是公司實打實經營獲得的收益,而且公允價值有可能上漲,有可能下跌,不確定性較大;另一方面是這部分很容易被操縱。

舉個例子,某上市公司持有另一家非上市公司(A公司)30%股權,假設A公司估值100億,也就是說該上市公司賬面的以公允價值計入的長期投資是30億元。

上市公司可以先以1億元,賣出1%的股權,再2億元把這1%股權收回來。那麼A公司的估值立馬變成了200億元,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就是200*30%-100*30%-1=59億元,瞬間捏造了59億元利潤。

這裡我是相信雷總不會這麼幹的。

所以這部分收入我一般都計入淨資產的增加或減少,在估值的時候不給這部分市盈率或者永續折現。

但是,以權益法入賬的的投資盈利或虧損,就沒必要再調了,因為不涉及估值,是上市公司投資的公司經營的利潤分成,不涉及估值。

最後提醒大家注意歸母淨利潤和少數股東權益,畢竟我們買的是母公司的股票。

那麼扣除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和少數股東權益,公司實際的淨利潤=108.94-44.30-0.76=63.88億元。按照3月20日收盤的匯率和市值來看,目前PE37.22倍。

3、小結

1)我們在看公司財報的時候,一定要扣除公司非經營活動的收入,在A股這些都被劃入了非經常性損益,也比較好區分。

2)多看附註,字體越小,越要注意。

3)注意少數股東權益和歸母,很多公共事業類的公司淨利潤很高,歸母卻要扣除很大一部分。

二、從三張報表看公司經營

1、淨利潤與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差額

公司經營活動的淨現金流為-14.15億元,上文我們計算出了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淨利潤63.88億元,兩者差額約78億元。也就是說公司經營一年下來,不但沒有拿到錢,還倒貼了78億在經營上。那麼這些錢到底去哪了?

通過小米年報學財報

查看資產負債表我們發現,公司存貨多了131.38億元,預付款及其他應付款多了95.21億元,現金多了186.67億元。另外需要考慮到公司此次IPO募資約204億元。

通過小米年報學財報

再看負債端,公司貿易應付款多了122.84億元,其他應付款多了20.89億元。其他金額變化不大。

通過小米年報學財報

兩者一對比我們發現,公司預付款大於應付款,存貨大量增加。再看一下存貨的明細我們發現,存貨增加最多的是製成品。

通過小米年報學財報

2、分析具體後續

1)存貨

考慮到報表是12月31日做出來的,所以,上述存貨中有一部分應該是最近賣完了的小米9,另外一部分應該是增加店門導致的IOT產品存貨增加。對比年報和中報我們發現,半年公司增加了約186家小米之家。

2)預付款小於應付款

公司預付款95億左右,應付款合計140億左右,基本上可以說小米對上游生產商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

3、小結

1)重要的話說三遍,多看附註,多看附註,多看附註。

2)根據三張表之間的增減變換關係,深究這些變化,可以看到公司的經營情況,這也是財報分析最重要的一部分。

三、其他

1、財務費用

根據公司國內外業務佔比,詳細查閱計價貨幣與業務貨幣之間的匯率,評估公司匯兌損益,尤其是國外業務佔比較大的公司。

2、運營數據

運營數據很重要,但是一定要符合公司的戰略規劃。比如小米就是要靠軟件掙錢的,但是軟件的基礎是米家的註冊用戶數和MIUI系統的用戶數。米家的用戶數又和小米之家的開店數有關係,所以一定要全方面考慮。

四、總結

財報主要看的就是變化,多關注一些較大指標的變化,深挖變化的原因,基本上能瞭解一家公司的經營情況。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多看附註,A股有時候還要看會計政策,比如收入確認政策呀,壞賬準備提取政策,折舊政策等等。

最後給大家安利一下證監會,2017年是上市大年,多看看證監會的否決提問,大家也能學到很多財報相關的東西。

投資是一輩子的事,多看財報,少踩雷,多學習,別老抄別人的作業,萬一一不小心就抄到了雷呢 ?還是自己動下手比較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