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完美戰將是誰?完勝武聖關羽,曾兩次和劉備對著幹!

趙雲是頗為著名同時受到諸多人喜愛的三國人物。《三國演義》裡的趙雲不僅英姿颯爽且文武雙全,最重要的是趙雲為人謙遜謹慎、從不居功自傲。可以說,小說中的趙雲近乎完美。雖然小說有部分藝術加工的成分,但必須承認,《三國演義》中趙雲的事蹟大部分還是有其歷史依據的。陳壽的《三國志》正文有關趙雲的事蹟記載並不多,裴松之在為《三國志》做註解時大量援引了《雲別傳》的內容,增加了有關趙雲的歷史記載。本篇文章,筆者就將選取幾段《雲別傳》的記載,以期立體地展現趙雲其人。

三國最完美戰將是誰?完勝武聖關羽,曾兩次和劉備對著幹!

一、趙雲的同鄉夏侯蘭

夏侯蘭在《三國演義》中曾經被一筆帶過,即在小說第三十九回,其作為夏侯惇的副將一起出徵,結果在博望坡中了諸葛亮的火攻計,最終死於張飛手中。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十幾年前有一款比較出名的單機遊戲,叫《三國趙雲傳》,對夏侯蘭這一人物進行設計。該遊戲中夏侯蘭是趙雲青梅竹馬的玩伴,曾經一同拜師學藝,後因不肯為曹操謀害趙雲而自刎身亡(筆者按:這款遊戲劇情設計得頗為巧妙,遊戲中,夏侯蘭這一角色塑造得很成功,是一個糾結又有那麼一些膽小怕事的人物。)。當然,遊戲的設計屬於衍生作品,其所塑造的夏侯蘭形象只是一種大膽構想。

歷史上,確有夏侯蘭其人。據裴松之注引《雲別傳》記載:“先是,與夏侯惇戰於博望,生獲夏侯蘭。蘭是雲鄉里人,少小相知,雲白先主活之,薦蘭明於法律,以為軍正。”從這段記載中,我們可以獲得許多信息,一是夏侯蘭確實是趙雲的同鄉,且“少小相知”,關係密切;二是夏侯蘭確實參與了博望之戰;三是夏侯蘭具有特長,其人“明於法律”。由此看,小說中夏侯蘭隨同夏侯惇出征博望,遊戲中夏侯蘭與趙雲同師學藝的情節設計也並非無中生有,而是確有歷史依據的,至於在此期間具體還發生了什麼事,歷史也無更多的描述。

三國最完美戰將是誰?完勝武聖關羽,曾兩次和劉備對著幹!

二、趙雲絕婚

自古英雄配美女,趙雲作為三國中“姿顏雄偉”的男性,多多少少是女性們欽慕的對象。後世的文學作品亦有對趙雲婚姻的設定,最典型的即民國文人周大荒的《反三國演義》。該作品中趙雲娶馬騰之女、馬超之妹馬雲祿為妻。同樣是在遊戲《三國趙雲傳》中,趙雲亦有女性發小樊娟(筆者按:樊娟的設定是趙雲和夏侯蘭從小的玩伴,是一個鄰家小妹的形象。後嫁與夏侯蘭為妻,夏侯蘭死,樊娟殉情。)。

遊戲對趙雲女性發小的取樊氏姓字,亦有其歷史依據,裴松之注引《雲別傳》載:“(趙雲)從(先主)平江南,以為偏將軍,領桂陽太守,代趙範。範寡嫂曰樊氏,有國色,範欲以配雲。雲辭曰:‘相與同姓,卿兄猶我兄。’固辭不許。時有人勸雲納之,雲曰:‘範迫降耳,心未可測;天下女不少。’遂不取。範果逃走,雲無纖介。”只不過,歷史中趙雲以果決的態度拒絕了趙範將其寡嫂許配給自己的建議。類似的情節,在《三國演義》中亦有體現。可以看出,歷史上的趙雲似乎原則性很強,不近女色,在很多人看來這是正派的作風。盧弼曾經將歷史上的趙雲和關羽進行對比——“樊氏國色,而子龍不取,賢於關羽之乞娶秦宜祿妻去遠矣。”在筆者看來,大抵如此,後世的文學作品和遊戲衍生作品才會遺憾趙雲這樣一位英雄人物缺少佳人相伴故而為其增設紅顏伴侶。

《雲別傳》在夏侯蘭事件和絕婚事件後,對趙雲作出了“雲不用自近,其慎慮類如此”的評價,意在強調趙雲行事小心謹慎、思慮仔細周全的特點和風格。

三國最完美戰將是誰?完勝武聖關羽,曾兩次和劉備對著幹!

三、兩次有水平的諫阻

除了小心謹慎,趙雲還具有很強的大局意識和清醒的頭腦。裴松之注引《雲別傳》中記載了兩次趙雲非常有水平的諫阻。

一次是劉備平定益州後要瓜分百姓的田宅,以此賞賜有功將士。此時,是趙雲站出來諫阻劉備,認為此舉不妥,正確的做法應當是要及時安撫益州士民,讓他們安居復業,然後再向他們徵調賦稅、勞役和兵役,這樣才能將益州經營為日後復興漢室的基地。

另一次是孫權襲取荊州後,劉備意欲發起伐吳戰爭。趙雲提出反對意見,認為蜀漢的目標是伐魏而非伐吳,趙雲旗幟鮮明地指出:“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趙雲這番話道理說得堂堂正正,是非對錯一目瞭然。作為劉備集團麾下的武將,趙雲能夠清晰地認識到伐魏比伐吳更符合蜀漢的集團定位,能夠始終明確蜀漢集團“復興漢室”的大方向,這是十分難得的。

可以看出,兩次諫阻,趙雲都始終保持冷靜、清醒的姿態。《三國演義》為突出趙雲顧大局、識大體的形象,也沿用了這兩次諫阻。

綜上所述,裴松之所引注的《雲別傳》很大程度上補充了趙雲個性、人品以及大局觀方面的內容(筆者按:很多三國愛好者喜愛趙雲不單是因為趙雲有勇有謀,更重要的是趙雲人品端正且識大體。),不僅從多個角度豐富了趙雲的歷史形象,也為後世文學作品對趙雲的藝術加工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撇開對《雲別傳》真實性的爭論,趙雲的歷史形象與文學形象的相似度還是頗為接近的。在筆者看來,透過趙雲的二三事看,歷史上的趙雲其形象大抵有些高冷,少了些許人情滋味。反倒是後世的文學作品和遊戲衍生作品似乎更接地氣,既表達了人們對趙雲的喜愛和崇敬,同時又為趙雲的形象增添了不少色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