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界4大“撿漏”神話,其中一件國寶,被專家用30元買到手

文物是國家和民族歷史發展的重要見證,但真正瞭解文物,並能鑑定文物的人卻少之又少,因此許多人收藏文物都是在“賭”。今天便給大家介紹一下文物界的4大“撿漏”神話,其中一件珍貴的國寶,專家用30元就買到了手。


文物界4大“撿漏”神話,其中一件國寶,被專家用30元買到手


第一,何尊。何尊是一件西周早期的祭祀器具,1963年,陝西一農民在自家院子裡發現了這件銅器,隨後便以30元的“高價”賣給了當地的廢品收購站。後來,當地博物館的一名專家發現了這件銅器,雖然他當時無法鑑定這件文物,但還是陰差陽錯的花了30元將其買回。

十餘年後,專家在這件銅器的底部發現了銘文,其中便有“中國”二字(歷史記載中最早出現“中國”一詞),在加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何尊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並禁止出境展覽。


文物界4大“撿漏”神話,其中一件國寶,被專家用30元買到手


第二,秋塘雙雁圖。秋塘雙雁圖是一副宋代留下來的中國花鳥古畫,但起初由於這幅畫上面沒有標識和題字,所以被認為是一件比較普通的作品。

直到研究人員發現這幅畫曾被北宋徽宗的名畫《紅蓼白鵝》和北宋崔白的名畫《蘆花義愛》所模仿,才將其確認為北宋時期的精品花鳥古畫,1992年,臺北故宮博物院還將其列為限展文物。


文物界4大“撿漏”神話,其中一件國寶,被專家用30元買到手


第三,緙絲陀羅尼經被。緙絲陀羅尼經被曾是西藏活佛送給乾隆的貢品,後來更是作為陪葬品隨乾隆下葬,數百年後,隨著清東陵被孫殿英盜掘,緙絲陀羅尼經被流入了民間。

2005年,一位藏家以9萬元的價格從拍賣會上拍得一件袈裟,並意外發現了袈裟夾層中的緙絲陀羅尼經被。之後,緙絲陀羅尼經被先後兩次被拍賣,價格分別為7205萬和1.3億。


文物界4大“撿漏”神話,其中一件國寶,被專家用30元買到手


第四,五王醉歸圖。五王醉歸圖是元代畫家任仁發的名作,曾為清朝皇室的藏品,但後來卻被溥儀帶出皇宮,偽滿洲國覆滅後,這幅畫散落民間,並最終流落到了美國。2009年,這幅畫在香港拍出了4658萬港元的價格,七年後,這幅畫再次被拍賣,賣出了3.036億的天價,並創下了2016年中國藝術品在全球的最高成交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