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名字為何都有“仁”?原來他們沒有姓氏,還想和孔子一樣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日本天皇的名字裡面都帶一個“仁”,比如說現在的平成天皇就叫做“明仁”,上一任的天皇名字叫做“裕仁”,再往前數,當時的大正天皇叫做“嘉仁”,現如今的太子叫做“德仁”。那為什麼他們天皇的名字裡面都帶個“仁”呢?除了這些之外,他們的姓氏是什麼?

日本天皇名字為何都有“仁”?原來他們沒有姓氏,還想和孔子一樣

其實日本的天皇是沒有姓的,這還要從古代的時候說起。日本最開始都是沒有姓氏的,他們稱姓氏為“苗字”。在日本的古書中,裡面描寫的人物都是沒有姓氏的。到了後來,天皇給部分的貴族和豪族賜予了姓氏,就比如平氏和源氏,就是從這個時候,日本的姓氏才開始延續下去。到了明治維新的時候,日本的政府為了規整戶籍,也是為了徵兵的需要,從而下達了《苗字令》,也就是從現在開始,要求每一個日本的公民都要有姓氏,這才讓他們有了很多不一樣的姓氏,根據統計,日本的姓氏一共有上萬了,是世界上姓氏種類最多的民族。

日本天皇名字為何都有“仁”?原來他們沒有姓氏,還想和孔子一樣

而天皇為什麼沒有姓氏呢?因為日本人都覺得,成為天皇的人是萬里挑一的神系,他的子孫萬代都是同一個血統,沒有皇位的更替和變遷,所以就不需要用姓氏來區別。那麼,天皇們的名字是根據什麼來決定的呢?最早期的時候,天皇的名字非常的長,就像日本第一代的神武天皇,他的名字就叫做“神磐餘彥”,也有稱其為“白髮武廣押稚日本根子(就是第二十二代的天皇)”,這樣的名字不但長,而且很難讓人記住,於是他們就要想辦法解決這種問題。於是從日本第五十六代,也就是從清和天皇(在位時長為:公元858年到876年)開始,日本天皇和皇室裡面的男性,他們的名字就是兩個字“某仁”,並且一直到現在,他們還是在延用這種慣例。那他們為什麼要使用“仁”呢?

日本天皇名字為何都有“仁”?原來他們沒有姓氏,還想和孔子一樣

日本的宮內廳,也就是日本政府處理皇室各種事務的地方,他們是這樣解釋的:“孔子的儒學家說的重要推崇點就是“仁”,包括孔子說的“仁義禮信”當中,“仁”代表的是最高的品德。”這麼有意義的漢字,用在尊貴的天皇身上,自然就是最合適的了。除了這個“仁”字,天皇名字裡面的另外一個字,以及天皇的年號,也是出自我們中國的古籍裡面。

日本天皇名字為何都有“仁”?原來他們沒有姓氏,還想和孔子一樣

就像裕仁天皇裡面的“裕”這個漢字,就是《尚書記》裡面寫到的“裕乃以民寧”。現在明仁天皇是為“平成”。這個年號是根據《五帝記》裡面的“父儀、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而得來的。中國漢字的精妙讓日本的皇室非常崇拜,於是他們便在名字和年號裡面加以運用。

日本天皇名字為何都有“仁”?原來他們沒有姓氏,還想和孔子一樣

就像在2006年的時候,日本皇族迎來了第三代男丁,他被賜予“悠仁”的名字,是日本漢文會長石川忠久根據中國有名詩人陶淵明而起的。那句“悠然見南山”不但有悠然的美意,更有南山表示長壽的意思。

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不但影響了國人,也讓日本感到精妙,從他們不斷延用漢字來說,表示我國的歷史文化已經傳承到了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