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上一期文章中《設計師,你是天使中的魔鬼》

談到了資深視覺設計師也會遇到的種種問題

比如:

一.年齡增加,體力不支

二.與工作量不對等的薪酬

三.難伺候的上司或者甲方

······

諸多問題得不到完美的解決

導致設計師心中焦慮充滿疑惑

設計師在到達了人生的巔峰以後

面對前方的低谷和後面自己好不容易爬上來的山坡

好像是站在人生的又一個十字路口徘徊

不知所措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資深視覺設計師”

這個稱呼說明你的設計水平不差

多年的職業生涯也知道怎麼提升自己

只是到了一個難以突破的階段

也就是常說的瓶頸期

任何一個領域的學習基本都是一樣的

向海底下潛5000米和下潛10000米的難度比絕對不是1:2

可能到8000米的時候就已經是5000米時的幾十倍了

所以某一專業領域的深度研究

除非你真的是意志力極強

極其耐得住寂寞

對這份工作永遠愛的深沉

否則很難達到更高的級別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首先

你得明白不同的階段需要的能力不一樣

你現在的迷茫和無力可能不是你不努力造成的

(其他職業我不太瞭解,就拿設計師來說)

前面的十年

你用努力和動手能力

可能已經探索了這個行業80%的內容

但這剩下的20%

令你艱難前行的阻礙更多

和潛水一樣

越到下面

越覺得吃力

你需要的是更多的表達能力和判斷能力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前方是低谷

後面自己好不容易爬上來的山坡

接下來怎麼走?往前?往後?往左往右?

打起精神了!需要你做一個判斷了

判斷來自於一個人憑藉知識和經驗的思考

知識和經驗都屬於等量時間內橫向拓展的東西

也就是說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

擴充知識和經驗

設計分為很多種

就用我最熟悉的UI設計來說明

UI是英文User和 interface的縮寫

是用戶與界面2個組成部分

UI設計包含了

人類功效學

心理學

市場研究學

等等

如果你只知道設計

而不研究用戶本身是什麼

我覺得你是壓根沒看明白自己在什麼行業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用戶研究包含兩個方面

一是研究如何提高產品的可用性

使得系統的設計更容易被人使用、學習和記憶

二是發掘用戶的潛在需求

為技術創新提供另外一條思路和方法

通俗講

就是你設計的東西要讓用戶

願意用

體驗好

感受佳

檢驗一個界面是否成功

不是某個項目開發組領導的意見

也不是項目成員投票的結果

而是最終用戶的感受

所以界面設計只有和用戶研究緊密結合

最終才能設計成為用戶滿意的視覺效果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比如這個界面

這是愛奇藝手機APP以前的首頁

裡面有大量的視頻資源

使用的用戶也非常多

那大家有麼有和小米姐姐一樣的體會:

打開愛奇藝

每次想要點進我的個人中心的時候

總是不小心點進了“泡泡”

不追星的小米姐姐只想安靜地看會電影啊

彈出來那麼多愛豆我是真的不認識啊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後來改成了這樣

用起來舒服多啦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一個UI設計師

只有站在人文學科的角度研究產品

站在用戶的角度介入到產品的設計中

才能把用戶對於產品功能的期望

對設計和外觀方面的要求融入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去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把你體驗過的舒服的例子記下來

把體驗感差的例子也記下來

並且分析為什麼用起來沒那麼稱心

自己以後如何規避

這樣堅持橫向擴充

幾年以後

你對人類功效學

心理學

市場研究學

都有了和幾年前截然不同的看法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在自己專業領域到達了極致的人

往往在其他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詣

只是因為專業領域太過優秀

蓋住了其他領域的光芒

一個已經在某個領域達到資深

或者是專家級別

他去學習另一個領域再去學習

其實難度並不大的

因為學習方法都是相同的

並且有足夠的能力和耐力

在另一個領域學習鑽研

屬於用20%時間達到80%的效果

設計師們,你這一條路還真不能走到黑!

這僅僅是我舉得一個發展方向的例子

但是設計師並非只有這一種出路

找我聊天啊~

告訴你其他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