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空戰怎麼打?美國空軍對這五大變革充滿期待

美媒稱,美國空軍制定了新的科學技術戰略,確定了空軍希望看到“變革性”發展的五大技術領域。

據美國《防務新聞》週刊網站4月17日報道,這五大技術領域分別是:

技術自動化

報道稱,多年來,美國軍方始終認為有必要配備大批價格低廉的無人機與自主太空系統。

美國空軍仍認為未來需要藉助此類裝備提升舊式精密武器的能力。

美國空軍在科技戰略文件中寫道:“除了傳感器和無線通信技術,這方面的進步將在很大程度上依賴各種機器人技術和自動化技術。不斷髮展的自動駕駛汽車市場提供了可供空軍利用的產業基礎和應用研究基礎,但軍事研究的要求遠遠超出民用領域的能力。”

武器多樣化

報道指出,美國空軍需要更多種類的、具有更快速度和更長續航時間的武器。

雖然高超音速武器可能是此類投資中最突出的類型,但空軍科技戰略還提到其他幾種武器,比如低成本巡航導彈和制導彈藥。

微波和激光導向能量武器有望降低擊落目標的成本。空軍還看到了“先進滲透性動能武器”的前景,認為這種武器可以“和電磁頻譜、太空及網絡空間的新技術相結合,創造新的進攻和防禦選項”。

未来空战怎么打?美国空军对这五大变革充满期待

資料圖片:2018年8月19日,美國芝加哥海空飛行表演秀,美國空軍雷鳥飛行表演隊進行特技飛行表演。(新華社/美聯)

情報智能化

報道稱,美國空軍掌握的各種情報、監視和偵察平臺(從U-2間諜飛機、導彈預警衛星到MQ-9“死神”無人機上的攝像頭)幫助美軍獲得了無可取代的重要信息。

美國空軍科技戰略希望發展成本較低的分佈式傳感器,把收集到的信息加以融合,“通過數量和冗餘來增強抗打擊能力,形成對遠距離平臺上各種精密傳感器的補充”。

小型衛星和低成本發射活動有助於實現這一架構,“邊緣計算”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邊緣計算技術能夠“在源頭上自主分析傳感器數據”,減輕舊式通信節點的負擔。

信息共享化

報道指出,美國空軍需要依靠作戰網絡來獲取精確的目標信息、實現跨平臺情報共享和對地面部隊進行近距離空中支援。

不過,雖然民用通信技術取得了巨大進步,但是美國空軍“不能依靠”民用部門來提供足以抵禦電子攻擊、網絡攻擊和GPS干擾的信息共享能力。

“即使在有利的情況下,軍方對這些能力的要求也超出了現有無線網絡技術的範圍。未來衝突所提出的挑戰將遠遠勝過民用領域遭遇過的任何挑戰。”

因此,美國空軍將需要部署更靈活、更具生存能力的作戰網絡,這種網絡能夠在受到威脅時自動進行自我調整。空軍看好的技術領域包括軟件定義系統、恢復能力更強的衛星、加密和備用位置、導航技術以及定時系統。

決策快速化

美國空軍參謀長戴維·戈德費恩曾經詳細談到要更加迅速地向用戶傳遞正確的信息。若想做到這一點,美國空軍需要繼續投入人工智能、預測數據分析、數據融合與可視化、自主電子戰、網絡等領域。

美國空軍科技戰略寫道:“自動化在電子戰、網絡戰這種對抗速度遠遠超過人類行動速度的作戰中顯得尤為重要。在可能的情況下,自動化可以協助電子戰、網絡等手段,通過增加不確定性來妨礙敵方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