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記憶之城市中逐漸消失的年味

中國人的記憶之城市中逐漸消失的年味

過年在中國人的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團聚則是過年不變的主題,無論是在外求學的學子還是在外工作的上班族,都對回家有著強烈的期盼,“有錢沒錢,回家過年”是中國人最純樸的情感。

逐漸消失的“新”

中國人的記憶之城市中逐漸消失的年味

一個新字代表了中國人的期盼,作為80後的我小時候最喜歡的都是過年,因為每到過年父母就會帶著孩子去商城買新衣新鞋,那時候特別的珍惜,不到年三十絕不穿出去,都會小心的放在衣櫃裡,時不時的拿出看看,大人也會給自己置辦一份新裝!

中國人的記憶之城市中逐漸消失的年味

網購已經逐漸的取代了實體店,過年買新衣已經不再是人們的必需品,也沒有了過去那種激動的感覺。

逐漸消失的“吃”

中國人的記憶之城市中逐漸消失的年味

訂豆腐,買豬肉,炸丸子,燒豬肉,趕大集買年貨,人們早早的將過年所需的東西備齊,年三十包餃子,一家人圍在電視旁邊,嘮起家常有說有笑,小時候特別期盼著過年,對於吃了一冬的蘿蔔白菜粉條豆腐的我來說,過年最提氣。

中國人的記憶之城市中逐漸消失的年味

不過現在,超市置辦年貨,飯店訂一桌年夜飯,方便的同時,但是也漸漸失去了年味。

逐漸消失的“問候”

中國人的記憶之城市中逐漸消失的年味

大年初一串門拜年,認識的不認識的都會道一聲“過年好”,那個時候,三五個孩子結伴而行,跑遍所有能進的屋子,抓一把水果糖,開心的不得了。

中國人的記憶之城市中逐漸消失的年味

城市的居住條件好了,不過鋼筋混凝土的樓房擋住的不光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困住城市人的心。

翹首企盼的團聚和再次啟程的離別

中國人的記憶之城市中逐漸消失的年味

老人盼著過年,同樣也害怕過年,短暫的相聚值得他們去用一年的時光等待,但是他們又還能等多久,過年過的是什麼,其實過年過的是老人,常回家看看,別讓關心你的父母,親人等的太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