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中李雲龍的迫擊炮,為啥用大拇指瞄準,就能命中日本鬼子

《亮劍》是咱們國家一部非常經典的抗日題材的電視劇,其中有這樣一個鏡頭:八路軍戰士拿著迫擊炮打日本鬼子的時候,用大拇指比劃一下,然後開炮就命中了鬼子!咱們看到這裡不禁覺得十分好奇,這到底是什麼原理,為啥用手指就能瞄準呢?

《亮劍》中李雲龍的迫擊炮,為啥用大拇指瞄準,就能命中日本鬼子

說到這裡咱們不得不介紹一些迫擊炮,現代世界各國軍隊都裝備了五花八門的火炮,像榴彈炮、加農炮等火炮,雖然射程比較遠,速度初速非常快,威力巨大,但是因為彈道比較低平,很難殺傷躲藏在反斜面的敵人。而迫擊炮的射程雖然很近,但是卻能夠利用超高的彈道越過山體殺傷反斜面的敵人。

《亮劍》中李雲龍的迫擊炮,為啥用大拇指瞄準,就能命中日本鬼子

迫擊炮的發明可以追溯到公元1342年,當時西班牙軍軍隊圍攻阿拉伯人的時候,被圍困的阿拉伯人便發明了類似現代迫擊炮的 “摩得發”。現代意義上的迫擊炮是日俄戰爭期間俄國人放牛的,迫擊炮能夠對躲藏在掩體後面的敵人進行有效的殺傷,不但能夠發射炸彈,還能夠發射煙霧彈、照明彈等輔助彈藥。用遊戲的話來說那就是既能輸出,又能輔助。加上迫擊炮的體積很小,便於攜帶,從誕生之後就是步兵非常喜歡攜帶的一種武器。

《亮劍》中李雲龍的迫擊炮,為啥用大拇指瞄準,就能命中日本鬼子

二戰期間日本軍隊曾經廣泛裝備了這種火炮,但是世界其它國家的軍隊卻不太喜歡迫擊炮。其實和日軍在中國的作戰環境有關,中國軍隊缺乏重武器,迫擊炮才能大顯神威。但是在歐洲戰爭和太平洋戰場,這種射程近的炮根本沒有啥作用。八路軍在抗戰期間繳獲一門迫擊炮那也是當成寶貝啊,有時候雖然有火炮,但是還缺少炮彈。就像《亮劍》中的李雲龍,雖然繳獲了敵人的迫擊炮和意大利炮,但是炮彈卻沒有幾發。這樣一來對於八路軍炮手射擊的精確度要求可就高了,我軍發明了一種獨特的瞄準方法,就是電視劇中用大拇指比劃。

《亮劍》中李雲龍的迫擊炮,為啥用大拇指瞄準,就能命中日本鬼子

其實在軍隊中這種方法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叫做“跳眼法”,是我國軍隊常用的一種測距方法,只要用大拇指通過判斷被測物的尺寸就能大約知道目標的距離,然後調整迫擊炮的角度,準確命中敵人了!這其實利用了三角形原理,兩個眼睛之間的間隔為臂長的十分之一,這樣將測得實地物體的寬度乘以10就能得出目標物的大約距離了。

《亮劍》中李雲龍的迫擊炮,為啥用大拇指瞄準,就能命中日本鬼子

舉個例子:假設目標點為A,伸出大拇指閉上左眼,用右眼通過大拇指對準A點,大拇指的左側靠近A點的右側。之後保持大拇指不動,然後閉上右眼,用左眼通過大拇指看過去,找一個參照物,算出來目標點和左手大拇指距離,假設這個距離為10米,那麼按照“跳眼法”的規則乘以10就能算出目標物距離自己100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