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誇耀子女帶自己外出旅遊,帶父母旅遊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嗎?

一路散花說教育


很多父母誇耀子女帶自己外出旅遊,確實是這樣的,帶父母旅遊確實是一件很光榮的事情!

我曾帶父母出去旅遊,回來父母誇耀驕傲了好久。現在,旅遊的相片一直放在家裡最顯著的位置,也是父母最喜歡家裡來客主動討論的話題。

分析父母的心理,主要有這些方面:

1、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所有中國父母的追求吧?旅遊,才是解決了吃飽穿暖基本生存需求後的精神需求,是“吃飽了”才能進行的消費,帶父母旅遊就說明兒女物質生活保證了,精神享受也能做到了,標誌著孩子的成功,孩子過的好。

2、兒女孝順父母。帶父母旅遊,表明兒女孝順父母,不只物質上關心,也在精神層面孝順。這樣的兒女是好兒女。孩子長大了,老人不圖兒女對家有多大貢獻,但孝順兒女還是老人的期盼,也是周圍人羨慕的。

3、父母臉上有光。兒女帶父母旅遊,既證明了兒女自己成功,也說明兒女孝順,父母養兒育女一輩子兒女不用操心,還跟著享福,這讓人著實羨慕。老人誇耀主要還有一個原因,這說明:家庭教育好,自家家風好,家族旺。這才是關鍵。

理解老人,有機會有能力帶父母出來旅遊吧。


花自香17


婚後第四年,爸爸才第一次來到我的城市,我帶他在我的城市只是轉了一個星期,可是他是發自內心的開心。後來我回家,他笑著說說:“我也沒告訴別人我去哪裡了啊,怎麼都知道我去蘇州了,遇見了都問我是不是去蘇州旅遊了。”那笑容,像極了我們小時候因為考試考的好獲得了父母的獎勵。可能是有了自己的小家,可以陪父母的時間真的是太少了,所以,對他們來說,子女陪著出去旅遊一次真的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比給他們錢要讓他們開心的多,也更有意義的多。哪怕是他們對別人說,哪怕別人覺得那是一種炫耀,那也是他們的驕傲。


蘇州小書生


我覺得值得誇耀,在父母心裡孩子們能想到自己就很快樂,4月女兒他們班去楊州研學,許多孩子帶了當地特產送給媽媽爸爸,有的父母在空間發了出來,熟悉家長也會問到這事都很高興。

他們經濟沒有獨立,花的是父母錢,在他們玩的愉快時侯,沒忘記父母,心裡存著家人,讓父母也很美妙。

成年子女帶父母,生活年代不同父母一代都節檢慣了,捨不得花錢,儘管他們也有的有錢,如果有孩子買單也就跟孩子門去了,孩子為父母付出,那個父母能不高興呢

現在孩子上學忙,工作忙,除了小時候,跟父母相處時間並不多,不是有句歌告訴那些成家成年孩子們《常回家看看》這首歌溫暖多少父母

拿我來說兒子帶我旅遊,我省多少心,一切安排都是他,如果不跟旅行社,我是路盲,那就依賴他了,見了美麗風景,瞭解風土人情,遍償地方美食,增加親情,亨受天倫之樂,又嘗不是人間快事。

我不是特別喜歡旅遊,怕累,如果孩子帶我決定會去,跟喜歡愛的親人在一起不會覺的累。

我想生活總有這樣那樣不如意,親人之間也會有磕碰,杭州靈隱寺寺內對聯“人生哪有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在這一和諧境況下,一切也都可化為無有,心裡存下美好,抵抗以後有可能壓力。

孩子帶我去旅遊我肯定會發朋友圈,三、八節,母親節孩子給我禮物我都會發朋友圈,不是說什麼炫耀,只希望肯定孩子,他的擔當的,他的孝心,父母滿意就是孩子幸福,

盧琴老師說她的母親最會肯定孩子,母親會誇女婿做的飯好吃,誇盧琴愛人買的雞好,誇盧琴說"我不出門能吃到全國名地好東西“以後盧琴老師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帶當地特產給母親,而女婿逢年過節一來就會買菜做飯,家裡每個孩子都會被母親調動起來,母親是幸福的,而孩子們是有成就感的,這樣的炫耀還是值得的,它促進家庭和睦,親情加溫。


玉237588093


一般情況下,我相信大多數子女都是很想孝敬父母的, 希望自己有經濟能力在父母晚年的時候能帶他們出去走一走、看一看。而父母因此產生誇耀心理也是人之常情,只要不過分,都是情理之中。誰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孝敬自己呢?而且有能力帶父母出去旅遊從另一個側面也反映了子女的經濟能力,是子女生活好的一個側面反映,作為父母有一絲絲誇耀心理也是正常的。就如同我們自己的孩子有好的表現或取得了好的成績,我們會忍不住誇耀,實際是一樣的心理。

但要注意,你誇耀的對象要分清,否則不當或過分的誇耀會讓對方不舒服,從而遠離你,這也是人之常情,畢竟誰都不希望自己比別人差。

希望隨著國力的增強,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希望我們都有能力帶父母出去走一走、玩一玩,一家其樂融融,既孝敬了父母又給下一代做了一個好的榜樣。家和萬事興,前期熱播劇《都挺好》之所以如此火,也是因為宣揚了這樣的一個家庭理念。

人人都有能力帶父母出去旅遊,那旅遊這件事就變得習以為常了,就不用誇耀了。就如同我們現在步入了小康生活,人人有飯吃了,見面就不會再問:“你吃飯了嗎?”

希望有一天,我們見面寒暄時都是問:“去哪玩啊?”如果真是那樣的話,相信那個時候我們的生活必定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新聞報道,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赴重慶考察調研。一下飛機,他就轉乘火車、汽車前往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小學、華溪村,深入農戶家中和田間地頭,實地瞭解脫貧攻堅工作進展和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情況。

習主席同村民代表、扶貧幹部圍坐農家院中,共話脫貧攻堅時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脫貧攻堅工作做得怎麼樣。我今天乘飛機、坐火車、坐汽車,先後用了三種交通工具,專程來這裡看望大家。看到大家不愁吃、不愁穿,教育、醫療、住房安全越來越有保障,心裡感到很託底。”

最後,習主席還囑咐大家,幸福是奮鬥出來的,脫貧致富不能等靠要,既然黨的政策好,就要努力向前跑。

帶父母出去旅遊同樣如此,不能等靠要,需要我們為人子女的努力奮鬥,一邊努力打造美好生活,一邊及時行孝。不要等到“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悔之晚矣。

另外一點就是我想說的是,旅遊旅遊,並不是說一定要去很遠的地方,花很多錢就是旅遊,每個家庭的經濟情況不同,根據實際情況量力而行也是非常必要的,相信大多數父母還是會理解子女,不會給子女增添過多負擔的。

帶父母出去旅遊的初衷就是讓老人的晚年生活愉悅、舒心,增進一家人的情感,不必太糾結,去什麼地方,住多貴的酒店,花多少錢……不然就讓本身愉悅之旅變成了負重前行。

最後,願所有的子女都能帶父母出去旅遊,願所有的家庭都能幸福美滿。


老罕F


不管怎樣說,做為子女帶父母去旅遊是一件正確的事,它加強了家庭的和諧 ,使父母有時間身體放鬆,也盡了子女的孝心之心,在提倡的的有益事項之內,是新時期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享受物質文明成果的體現,官方近年發表的出國遊、國內遊、周邊遊的數字看,旅遊正成為喜聞樂見的休閒方式,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做為一名退休人員我也聽到身邊不少誇獎自己子女、甚至誇耀、炫耀自己子女帶著旅遊的事情,出國遊、國內遊、天南海北微信照片啊、視頻啊,還有的對好友直播,不管怎樣,老人高興了,高興了就好,炫耀也是一種興奮幸福的表達形式。那麼事情都有兩個方面,我們老人和子女應當注意些什麼呢?這是我今天要回答的重點:

1、不要攀比。社會上老人們的各自子女家庭條件,工作條件,經濟條件都不一樣,不能是認為帶自己遊玩、遊玩多、遊玩遠的就是孝心;年青人也不要比不過人家就感到內疚,都要量力而行,錢多的按錢多的玩法,錢少的錢少的玩法,不玩的也不是不孝心。要工作為主,理解子女,不要因為攀比旅遊影響了家庭和睦,子女辦不到的要和老人解釋清楚,老人是通情達理的。

2、注意適當,保證健康。旅遊在休閒,放鬆,健康方面無疑是有促進作用的。但適度把握是老人和子女應當特別注意的,說是休閒,也得爬山啊,走路啊,千萬不能帶病旅遊,旅遊中發生情況不好的要及時就近就醫。像黃山那裡就不適合70歲以上的去爬,南方的酷熱、北方的嚴寒,對一部分老人不適合,老人自己要把握好,不要因攀比影響了健康。

3、注意家庭和諧。子女結婚了都有雙方父母,一起旅遊的有,不能一起旅遊的是多數,這個關係不好處啊,年青人除了工作壓力,平衡老人關係也有壓力,老人要高姿態,誰先誰後無所畏,別給孩子添亂,有經濟實力的老人要自己負擔一些旅遊支出等等,總之要家庭旅遊促進家庭團結。

4、老人不要過份炫耀。條件好的老人要適度宣傳子女帶自己旅遊的情況,不能自己的優越感建立在別人的壓抑之上,那樣就會漸漸失去朋友,失去自己圈子裡的人群,這個話少不多說了。

以上是我的觀點,也是我眾多老年聊友的觀點,不當之處請大家指正。


歆歆面試輔導師


其實帶父母出去旅遊雖然累了一點、但還是很高興、他們必然老了、我的父母已經白髮蒼蒼了、每年都要帶他們旅遊一次、在一起旅遊的過程中、他們像孩子一樣、對周圍的事情非常好奇、非常高興、一直不停的問這問那、我都仔細的給講解、他們的臉上掛滿了笑容……回家以後不停的給親戚朋友打電話、邊說邊笑、我覺得這不是炫耀、是他們晚年對兒女的依賴、對兒女的肯定、對幸福晚年的憧憬……


gao155702830


這有什麼好誇耀,這很平常的好吧有條件的家庭全家出去走走看看你兒子,女兒都比沒帶自己老爸老媽到國外,全國各地看看的孝順。沒有這樣的吧!人家條件一般帶自己老爸老媽到附近走走看看跟你小孩的孝順是一樣多的。有一富翁向廟裡佈施一塊地,而有一窮人向廟佈施一頓午飯錢。大家能說富翁比窮人佈施的多些嗎?不會吧,因為富人窮人都對佛敬畏心是一樣的。


shali15


我帶媽媽出國旅遊,因為我會英語,可以帶她自助遊。哥哥們不會英語,他們帶她在國內遊。

媽媽很興奮,和鄰居炫耀也是可以理解的。誰不希望兒女孝順呢?

老人還能活幾天呢?趁父母還能走得動的情況下,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帶父母出去走走吧。


aimee88888


我要努力攢錢帶父母去少數民族地區去看看雲貴四川福建土樓看看


LK藍海


是的。帶父母出去旅遊,會比較累一些,要多照顧父母的身體情況去安排行程。父母會覺得很欣慰,你的心牽掛著他們,他們炫耀其實是在炫耀你對他們的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