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一个会,折射出您的牵挂与惦念

—分享—

一个村,一个会。阳春时节,您飞赴重庆,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看的村,是大山深处的贫困村,名叫华溪村。开的会,叫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跨省区座谈会。

察民情,问冷暖,您最牵挂最惦念的是“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

4月15日,您专程从北京出发,乘飞机、转高铁、换汽车,历经7个小时,来到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在中益乡小学,您专门走进师生食堂,从餐厅到后厨,仔细察看每一个环节;沿着湿滑的台阶拾级而上,您来到62岁因病返贫的谭登周家,算着一个贫困家庭的小账,因这连接着国家脱贫攻坚的大账;下午五点多,您来到于2016年脱贫的85岁老党员马培清家,面朝大山,一个方桌,几条长凳,一个座谈会开在了她家的院子里。

您说,“扶贫是我心里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让各族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我最大心愿。”贫困百姓是您心中的一份牵挂,您不远万里亲身贴近百姓生活,了解民生疾苦,为扶贫而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七年之间您走遍全国贫困地区,用脚步丈量了老百姓脱贫致富的历程,每一次,您都奔着问题而来,我们看到的是人民领袖亲民、爱民、为民的赤诚情怀。

抓问题,求发展,您最牵挂最惦念的是“脱贫攻坚战要防松懈防滑坡”。

离开华溪村的第二天下午,您在重庆亲自主持召开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奔着问题而来,就难点议对策,实打实地研究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您说,“脱贫攻坚战进入决胜的关键阶段,‘打法’要同初期的全面部署、中期的全面推进有所区别,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防松懈、防滑坡。”您质朴的语言,充满辩证法和科学的方法论,充满哲理性的光芒,直抵人心。

座谈会中,您谈到了“迟到”和“早退”的问题,谈到了“拔高”和“降低”的问题,并说,越是到吃劲的时候,越要响鼓重锤,铿锵的声音,蕴含着接续前行的内在逻辑。

脱贫一线干部的辛劳与付出,您也都记在心里,还特别提到了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这都是我们新时代的英雄。我们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健康、安全。”“对在基层一线干出成绩、群众欢迎的干部,要注意培养使用。培养干部就是要不断推到火线上、前线上,在摔打中成长,成为骨干栋梁。”

您说,“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要帮扶,这才是共产党。”您话音未落,掌声如雷。脱贫攻坚,也是我们党对历史、对人民的一份交代。一代代共产党人唯有坚定不移,坚忍不拔,坚持不懈,以钉钉子的精神去抓,去落实,才能无愧于时代,不负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