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學校是用來賺錢的還是用來教書育人的?

竹籬茆舍墨客


私立學校絕對是用來賺錢的啦。其實就是地方,連同私人老闆一起來賺有錢人的錢。 現在整個社會,很多人都已經心理出現了問題,他們覺得私立學校就是好的。表面上是這樣子,但是你知道為什麼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的成績要好嗎?因為私立學校做盡了所有公立學校不能做的事情。掐尖招生,沒錢的不收。如果公立學校用這種方法去招生的話,馬上就會受批評,校長馬上就給下課。

有些人就是這樣的,不負責任的騙自己,騙著騙著自己就覺得是真的了。所有私立學校,不是老師和學校成就了學生還是學生成就了學校。如果沒有優秀學生的話,這些勝利學校屁也不是。現在的私立學校跟20年前差遠啦,20年前的私立學校跟公立學校是完全沒有矛盾衝突的,因為那個時候的私立學校收的真的只是有錢而且聰明的人,那是極少數。現在的私立學校只要給錢,什麼人都會收。當然最頂尖的私立學校,他會收最頂尖的學生。但是下面還有井噴那麼多的其他私立學校。各個水平相差十萬八千里,唯一統一的就是收費,一個學生每年的收費大概是4萬到12萬左右。雖然私立學校給老師發工資了,是自負盈虧。但是裡面的潛規則只有在裡面工作的人才知道。對老師的各種要求,那是各種的坑呢。你真的以為那些私人老闆會把賺來的錢多數分給老師嗎?真正得到高工資,高獎金的老師其實是很少的。


教你孩子學英語


私立學校就是搞教育的企業唄,企業就是要賺錢的,企業裡面的老師就是老闆僱傭的員工,要給老闆創造價值的。我參觀考察過一個私立學校,主要是初中,也有幾個小學班,第一個感覺就是對學生管理的非常嚴格,,學生全部住校,一週就休一天,早晨六點半開始自習,中午就在學校課桌上趴一會兒,晚上還要上晚自習到九點多,一天學生基本都在學習,非中考科目基本不開,比如音樂美術計算機什麼的,而且這個學校自己印教材,比如人教版語文教材中一些中考考試基本不考的篇目都刪去,只做閱讀題篇目,作文也直接教技巧,每個孩子都在中午時間要求看一些有關作文的雜誌,比如中學生素材等,剛開始我們看這個學校中考成績很好(貼在他們的學校門口的紅榜),有個同事還說要把孩子轉到這個學校,可是過了兩天就不願意了,覺得這裡的孩子太苦了。

第二個感覺是這個學校的老師就是老闆的手下員工,教什麼怎麼教都要聽老闆的,每天他們都開早會,校長天天訓斥頭天有問題的老師,說話極不客氣,這在公立學校裡面是很少見的,而且他們教同一個班的各科老師教一個合力組,每次考試都要評比,考低了就扣錢,老師們一天都要在學校,和學生在一起。

我參觀的這個學校是個家族企業,父親是董事長,兒子是校長,兒媳是財務,老闆來給排名第一的老師發獎金,老師都要行禮說謝謝董事長,他們老師感覺工資沒公辦教師高,但獎金就不知道了,老師大部分很年輕,大多是不太好大學的畢業生。


楊柳依依258244780


很明確的告訴大家:私立學校是用來教書育人的。

不論是公立學校也好,私立學校也罷,教書育人是其基本功能,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與公立學校不同的是,私立學校教書育人是手段,賺錢才是最終目的。這是因為:

首先,私立學校自負盈虧

私立學校一般是由個人出資建立,由一個或者幾個出資人投資。學校會成立董事會,由董事會監督管理學校。董事會可以直接管理學校,也可以聘任校長負責學校管理。私立學校的老師除了極個別是高價挖走的公立學校的老師之外,其餘絕大部分也就是三本或者專科找不到工作的應往屆高校畢業生,也有一些是公立學校代課老師棄公赴私的,另外就是一些退休老師發揮餘熱的,但是這些老師一般都經過包裝後成為名師。

私立學校的員工都是學校僱傭的,由學校董事會負責籌集工資,還有學校的其他一系列開支,都是由董事會負責的。當然,國家也會下撥一些經費,比如義務教育階段有義教經費,高中或者中等技術學校也有相應的撥款。但是,這些資金畢竟有限,學校的主要收入,就是學生的學費,以及日常零零星星的收的各種費用。學校辦學之初,學費較低,人數較少,一般是虧錢的,但是,隨著人數的增加,收費的提高,逐漸就變得暴利起來了。

第二,私立學校有自己的成長套路

很多私立學校在當地成為了“名校”,家長不惜花上幾萬元錢爭一個學位。那麼私立學校怎樣就成為了所謂的“名校”呢?大體經過了這麼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高價挖走公立學校的“名師”。以兩倍或者三倍的工資將公立學校培養很多年的“名師”挖走。實際上,這些私立學校也就是挖了那麼兩三個所謂的“名師”,其他的大部分老師也就是剛畢業找不到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然後,一包裝名師變成了好多好多。

除了“挖”老師外,還有一招就是“挖”學生。通過所謂的“名師”把他原來所在學校的好學生“帶”過來。這些所謂的“名師”往往是見利忘義之徒,自己走了,還要將原學校的好學生給騙過來。還有就是通過其他渠道,把當地的好學生花重金給買過來。

由於好學生過來了,很快小考或者中考,就有了所謂的“好成績”了,而廣大家長不明真相,就以為這所學校有多麼高的教學質量,於是就不惜花錢把孩子從公立學校轉到私立學校。

第二階段,將無門檻入學變為選撥入學

為了顯示其“高貴”,在有了一定的規模之後,開始通過考試選撥入學。人都有一個弱點,就是越是達不到的越想達到。變成選撥入學後,人們更是趨之若鶩,生怕自己進不去。

第三階段,不斷提高學費

學費越高,人們越想進去,於是,這些私立學校會不斷的提高學費。自然就有家長搶著送孩子進去。至於進去以後怎麼樣,鬼才知道。但是,因為已經把周圍的公立學校的好生源都搶了,即使老師僅僅是小學文化水平,成績也不會差到哪兒去。


愛河北人


私立學校創立初衷不同,目的當然也不同,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現階段多數私立學校的創建,是為了賺錢。

本人無幸在私立學校任教,不過有幸接觸了不少私立學校的教師,更多接觸到了私立學校的學生,身邊許多朋友的小孩都在私立學校上學,僅從本人觀察角度來分析私立學校的目的。

一、私立學校的招生方式

和普通公立學校不同,私立學校基本上是不存在劃片招生範圍的,即使有,也只佔到少部分。受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畢竟私立學校也要承擔社會教學的任務,因此也有名義上的招生範圍,但基本上,招收進來的學生都要經過入學考試,通過方可被錄取,從這個方式來看,私立學校的學校是經過挑選的,而在本地私立初中,幾乎可以囊括優質生源。

於是想方設法獲得入學考試資格的家長大有人在,招生人數大大低於報名人數,於是包括利益輸送在內的各種方式油然而生。

同時,私立學校還會想方設法從公立學校生源中“掐尖”,以各種優惠方式吸引這些生源,這一切是為什麼?教育的一個重要原則是有教無類,這麼明顯違背原則的招生方式,赤裸裸顯示了背後的經濟目的。即優質生源,意味著取得優秀考試成績的容易,即使一群普通水平的教師,例如剛剛師範畢業,甚至非師範畢業生,也能“教”出分數高的學生。分數的背後,就是經濟利益。因此,私立學校在招生過程中如此不加掩飾地“掐尖”,沒有經濟利益驅動,本人是無論如何不肯相信的。

二、私立學校的教學方式

簡單、粗暴,一切以分數提升為標準,尤其是對教師教學的評價。

繼續按前一點的分析,私立學校普遍以提升分數為核心甚至唯一標準,畢竟分數高意味著家長願買單,也就意味著經濟利益。社會對教育的認知相對片面,而隨著家長經濟基礎的提升,在教育上的投入也越來越大,在沒有更可信的評價標準出臺之前,分數,顯然是最可依靠的東西。

私立學校的教學方式,也顯然目的單純,大面積存在以練代講的情況,刷題成風,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私立學校的教師,對解題的深入程度較公立學校深,研究難題的氛圍也濃。因為那麼多優質生源加持下,教師如果沒有過硬的解題基本功,很難站穩講臺。而在基本概念的教學中,明顯鑽研不夠。以數學為例,基本上簡單的定理,課堂上都是一帶而過,然後便是大量練習刷題,私立學校的學生每門中考學科擁有起碼2套以上教輔,然後總結出解題套路一個個,快速結束新課之後,提前進入複習階段。通常在七、八年級可以完成初中三年全部新課,留出整整一年時間用於中考複習,而在中考複習過程中,大量“簡潔高效”的解題思路被總結出來,以口訣的形式讓學生背誦並運用。私立學校的學生,普遍在答題時存在一個解題“模型”,閱卷時基本上一看就知道是私立學校的學生。

可這是教育嗎?我不認為,這是典型的考試機器製造流程,先組裝基本零件(基本概念定理公式),然後測試(刷題),再修正(總結套路),最後出廠(中考)。

三、私立學校的經營理念

針對社會上對分數的片面認識,私立學校對分數的關注無以復加,極端的私立學校會大量參與到中考押題活動,甚至與部分培訓機構合作,其宣傳廣告中把押中某某年多少題作為主打。這十分貼閤家長的價值觀,即花錢買分。

私立學校的經營主體是個人,註冊私立學校的目的多數是盈利,而為了吸引優秀的教師,其開出的待遇也一般高於公立學校,但工作強度也會高於公立學校。私立學校的校長和公立學校的校長,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私立學校的校長更類似於職業經理人角色,而公立學校的校長越來越像行政官員。職業經理人,如果工作不能讓董事會滿意,業績不好,是被隨時替換的,而私立學校的校長,業績顯然是分數。但是教育,卻不是商業活動,它追求的是長期效益,許多教育教學活動,效果的顯現要相當長時間,但商業活動不是,沒有短期效應,經理下崗。

教書育人,最典型的特點是“潤物細無聲”,提高分數,最典型的特點是“短、平、快”。教育的結果當中,一定包括分數的提升,而單純提升分數,結果未必是教育所希望的。

但是我們也不能一味將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對立起來,事實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公立學校在教學方式上向私立學校看齊,也以提升分數為重要標準,私立學校,反而開始慢慢重視起一些分數之外的教育行為,只是希望,私立學校賺錢歸賺錢,還是要保留一點教育的良知,而公立學校,在守住良知的底線之餘,也能提高分數。


愛數學做數學


學校是是國之重器,培育人才,強國之根本。這是學校的主要作用,體現在公益性上,其實教育本身就是公益事業,私立教育出現是泥補公立教育不足,從本質來講學校是不能賺錢的,如果學校都是為了賺錢,你想想後果是什麼?國將不國。不管私立學校還是公立學校,都已培育人求知、認知、做人為己任,所以成立私立學校的人得一心是為國家公益事業做貢獻的人才行,如果為賺錢,是不配從事教育行業的,投身教育本身就是投身公益的行為。學校運營是有成本,一般以維持學校正常運營為經營準則就可以,如果拿教育賺錢那是很可怕的事


地板哥ZK


毋庸置疑私立學校以盈利為目的。私立學校的弊端:1、封閉式管理,把學生培養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庸才;

2、搶奪優生資源。以B私立學校為例,報名費每人200元,試題不安常規出題,語文、數學各出三到四題,難度係數高,以求拔尖。大多學生是來給校方發工資的。因為學校拔尖考試擇優錄取,相對出生率較高!大多家長不分析情況,被浮雲遮望眼,招生時報名者雲集。私立學校僅報名費收入達八十萬不等。國家應該取締私立學校。


高山雪蓮一


私立學校為什麼會存在?很多人都不瞭解。首先是公立學校沒有好好教育,他們另撇西進,全部中了他們設置的陷阱。很多家長不明白裡面的深層關係,破解公立學校為什麼會這樣的?一個公立學校沒有很好教育,把責任推給學生和家長,這時候家長剛好不偏不倚的中了他們設置的陷阱。比方說去私立學校去請人教教你孩子,這樣你孩子成績很快會提升等。就是這種原因存在,到私立學校確實提升了成績。明明在公立學校就可以教好的,就找一個培訓機構去學習,讓很多家長學生揹負沉重壓力難以自拔。在去年下半年,政府有人來了解。說公立學校的事,公立學校沒有好好教育孩子,作業批改有家長批改,包括課程有家長教育,我反影了公立學校沒有存在必要性,讓家長自己去教或去別的地方找學校,省得浪費國家財政支出。再說:教育上的錢都教育基金在運作,是每個人都有的,不是一兩個人有的,這一點一定要明白。不管怎麼樣,原現八九十年代他們是怎麼讀上大學的,就這樣自問一下?現在的人都向錢看,問題就出在這裡?沒有把事做的更好,這求外在的東西,這樣的結果會有好的嗎?完全不可能的事。還有課程要量力而行,不是大水蠻灌,不是一股腦的搬上小學臺上。


孫佰慶


私立學校分為幾種:

一種是“私立公助”,說穿了就是公立學校。

因為這類學校名義上是“私立”的,但是老師都是公辦學校派過去的,教師也保留有編制身份。這類學校,說白了就是為了收費方便而誕生的。

另外一種是私人老闆投資的,教師也是招聘來的,沒有公辦學校教師身份。

但是,這類學校既然是老闆“投資”的,那就是要有“收益”才行的。

怎麼樣才能有收益呢?當然是從學生身上榨取,從教師身上榨取剩餘價值。

還有一種“精明”的老闆,看重的是地方政fu對公共事業的優惠政策。

例如辦學,土地價格是非常便宜的,稅收幾乎是全免的。這些地塊往往處在“生地”,等過了幾年變成了“熟地”後,光這塊地,老闆就能賺幾個億了。

第三種,當地政fu為了將生地塊“炒熟”,引進辦學機構,給予學校鉅額補貼,將所有招生資源向該校傾斜,使其迅速變成所謂的“名校”。進而引起周邊學區房緊俏,抬高地價。這樣,政fu與學校雙方“共贏”!

以上的幾種,你說他們哪個是為了“教育理想”而辦學的呢?!

再來說說國外非常發達而又成功的“私立教育”。

國外的私立學校,政府也會有一小部分政策補貼。但是,他們的資金來源主要來自社會捐贈。哪怕你是這所學校的投資人,學校辦學也是不受投資人左右的。這一點,是與國內私立學校的本質區別。

總之,商業資本的逐利性,決定著他們都是無利不起早的!如果指望他們來實現教育夢想,我也只能“呵呵”了!


姑蘇講堂


私立學校既是用來賺錢的,又是用來教書育人的。這個道理都應該知道吧。

首先,私立學校是私人籌資建立起來的,建立一個規模說得過去的私立學校,是需要不少銀子的。這個世界應該沒有幾個人高尚到投資那麼多錢建一個學校,目的只為教書育人,不為賺錢。當然,我們不否認,地球上有這樣不為賺錢而投資的高尚的人,即使有也是鳳毛麟角吧。

其次,投資者掙到錢的前提下,私立學校的第二目的應該就是教書育人。教書育人是教育主管部門允許投資者建立私立學校的根本要求,也是投資者賺得錢的基礎,只有把教書育人這件事做好了,私立學校才能博得更多的口碑和生源,才能賺到錢。


正點學堂


現在“北大附中”“北大附小”全國遍地開花,雖然學費草雞貴,但是衝著“北大”二字,估計應該教學水平不錯!

我一熟人的兒子,初中學習較差,升高中時沒考上本地重點高中,就選擇了高學費的“北大附中”。儘管費用比大專都高些,但是住宿學校,封閉式教育,加上週末固定的收費補課,想過去效果一定不錯!現在才去第一年,還看不出什麼效果,但是錢花了,課補了,封閉式教學,豬應該也不會笨了吧!嗯,這熟人還是很期待的!加油↖(^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