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沒有語言如何溝通?

養個自己在魚缸裡




很多家長緊張於孩子無口語,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無法清楚地表達給家人或老師,需要得不到滿足,會引發孩子一系列情緒與行為問題。

語言病理學家Kate Smidl表示,言語治療師通常不會關注孩子們使用多少單詞,他們更關注孩子會如何使用這些單詞。他說:“語言的功能,是我們關注的第一位。”

一個陰天的週一早上,言語治療師卡伯裡坐到了學生麗薩的對面。卡伯裡拿出了兩個iPad,一個裝有TouchChat HD(一種為溝通有障礙的人提供圖片作為溝通方式的APP),另一個裝有戳泡泡的視頻遊戲。

“我們來一起戳泡泡把!”卡伯裡女士說。這成功地吸引了麗薩的興趣,卡伯裡馬上問:“你剛剛在演奏什麼?”麗薩馬上伸手去拿裝有TouchChat的iPad。

她熟練地滾動著程序裡包含圖片與文字的小方塊,很快組成了一個簡單的句子。她先觸摸了寫有“我玩”的方塊,iPad裡馬上傳來“我玩”的聲音,麗薩緊接著又觸摸了“泡泡”的圖片,電腦馬上就讀出了“泡泡”的單詞。

在國外,有很多像TouchChat這樣的APP,為無法流暢溝通的自閉症孩子提供了一種表達自己的途徑。雖然在國內,類似的APP比較少,但也有一些組織在努力研發。

1

這款名為小雨滴的APP有非常豐富的素材庫,家長也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與需求,自己添加圖片,來豐富孩子的表達。

2

Snap + Core First也是一款輔助溝通的軟件,它包含了超過7000個日常用語,還可以在每個溝通主題下預製迷你時間表、社交故事、“首先-然後”等等視覺支持工具。也是一款非常實用的,幫助自閉症孩子瞭解溝通常規,建立起一套適合自己的交流方式。


3

圖片交換溝通系統

教孩子使用圖片去要求物品的系統方法,就是圖片交換溝通系統(PECS)。

前文提到的一些軟件,就可以看做是“電子版PECS”。

PECS有哪些階段?


1、以物換物

教會孩子使用圖片交換他所需要或喜歡的物品。在孩子看到喜歡的物品時,孩子會拿起一張帶有喜歡物品的圖片,伸手將圖片遞給家長,來換取喜歡的東西。

2、增強孩子的自發性

孩子能夠堅持使用一張圖片,並能在不同的場景中,對不同的人,在有一定的距離的時候,仍然可以進行以物換物的活動。

3、辨認卡片

當孩子想要得到某一種東西時,它能夠正確地從幾張卡片中取出正確的一張,走向家長並交出卡片。

4、句子結構

幫助孩子學會使用“我要”圖片,家長想要的物品圖片來構建簡單的句子。幫助孩子學會使用句子條。拿起一張“我要”的圖片,再拿起一張他想要的物品的圖片,放到句子條上。把句子條取下,走進家長,並交出句子條換取想要的物品。

5、回應“你想要什麼?”

當孩子可以自如運用圖片組成句子表達的時候,就可以開始這一階段的學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