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在紡織“江湖”闖蕩,為何他滿載而歸他血本無歸?原因值得深思

如今的紡織行業,創業的人太多,競爭異常激烈,同樣懷著滿腔的熱血放手一搏,最終有些人就此翻身,有些人卻輸得一敗塗地。下面小編給你們講兩個紡織人的故事,看看他們的成功與失敗究竟是為何。

一:他做出人生最重要的決定辦服裝廠,最終卻為何血本無歸?

他是80後,之前做過幾年的服裝廠工人,自認為對於服裝廠的生產、運營等各個環節都比較熟悉,父母也在服裝廠幹了幾十年,還可以讓他們來幫忙,因此他做出了個重要的決定——開個自己的服裝廠。

同在紡織“江湖”闖蕩,為何他滿載而歸他血本無歸?原因值得深思

他找父母借了15萬,加上自己的10萬元積蓄,租了廠房,購置好了機器。就當以為服裝廠就要開始生產的時候,麻煩卻接踵而至。首先是招工難,由於是新開的廠,很多人都對他不信任,或者擔心在他的廠沒事做,連十個工人都招不滿。另外雖然他有服裝廠的工作經驗,可是他卻對打版一竅不通,於是不得不請了一個打版師傅,當時是2012年給出了5000的月薪。

同在紡織“江湖”闖蕩,為何他滿載而歸他血本無歸?原因值得深思


他們廠最開始只做T恤,因為T恤做工簡單而且容易裁剪,只需要花心思做一些好看的圖案就行了。可是由於招不滿工人,生產效率極低,接到的單子經常不能按時完成,最後不得不找來父母幫忙,就算這樣,每月的產量也不足以支撐服裝廠的高額成本,畢竟生產一件T恤只有2元的利潤,就這樣勉強維持了幾年。

同在紡織“江湖”闖蕩,為何他滿載而歸他血本無歸?原因值得深思


因為他的是小型服裝廠,做訂單比不上大廠的效率,他決定做市場貨,可以賣給批發商,他尋思著開個網店自產自銷。不得不說早期的時候電商作用還是很大的,在電商網站上的服裝銷量比賣給實體批發商的還大。嚐到了甜頭之後,他開始擴大服裝廠的規模,並嘗試生產時裝和西服等等更高技術含量的服裝。

同在紡織“江湖”闖蕩,為何他滿載而歸他血本無歸?原因值得深思


好景不長,服裝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工成本每年快速增長,原材料的漲跌也讓他措手不及,生產經營壓力越來越大。之後又由於環保不達標,工廠一年間停工了四次,流失了好多穩定的客戶。各項成本都大幅提高,市場上對於服裝的需求卻只減不增,迫於虧本壓力,之後的那幾個月他的服裝廠沒有再開工,他為以後的路而感到迷茫。

同在紡織“江湖”闖蕩,為何他滿載而歸他血本無歸?原因值得深思

同在紡織“江湖”闖蕩,為何他滿載而歸他血本無歸?原因值得深思

二:他用5萬元開小染坊,不到20年,變省內最大印染企業!

1987年,許金和以5萬元開設小染坊,不到20年時間,公司成為省內最大的棉休閒面料印染企業。他是怎麼做到的?

同在紡織“江湖”闖蕩,為何他滿載而歸他血本無歸?原因值得深思

大家都知道莆田號稱“鞋城”,當地的鞋革企業發展迅猛,起初許金和看上了一些小鞋企的純棉類鞋面布的印染業務,這些印染業務大的印染企業沒人願意接,而許金和卻從這些小單開始,他看準機會,成功掘到第一桶金。

那些年,許金和把握市場商機,從小訂單開始做起,慢慢地,他的業務隨之擴大,之後,許金和又作出一項重大決定,那就是介入服裝面料印染等領域。1993年,許金和與當時福建最大的印染企業———廈門華綸印染公司合資組建了莆田華綸福利印染有限公司。2000年9月,福建莆田華綸福利印染有限公司更名為福建眾和集團有限公司。擴大業務範圍後,許金和的印染生意做得越來越紅火。

現在,眾和設有一個50多人的省級技術開發中心,每年投入上千萬元的資金開發新品種,還聘請了法國服裝協會的副會長為顧問,和法國的幾家企業共同搞研發。去年在研發上投入的資金達到1250萬元,是淨利潤的30%。

2018年夏天,眾和股份登陸深圳中小企業板,公司股價以15.00元開盤,出乎不少股票分析師先前的預計。最終收盤收報14.42元,比發行價上漲了63.12%,按照這一收盤價格,眾和股份總市值達到15.57億元,公司董事長許金和家族持股的市值達到7.8億元。

許金和用不到20年的時間,從一間5萬元的小染坊發展成為省內最大印染企業,這與他準確的商業眼光和戰略決策密不可分。

同在紡織“江湖”闖蕩,為何他滿載而歸他血本無歸?原因值得深思


讀完這兩位紡織人的創業故事,第一位主人公自認為擁有豐富的生產經驗後開辦服裝廠,卻因為沒有考慮好用工、環保、以及工廠發展定位等因素,落得一個嚴重虧本、被迫停產的後果。而第二位紡織人辦染廠時充分抓住了市場需求,從市場需求量大的純棉類鞋面布的印染業務開始著手,後來又把握時機介入服裝面料印染等領域,並且經營過程中將創新當成重要任務,最終將那間5萬元開辦的小染廠搖身一變成為省內最大的印染企業。兩位主人翁的結局一定不是偶然,創業的成功與否和他們每一步的計劃息息相關。

同在紡織“江湖”闖蕩,為何他滿載而歸他血本無歸?原因值得深思


結語:關於紡織人創業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小編不敢妄下定論,也許有人說成功者包含絲毫的運氣成分,但最重要的一定是因為他們懂得審時度勢,在做每一個重要決定之前,都做好了充分的市場調查與工作計劃,不會貿然行動。有人自認為做了一生中最大膽的決定,卻因為對未知的困難沒有預見性而失敗告終。上面的兩個故事也值得我們思考,畢竟創業不易,而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紡織行業創業,就需要面對更多的困難了。最後希望每一個有夢想在紡織業闖蕩的人都能完滿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