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大同市文化和旅遊局

懸空寺,始建於北魏後期,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在經歷了這1500多年的風風雨雨乃至地震災害之後,懸空寺屹立不倒,至今仍巍然聳立在這懸崖峭壁之間。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由此,它也成功吸引了海內外的廣泛關注。遠遠望去,懸空寺凌空騰起,就好像是掛在山崖之上似的。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面對恆山、背倚翠屏、上載危巖、下臨深谷、樓閣懸空、結構巧奇。懸空寺成功地利用了力學原理半插飛樑為基,巧借岩石暗託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虛實相生。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它為北嶽恆山第一勝景,位於大同市渾源縣恆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以奇、懸、險、巧稱絕天下,也以儒、釋、道三教合一“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以及神秘莫測的神話傳說,吸引著天南海北的遊客。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整座寺廟為木結構建築,佔地面積152.5平方米,各類殿閣40餘間,現存有北魏到明清的各類塑像80餘尊。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遠望懸空寺彷彿一幅玲瓏剔透的玉雕刻在巨大屏風之上,近觀懸空寺又像是一幅細緻入微的剪紙,鑲在萬仞峭壁之間。那麼,究竟是何原因,能讓這座古寺屹立千年而不倒呢?

懸空寺千年不倒之謎大揭秘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選址極為巧妙

懸空寺的選址建造理念,在現代人看來仍都是望塵莫及的。整座寺廟位於北嶽恆山第二大主峰翠屏峰的半崖峭壁之間,所處位置恰好位於這座山體弧形的凹陷之處。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下雨時雨水順崖而下,直接滴落谷底;颳風時兩側又有凸出的山崖為其遮擋風勢;此外,由於整座寺廟坐西向東而建,對面恆山主峰天峰嶺和背面翠屏峰都可為其遮擋日曬,使其一年之中日照時間最長的夏至日也只有三、四個小時的光照時間。由此,也就使得懸空寺巧妙地避開了風吹、日曬、雨淋及各種自然災害的侵蝕。

獨特的宗教格局

上千年的文化積澱,形成了懸空寺獨特的文化——“和”。從千手觀音殿下部的兩塊石碑:金大定16年(公元1176)的“宗從之圖”和金大定18年(公元1178)的“三教之圖”中,不難看出懸空寺的三教殿內供奉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道教鼻祖老子和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三教教主同居一室,實屬罕見。同時,也在歷朝歷代的宗教派別之爭中,使得懸空寺倖免於那些大規模、有組織的人為破壞。

用料十分考究

懸空寺建築所選材料,都是當地所產鐵杉木。木材砍伐備用之後,再將其用桐籽油浸泡加工,不僅起到了防腐爛、防蟲蛀的作用,並且還大大延長了木材的使用壽命。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北方有寺院,遺世而獨立。懸空寺,雖歷經了1500年的風雨,卻依然能夠俯瞰眾生。若來此處,行走其中,彷彿穿越了時空。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根據寺內的指引標記攀懸梯、跨飛棧、穿石窟、走屋脊,忽上忽下,又忽左忽右,既可仰視藍天,又可俯看峽谷,如同在空中漫步。此時此刻,突然感到:古人的智慧還真是我們後人所不敢想象的。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大同竟然有座掛在懸崖上的寺廟!

朋友們,若是你也想親眼見識一下這個不可思議的偉大建築,感受一下它的神奇之處,那就趕緊來大同遊玩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