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的彩禮,城鄉差別有多大?

林雨荷49


最近一年身邊結婚的親戚朋友很多,平常大家聊天也都各種八卦,多少了解一點各地的彩禮情況。



首先,以我們老家河南來說。

高中同桌小Z鄭州本地人結婚:

房子是男方準備男方裝修的,見面禮給了一萬一,寓意著“萬里挑一”,後給小Z禮金6萬買衣服以及傍身用,鑽戒一隻大概在一萬三四。

小Z陪嫁一輛二十萬的汽車以及八萬現金。

核算下來,除了房子的大頭之外,男女雙方付出的“彩禮”基本可以持平。

表弟小L五線小縣城結婚:

男方準備——當地流行兩套房子,一套家裡自建的小別墅裝修好一套縣城商品房全款買下無貸款(全款約65萬)。

先訂婚,訂婚儀式比較複雜。以六、八吉數的整豬、羊腿、白酒、果品若干,大概金額在三萬多。女方給我小姨父端水洗手要給“洗手錢”六萬。真是昂貴的洗手啊,可以算金盆洗手了。一次訂婚在十萬塊左右。

婚宴男方舉行,儀式、司儀、酒宴等全套下來三十多萬。另有三金首飾,一萬左右。

女方這邊送親租了八輛車,大概在五千左右。陪嫁就是棉被、衣服、雞蛋、米糧等零碎,應該不超過五千。送嫁的四十人,要每人給六十八元紅包,竟然是男方出!!我們家附近沒聽說過,還是現場著急忙慌準備的紅包。


整個婚禮下來,我表弟大概花費一百萬以上。女方則不到兩萬塊。差距巨大!

數據型的列舉對比來看,經濟越良好的地區,彩禮花費越少,男女差距越小。而越偏遠經濟相對落後的地區,彩禮鉅額且名目繁多,男女雙方差距大到誇張!娶個媳婦,要搭上大半家底。

對比我表弟的婚禮,我結婚時候的情況讓老家來的親戚朋友震驚了!

我老公是江蘇這邊的,當地有個特別的風俗叫——兩頭蹲。


除了我的戒指是老公買的,我們其他都是各買各自的。我的婚紗、敬酒服、婚鞋、婚包、化妝師各種小零碎都是自己負責,讓老家來的表姐妹、同學們震驚不已。但在當地認識的同事都習以為常。甚至聽說有的新娘還要派花車再去接一次新郎。

細分析看,當地經濟條件都良好,你家買房我家也買,你家有車我家也有,每家孩子都是寶,憑什麼大家條件都一樣,我家的女兒要嫁進去你家,生下來的孩子必須跟你男方的姓。

時代變化,經濟發展快速,家庭都富裕了,男女才平等,男女婚嫁才能如此發展平等。大家就不用糾結綵禮多少,付出多少回報多少。這種的婚姻生活,才能平等平順的相處。更容易幸福吧!


戀愛二三事


中午好,我是大蘇

城鄉的彩禮其實還是有很大區別的,甚至可以說是天壤之別,農村就說我見過的,新錢要六斤六兩,九萬九,十五萬,在高的聽過沒見過,三金房子車一般不會少,不過也可以商量,我一個哥去年十月一結的婚,彩禮十五萬,酒席男方辦,禮金分開收,反正我大舅從頭到尾花了三十萬,可能對於你們來說不是很多,但是一個農民家庭真就是一輩子的積蓄,亮點來了,女方陪送的東西簡直想象不到,五百個面魚,還有二百斤雞蛋,六床被,兩個暖瓶,還有一套茶具,還有兩個燈。還有點零了八碎的小東西,反正照他來說,回了將將就就東西就一萬塊錢,錢一分沒帶回來,在我看來,為什麼農村彩禮普遍偏高,最主要的是因為虛榮心和攀比,不排除有就是抱著賣閨女想要錢的心態,在農村沒事聚在一塊了除了嘮種地就是這些閒雜小事,往往因為面子或者感覺自己村裡出嫁大部分就這個價錢所以也要這個價錢,其不知往往是這個跟風和貪禍害了自己和閨女。只是自己觀點,肯定有不對的地方,見諒。

那麼城裡的彩禮一般幾萬塊,僅僅是彩禮,也有將近十萬的,不過我身邊朋友大部分的都是結完婚讓親戚朋友看見了彩禮之後,三天回門就讓對象帶回來了,不敢說全帶回來,最起碼帶回來百分之七十,要麼就是給新房添傢俱電器之類的,給十萬能給置辦八萬的那種,城裡普遍彩禮在1到4萬之間,比如31800,11110,38880,一般就這樣,其實在城裡生活久了,接觸人多了,想法和觀念不一樣,一般不會攀彩禮這些事,也知道自己攀不起,畢竟人外有人山外有山,但是在鄉村生活久了,眼前只能看到村裡這一畝三分地,也只想著在村裡能讓人看得起就行的心態,個人見解,非喜勿噴。本身這同一件事,十個人就有十種看法,誰說的也不一定肯定對,純屬探討,我這邊是山東地區,也可能是我見識少朋友少,一般彩禮就是這個價位,


為了醒不來的夢


做為彩禮,我曾經三番五次討論過這個問題,彩禮確實變了性質,做為過去男方以禮節形式回報女方的一種禮物,變成今天金錢的赤裸裸。那麼到底什麼變了,還是人心。

很多人說彩禮是壓倒農村光棍最後稻草,我堅決不這麼認為,事實上也並非如此。我的朋友比較廣,有東北,有山東,上海,廣州,四川,陝西等,這些大多是曾經共事或者接觸過的朋友,據我瞭解他們彩禮都不高,而且我的朋友30左右結婚很多,家庭不好也很多,而我自己也36才結婚,那是不是說我們這個年齡就沒有選擇對象,恰恰相反,男女感情婚姻首先是感情為基礎。有了感情高樓才穩固,如果一味將金錢那麼變了味首先是自己。

農村為什麼很多人結不了婚,有多方面原因,首先是自己墮弱。不敢面對。然後是信息不對稱。又不能勇敢走出去面對。最後就是內心被金錢鎖死。認為我沒錢,所以你看不上我。

但現實中卻有很多十分滑稽的事,有些男的多次騙取女性得手,難道他們是因為金錢原因嗎?顯然不是。他們首先是打感情牌,把自己塑造成敢於進取,勇於拼搏的有為青年。通過這些我們可以看出,男女在對待感情方面都是一樣傻,並不是金錢第一位(當然我不是讓大家去騙取女性。而是懂得自己缺什麼。)

有人說我天生笨,不會甜言蜜語其實完全錯誤。每個人都不是天生的天才,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努力去改變自己,好比我,過去不善於交流,不善於說話,使得自己28歲才第一次戀愛。那麼什麼改變了我那,是勇氣,是面對改變了。

不怕你們笑話,我28歲到34歲我談了5個女朋友,而且大多是女追男,其實我家庭農村,父母農民,長相只能說能見人,身高才165。典型矮醜窮。可我有自信,我努力拼搏,自然改變了我,也改變家庭,現在我的寶寶要出生了,也幫父母購買了保險。所以我認為金錢不是第一要素,但感情是永遠基礎,有了感情我們需要給感情添磚加瓦,使家庭更溫馨。

閒聊了幾句,我說這些是想告訴男同胞們,千萬不要成天看到網上什麼彩禮幾十萬,就麻痺自己,墮落自己,以為世界就是這樣,其實你真正面對世界與網絡差距很大。現在說說我那些朋友彩禮,我自己拿8888,丈母孃說你自己意思下,我說給6666(摳門吧),我父親說給16666,最後他爸說了一句8888事情就成了。我山東朋友數9999。陝西朋友多點12000,廣州是女性朋友,她說她倒貼,反正我知道她結婚後拿自己錢給老公開了個餐廳。看看這些朋友那個上了十萬,那個家庭又是天生富貴,都不是。他們唯一做了就是以感情為基礎,自己拼搏努力去爭取。

下面我在舉個案,我一個發小今年39了,沒結婚,他就是那種認為女人就是喜歡有錢的,看不起他是因為他沒錢,可他自己不去爭取,去上海打一年工,又回來耍一年,沒錢了又去打工,就這樣自暴自棄,請問那個女生願意跟你?

最後城鄉彩禮有麼有差距?但我認為地方不同,差距不同,有的地方農村比城市大,有的地方城市比鄉村大,但總體與地方經濟沒有多大關係,而是取決個人家庭,以及男女雙方的態度。





紅塵尺


一、結婚的彩禮!同檔次經濟條件的家庭,城鄉差別都不大。

二、結婚的彩禮!富裕家庭與貧窮家庭的差別特別巨大。如:

1、黃曉明和baby的婚禮花7億元。吳秀波給陳昱霖3千1百萬元也不是夫妻。

2、小乞丐撿破爛無房子,撿個女人不付彩禮,也成家生育子女。



黃金時代當家


結婚的彩禮,城鄉確實有差別,一般都是聽說農村父母要天價彩禮,這確實是有的,而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這就要說到家庭還有父母的問題了。

有些農村家庭的父母有一種嫁出去的女兒就如潑出去的水這種想法,認為女兒嫁出去之後就很少回來,也不能再為他們做些什麼,他們也想要多點錢改善一下自己的生活,特別是家裡有弟弟的家庭,父母還要為他們的兒子考慮,就向對方索要較高的彩禮,像我叔結婚的時候對方就要了六萬的彩禮,這對農村的人來說其實已經挺多了,而城市的話一般都要比較少,並且還會倒貼很多嫁妝,因為他們並沒有那麼缺錢。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京城突現一批地溝油


彩禮目前是壓在很多農村光棍頭上的一座大山,我是地道的中國農民。我不知道城市彩禮如何,但是我對農村彩禮是有一定了解的。有些地方流行;萬紫千紅一片綠,這是當地的順口溜。一萬張5元面額的,一千張百元面額的,再加一張50元面額的。加起來是十五萬多。可能是我孤陋寡聞,也許這是前幾年的老黃曆了。

目前的中國農村主要經濟來源,是外出務工,經商的以小本生意居多。其次就是依靠一畝三分地。

先說外出務工,農民離鄉背井,千里迢迢奔赴異鄉。不求發家致富,但求避開套路。有的大齡農民工,為了籌錢娶兒媳婦。他們沒有文化不懂技術,只有去工地幹體力活。那賺的可真是血汗錢啊!但是到了年底包工頭跑路的屢見不鮮。真是讓人慾哭無淚。

再說農民外出經商,多數農民由於本錢少。只能小本經營,但是小本經營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好多小本經營都虧的一塌糊塗,甚至是血本無歸。當然有競爭壓力小的生意可供農民做,但是有的需要技術含量。或者需要一定的資金投入。沒有本錢想到銀行貸款,可是有些銀行需要結婚證,老婆都沒娶到。哪來的結婚證呢?

最後說農民依靠土地賺錢,當然土地永遠不會貶值。有的農民依靠土地混得是風生水起,但是大多數農民都不願種地。當然,種地那不是埋頭苦幹就百事大吉了。沒有一定的頭腦和本錢,那可能會越種越窮的。

農村依然是人間天堂,但是在人間天堂需要的是超凡脫俗的想法。而不是愚昧無知的陋習。農村想超過城市的發展,只能靠腳踏實地,不是靠刷存在感就能達到的。最後祝我們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更上一層樓。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圓滿成功,祖國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民早日遠離天價彩禮,農村光棍早日成家立業。謝謝大家分享。








赤子丹心16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在我們福州的農村,每年的彩禮都不太一樣,基本都會往上走,單純彩禮而言,兩年前是18.3w,今年普遍20.3w。而這些彩禮並不包含黃金等首飾。而在福州的長樂金峰,彩禮是這的好幾倍,我聽說是88w,當然更多的也有。正常婚禮下來需要40w。

在我看來,彩禮這些只是儀式上的東西,可是卻被無限放大了,成了攀比,對於農村來說,孩子結婚,可能要拿出父母全部的積蓄,確實不合理。

希望這些習俗能被改掉。


福州有範君


這個沒有標準答案。每個地方的風俗不一樣。所以彩禮也不一樣。但是彩禮產生的問題都基本相同。

要麼就覺得對方彩禮太少太小氣。要麼就覺得對方給了彩禮太多,會給弱執方很大的心理壓力。

因為彩禮給不起被拆散的婚姻也有很多。由於彩禮的問題,導致雙方家庭矛盾升級,從此鬧得不可開交,也不在少數。

其實彩禮多少都不重要。重要是兩個要結婚的人,能不能幸福?我想這是每個新人的共同願望。





心靈互助


一直以為城市彩禮多,反而現在農村彩禮壓的人喘不過氣來。我老家這邊,市區基本沒什麼彩禮。只是象徵性的,女方陪嫁反而不少。而農村老家,除了要求房子之外。基本還要3.8萬到8.8萬左右不等的彩禮錢。還有其他亂七八糟,比方說100個饅頭、八鋪八蓋等等


我帶你去過去


10年結婚,彩禮1000.買了三金。媳婦陪嫁了幾樣小電器。另外就是她私人儲蓄一兩萬塊錢。剩下的基本上都是我出的錢。其他小東小西了就不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