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降水量比較少的地方?造成降水量少的原因是什麼?

你白哥哥


根據我國降水量分佈圖可以非常直觀的觀察到降水量少的地方普遍集中在西北內陸地區。

根據降水量的多少我們把全國劃分為了乾溼區,分別有溼潤區、半溼潤區、半乾旱區和乾旱區。降水量〉800mm為溼潤區,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大致是秦嶺—淮河以南地區;降水量在400~800mm之間為半溼潤區,分佈在北方部分地區;降水量在200~400mm之間則為半乾旱區,200mm以下則為乾旱區。

從上圖1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乾旱區主要分佈在西北內陸地區,而從圖2中我們可以看到降水量低於50mm的地方則主要在西北的塔里木盆地,柴達木盆地、吐魯番盆地周圍地區等,而我國降水最少的地方是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這些地區受到氣候、海陸位置、地形等綜合影響使得這裡降水稀少。

首先西北內陸地區氣候主要是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冷夏熱,氣溫年較差大,同時受到海陸位置的影響,身居內陸,距離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都比較遠,海洋暖溼水汽難以抵達,東部受到太平洋暖溼氣流的影響,使得西北地區降水自東向西呈現遞減的狀態。上述幾個盆地地形區,四周高山環繞,地形閉塞,暖溼氣流更加難以抵達,同時青藏高原的隆起,使得印度洋暖溼氣流受到阻擋,因而降水少。

由於西北地區的乾旱氣候,使得這裡植被稀疏,多沙漠戈壁,我國沙漠基本分佈於此,著名的沙漠有塔克拉瑪干沙漠——我國最大的沙漠、古爾班通古特沙漠——我國第二大沙漠。

我是小八愛地理,喜歡可以點贊和關注,謝謝!!!


小八愛地理


我們都知道我國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西北部的黃土高原、戈壁沙漠地區更是雨貴如油,基本上西北降水少的原因與緯度與地勢地貌有關係,已經是眾所周知的內容就不做過多解讀。並且我國極個別的地區也有降水少的區域,但是連不成一片,今天主要說一個東部省份,降雨量也很少,順便分析下降雨少的原因。很多人都知道我國沿海地區主要集中在東部、南部,基本上沿海地帶因為受到副熱帶高壓、海洋季風、颱風登陸等原因降雨量都還不錯,像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都是降雨量大省。但是往北的山東省卻是降雨量很少的缺水省份,可能很多人不相信,認為山東省內沿海城市眾多,怎麼可能會缺水,非但如此,甚至山東越是沿海缺水越嚴重,降雨量越少。

其實山東半島伸向海洋的地方,因為三面環海空氣質量絕佳,但是從降水的形成因素上山東半島卻有些許尷尬,來自太平洋的副熱帶高壓基本在江蘇境內就不在北上,即便北上也如同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多久,所以形不成大的降雨,更別提山東再往東北的膠東半島。另外,來自於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在到達山東半島地區時,經過渤海灣的海洋氣候調節,變得不再寒冷,所以在半島上空不能形成降水雲層,這麼說可能太籠統。舉個例子,我們冬季開車時,因為車窗外空氣寒冷,所以車內呼吸的氣體遇到冷玻璃形成水珠,水珠多了就會往下滴,這就像雲層冷凝的水珠,但是當外界溫度升高時水珠就消失了,同理渤海灣就有調節冷空氣溫度升高的作用。
如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我首先要糾正一下單純把我國西部歸為降水少,水資源缺乏地區的答案,而恰恰相反,我國的西南地區是全國水資源最豐富地區之一。下圖中國水資源分佈圖來自中國水利水電科學資源研究院,我國西南的四川和雲貴高原地區的水資源碾壓全國其他地區。看到那個大大的水滴,西北人民,特別是新疆地區人民是很羨慕噠。

造成我國水資源分佈不均勻的原因之一,就是題主所提到的降水問題,我們再看一下,我國年降水分佈圖,我國的降水幾乎集中在長江中下游地區!還與水資源分佈圖基本吻合。

而降水量最少地區是我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於50毫米,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降水量僅5.9毫米,是中國的“旱極”。這算是回答了題主第一個問題。

至於第二問題,一般是認為西北內陸遠離海洋,並且受青藏高原的阻隔,受夏季風影響小,水汽難以到達形成降水。

但是,西北的高山地區年降水量通常可以達到300mm以上,天山山脈中段最大降水帶則在500mm以上。這些高山地帶年降水量可以提供山區和山麓地帶的水資源供應,南疆地區已成為我國重要棉花生產基地。吐魯番的葡萄乾和哈密瓜也是全國人民喜愛的水果。所以不要死板的認為新疆缺水哦。

感謝@港灣半島998等網友質疑,我根據水利部公佈的2016年數據,補充一下,2016年新疆的降水量是229.6mm,寧夏301.0mm,甘肅是290mm,陝西626.2mm,雖然新疆排在全國的末尾,但是水資源總量,2016年新疆是1093.4億立方米,甘肅168.4億立方米,陝西271億立方米,寧夏僅9.6億立方米,最缺水的地方是陝甘寧地區。水資源豐富前三甲是西藏是4642.2億立方米,廣東是2458.億立方米,四川是2340.9億立方米。四川因境內海拔落差大,應該是水電資源最豐富的省份。


我最近回答了一些有趣的問題,如崇明島為什麼堵不了長江、上海浙江一帶海水為什麼黃,怎麼處理黃河泥沙,還有沙子為啥能變成石頭等,獲得了大家的認可。我是專門查閱文獻,結合自己的專業經歷和思考來回答問題的,初衷是把問題背後的科學知識分享給大家。

希望大家多多點贊和評論,今後我會在悟空問答上精選一些有趣的問題,從科學角度來解釋問題。

歡迎大家關注哦,也歡迎大家邀請我回答問題!更加歡迎大家幫我指出答案中不足以求進步!


崑崙還東國


我國降水量較少的地方主要集中在新疆、甘肅、青海、寧夏、內蒙古等西北乾旱地區。

造成降水量較少的原因一,西北乾旱區普遍遠離海洋,深居內陸。


原因二,處於非季風區,來自太平洋的暖溼氣流難以到達,影響小。
原因三,西北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炎熱,日、年平均溫差較大,導致空氣乾燥,水汽少,難以形成降水。
原因四,西北地區海拔較高,且又有山脈對海洋暖溼氣流的阻擋。

新疆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是我國降水最少的地方,年降水量才5.9毫米。

如有不對之處,敬請指教,願與大家共同學習。


超人愛學習


教科書和所謂氣候常識我就不說了,那些大家都很清楚,我說點自己的分析。

青藏高原最高,這裡的降水並不少,不過都以雪的形式降在一些最高的山頂上。這個現象,似乎可以用來否認所謂降水需要暖溼氣流、季風之類的常識,北方的冷空氣也可以降水的,否則,崑崙山上就不會有雪。

西北的乾旱,表面看是氣候原因,實際上,氣候很可能是結果。人類活動將地表的植被徹底毀滅,導致了乾旱氣候,不再降水,而不是氣候導致的降水少。一個最有說服力的證據是,20多年前的塔里木河還碧波盪漾,現在卻只有河道沒有水。證明了氣候是在發生改變,改變的氣候才導致降水少。氣候為什麼改變?因為地面沒有了植被,而不是沒有季風什麼的。


胡氏口語文


西少東多,西高東低,積雨雲難以到達內陸深處,所以西邊水少,東邊水多。



張木匠18449457


這應該跟西部千百年來認為破壞沙漠化植被少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