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新聞發佈會關於深化交管“放管服”改革 10項便民利民措施問答

Q:

去年公安部推出了20項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請介紹一下目前推進情況及成效。

A:

2018年,為貫徹落實中央和國務院關於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決策部署,公安部黨委對公安機關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做了總體部署安排,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趙克志作出重要批示,要求“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等審批服務便民化“放管服”改革措施要在全國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抓好落實。我們在認真總結近年來推進交管改革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推出4個方面20項交管“放管服”改革新舉措。改革實施以來,各級公安交管部門強力攻堅,狠抓落實,各項改革精準落地,累計惠及6億多人次,減少群眾辦事成本300多億元,受到普遍歡迎。

一是在窗口服務方面,減證便民成效明顯。堅持民意引領,大力推進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推行申請材料四個減免、18類業務一證即辦、普通業務一窗通辦、個性業務自助快辦,實現交管業務“一次辦、馬上辦”。各地已減免身份證複印件等申請材料3.1億份,車駕管業務實現一次排隊、一窗辦結,駕駛證、機動車登記業務辦理時間減少50%。

二是在延伸下放業務方面,服務觸角廣泛深入。堅持協同共治,整合各方力量,打破部門、警種、地域界限,推進交管服務觸角延伸到縣市鄉鎮、城鄉社區,1.9萬家社會機構代辦公安交管業務,群眾辦事就近能辦、多點可辦、少跑快辦。全面推行車輛跨省異地檢驗,駕駛證省內異地申領,400多萬名群眾異地檢車、考證。

三是在“互聯網+交管服務”方面,網上交管高效便捷。建成統一的交通管理互聯網服務平臺、“交管12123”手機APP,網上註冊用戶超過2.2億,累計提供牌證辦理、駕考預約、機動車選號、交通違法處理等各類服務9億多人次。集網頁、短信、手機APP、自助語音為一體的交管信息化服務體系正在形成。

四是在加強監督管理方面,保障業務放到位、管精準。堅持放管並重、放管結合,健全監管機制,先後制修訂機動車查驗、駕駛人考試、事故處理等規章規範和技術標準,推動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全部建成信息化業務監管中心,加強網上網下巡查,加強預警研判,確保放而不亂,保證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Q:

大家非常關注小型汽車駕駛證全國通考、異地分科目考試等措施,請介紹一下具體情況。

A:

近年來,為適應人口快速流動新形勢,公安部不斷放寬駕駛證異地申領條件,方便在戶籍地以外地方工作、生活、學習的人員學車考證。2015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駕駛培訓考試製度改革意見,允許在全國範圍內異地補換領、審驗駕駛證,已有1000多萬人次受益。2018年6月,公安部推出20項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推行小型汽車駕駛證省內異地通考,目前已有54萬人省內異地考領駕駛證,受到群眾普遍歡迎。

此次改革,公安部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在認真總結評估省內異地通考實施情況的基礎上,進一步打破時空、地域和證件種類等限制,放寬駕駛證異地申領條件,服務經濟要素高效流動,方便群眾異地學習生活、辦事創業。

一是推行小型汽車駕駛證全國“一證通考”。全面推行小型汽車駕駛證,跨省異地申領考試,申請人可以持居民身份證在全國任一地直接申領,不再需要提交居住登記憑證,減輕群眾經濟和時間負擔。新政實施後,小型汽車駕駛證所有業務實現全國“一證通辦”,內地居民持居民身份證,在全國範圍內任一地既可以新申請考領駕駛證,也可以補領、換領、審驗駕駛證,無需返回戶籍地,無需提交居住、暫住等各類證明。港澳臺居民持港澳臺居民居住證,可以在內地任一地市直接申請考領、補領、換領和審驗駕駛證,無需提交其他憑證。據估算,每年將惠及新考領駕駛證1200多萬人,補換領和審驗駕駛證370多萬人次,僅交通費一項就可為群眾節省200多億元。

二是小型汽車駕駛證異地分科目考試。目前,群眾報名申領駕駛證在參加部分科目考試後,由於工作、學習、生活等原因需要到外地去居住的,後續考試仍需專程返回原籍,多次往返奔波,十分不便。對此,公安部積極推進考試成績全國聯網互認,推行小型汽車駕駛證異地分科目考試。申請人報考小型汽車駕駛證已通過部分科目考試後,到工作、學習、生活的,可以直接到現居住地車輛管理所申請變更考試地,在現居住地預約參加剩餘科目考試,已通過的考試科目繼續有效。全部科目考試通過後,直接在現考試地領取駕駛證,避免兩地間往返,方便異地生活、考駕兩不誤。

另外,還將試行大型汽車駕駛證省內異地申領。對省內異地申領大中型客貨車駕駛證的,申請人可憑居民身份證直接申請,無需再提交居住登記憑證;對跨省異地申請的,在辦理現所在省任一地市居住證後,也可直接在全省範圍內申領。

Q:

去年20項交管“放管服”改革推出了車輛異地轉籍、車輛購置稅聯網等試點措施,此次改革對這些試點措施有什麼新的安排?

A:

20項交管“放管服”改革推行了便利車輛異地轉籍、車輛購置稅聯網、12123交管服務熱線等試點措施,以信息聯通互通代替群眾往返跑腿。目前,各項試點措施運行穩妥有序,受到群眾普遍歡迎。南京等15個城市試點非營運小客車轉籍檔案網上轉遞,7000多名車主免去往返兩地查驗車輛、提取檔案;浙江、廣東、重慶、甘肅4個省市試點車輛購置稅聯網,22萬名車主辦理機動車登記無需提交車購稅紙質憑證;江西、四川等7省試點12123交管語音服務熱線,已為220多萬名群眾提供在線諮詢服務、語音辦理業務。

此次改革,公安部堅持體制機制創新與“互聯網+”融合促進,堅持分類有序、穩妥推進,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擴大改革受益面。

一是擴大車輛轉籍信息網上轉遞試點。試點城市由15個增加至120個,其中,江西、浙江、廣西3個省份全省(區)推行,省會市等全國36個大城市全部推行,其餘每個省(區)至少有2-3個城市推行,進一步擴大改革受益面,惠及更多群眾。對機動車在試點城市間轉籍的,申請人直接到車輛遷入地申請,不再需要到遷出地車管所提取檔案、查驗車輛,變“遷出、遷入地兩次驗車”為“遷入地一次驗車”,減少群眾兩地間往返,也減少了提取、攜帶檔案的種種不便。

二是全面推行車輛購置稅信息聯網核查。全面推行與稅務部門信息聯網,實現車購稅信息網上傳遞、網上核查,群眾辦理機動車登記無需提交紙質完稅證明,減手續、提效率、降負擔,也為車輛登記業務延伸下放創造便利條件,更好推行購買車輛、繳納稅費、登記上牌等“一站式”服務。

三是加快推廣交管語音服務熱線。逐步推廣全國統一交管服務電話號碼“12123”,為群眾提供交管業務諮詢、信息查詢、業務受理等服務,搭建集網頁、短信、手機APP、語音熱線“四位一體”的交管信息化服務體系,適應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習慣偏好、不同生活環境群體的多元化、個性化服務需求。

Q:

下一步,公安交管部門將如何抓好10項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落實,還將有哪些惠民利民的改革新舉措?

A:

10項交管“放管服”改革將於6月1日起推行,既涉及政策制度調整、信息系統升級等配套保障,也涉及與相關部門協調溝通、業務對接,事項多、時間緊、任務重。為切實落實好此次推出的交管“放管服”改革10項便民利民措施,公安部將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強力推進、務求實效,讓改革成效惠及範圍更多更廣,堅決兌現改革承諾。

一是強化組織部署。印發專門工作方案,細化目標、任務和進度安排,層層壓實責任;召開全國視頻會、培訓會,部署任務、解讀政策、督促落實。

二是強化配套保障。制定實施細則,配置設施設備,升級信息系統,加強業務培訓,保障改革措施順利落地。

三是強化指導督辦。綜合採取實地督導、網上巡查、數據督查等方式,開展精準指導、對口幫扶、驗收檢查,確保精準落地、取得實效。同時,堅持放管並重、放管結合,健全監督制度機制,加強智慧監管建設,確保放而不亂,保證嚴格規範公正文明執法。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要求,積極回應社會群眾和企業關心關切,在10項交管“放管服”改革舉措基礎上,進一步簡政放權、減證便民,在便利群眾辦牌辦證、處理交通違法和事故等方面再研究推出一系列便民惠民新舉措,方便群眾辦事創業,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週年。

公安部新闻发布会关于深化交管“放管服”改革 10项便民利民措施问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