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 “禁廢令”影響,我國再生塑料2019年之後進口量將不復存在

近幾年,隨著國內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大,再生塑料這個政策主導型行業的轉型越來越明顯。特別是在2017年12月31日之後,生活類來源的廢碎料及下腳料被禁止與國門之外,再生行業的進口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轉變,每年600-800萬噸的需求缺口被打開;而國內方面,生產企業的開工成了目前最嚴峻的問題,開工面又直接影響國內供應量,因此,不管是進口還是國產,其供應面的變動是每一個“再生人”所關注的問題。


受 “禁廢令”影響,我國再生塑料2019年之後進口量將不復存在


從上圖2014-2018年(1-9月)進口量來看,近五年,國內進口量均呈現下滑趨勢。再生聚乙烯進口量在2015年開始下滑。主要因為自13年2月份的綠籬行動之後,再生市場環保越來越嚴格,加之15-16年正逢塑料行業“滑鐵盧”,據金聯創數據統計,再生PE進口量下滑至2015年的356.83萬噸,降幅達18.95%。隨後幾年,進口量以20%-30%的比率下滑。直至今年進口量跌至冰點。

2018年4月份,生態環境部和海關總署聯合發佈:工業來源廢塑料等16種固廢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調入《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自2018年12月31日起執行。也就是說再生塑料在2019年之後進口量將不復存在。

受 “禁廢令”影響,我國再生塑料2019年之後進口量將不復存在

由上圖再生聚乙烯國產量變化圖可以看出,其國產量的變化趨勢大致與進口量相同,但不同的是,國產量增速變化趨勢不同。隨著近幾年國內環保力度的不斷加強,特別是17-18年,生態環境部嚴查“散亂汙”企業、2018-2019年藍天保衛戰 、中央環保巡視等等,政策的打壓之下,嚴查廢水、廢氣汙染情況,整體開工率受到影響,國內產量隨著下滑。據金聯創數據統計,2018年1-10月國內再生聚乙烯回收量在242.77萬噸,較2017年減少17.8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