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預產期了,還沒考慮好順產還是剖,心裡好糾結。過來人給個意見?

顧秀兒


產檢掛個專家號,讓專家給你評估一下身體狀況是不是適合順產。

我當時就是這樣操作的,大夫當時給量了盆骨什麼的,估了孩子的大小,然後結合檢查結果之後建議我順產。我的孩子生下來7斤半,順的。

如果身體條件不能順產就聽醫生的直接剖腹,不然順產生半天不行最後又轉到剖腹產,那才是最受罪的,等於經歷了兩遍。

順產也就生的時候比較痛,但是生完了就不怎麼疼了。剖腹的人生完後還會痛好些天,有的人受不了還上鎮痛棒,但是有的醫院是沒有鎮痛棒選擇的。


腦波交響樂


有的時候,寶寶自己就選了出生方式。

我是昨天剛順產的。本來是害怕自己順不下來,再拋要受兩次罪。想預約拋婦產。可是當地省醫院給的評估是寶寶六斤,不是很大,我身高168,骨盆適合順產。不給我拋的指標。也找好人約好39周滿足拋的條件去拋,結果38+6凌晨見紅了,當下覺得找人人家都睡覺了,不好意思打電話,就接受順產。在醫院待了一天沒開骨縫,掛了催產素,兩個小時開了兩指,預約無痛分娩,人家只有白天有麻醉師,晚上沒有無痛,有另一種導樂分娩,就是電你的腰,讓你疼痛感降低,就選了這個,因為太疼了,後來開了四指,疼的迷糊,讓我出了產房和老公家人在一起說話,又開了一指半。然後坐著輪椅去產房,忍了四個小時左右,骨縫開全了,二十多分鐘就生出來啦。

所以有的時候,咱們想的都是多餘的,寶寶自己就決定哪種方式出生啦。放心吧,現在無痛分娩和導樂分娩都讓生產沒有那麼疼。加油!


青黛146650365


快到預產期了,還沒考慮好順產還是剖,心裡好糾結。過來人給個意見?

馬上就能夠和朝夕相處了十個月的寶寶見面了,孕媽心裡肯定是很高興的。可是隨之而來的是要面對如何選擇分娩方式而頭疼。

其實不單單是題主你糾結,逗媽當初也糾結過到底是順產好還是剖腹產好。最終我還是選擇了順其自然。等待自然發動,再去醫院待產。可惜天不遂人願,最終因為骨盆異常開到7指順轉剖了。作為兩種痛都經歷過的人,就來說說順產和剖腹產的區別吧;


一. 順產的優點與缺點

1. 順產的好處:瓜熟蒂落,胎兒和母體自動發動分娩開始,生產過程對於母體和胎兒的傷害較小胎兒經過產道擠壓,心臟和肺部得到了鍛鍊,為其之後的呼吸創造了比較好的條件。

2. 順產的創傷小,基本只有會陰部側切傷口。並且有利於乳汁的分泌,產後產婦的身體恢復也比較快。很快就能下床走動與進食。

3. 順產的缺點:產程比較慢。生產時由於子宮收縮和骨盆的擴張引起的陣痛,會讓產婦覺得難以忍受。產後陰道會鬆弛,生殖系統變脆弱,有可能會發生子宮脫垂,尿道感染等後遺症。

二.剖腹產的優點與缺點

1. 剖腹產的優點:分娩時間快,由於有麻醉,產婦手術中基本感覺不到什麼疼痛感,很輕鬆的就能見到孩子。即使麻醉效果已過,產後還可以使用鎮痛泵止痛,傷口的痛感完全可以接受。

2. 還可以避免生產過程中的不利因素,可以解決一些產程中碰到的棘手問題,減少胎兒宮內發生窘迫,缺氧的幾率。骨盆不用擴張,陰道的鬆弛症狀還有子宮脫垂等狀況就會減少。


3. 剖腹產缺點是:產婦要面對手術過程以及麻醉後所可能出現的風險。例如臟器損傷,麻醉意外等情況。對身體的創傷比較大,術後恢復也比較慢。

4. 剖腹產發生的併發症相比順產要高,比如羊水栓塞,產褥期感染。還有遠期的後遺症,腹腔骨盆黏連,子宮內膜異位,麻醉部位長期疼痛,刀口一到陰雨天就疼的狀況也是常有的。

相比之下,順產的優勢更明顯,畢竟是遵循大自然的規律分娩的。就算在醫學如此發達的現代,醫院也是極力提倡順產的。不過話雖如此,最終還是要根據自己身體的條件以及胎兒的情況來決定的,聽取醫生的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生產方式為好哦(✪▽✪)

我是二胎全職媽媽,多平臺作者;歡迎關注(逗媽育兒路),一起探討孕產、育兒專業小知識;您的隨手點贊是我寫作的動力,歡迎狂點,感恩遇見。

逗媽育兒路


我是兩胎都是剖腹產的,二胎生了三個多月了。剖第一胎的時候,當時是2013年,那時不像現在剖腹產要有指標才給你剖,我當時是過了預產期三天寶寶還沒發作,考慮到自己個子矮小才,擔心生不下來就去剖的。剖出來過後就後悔了,因為醫生壓肚子那個難受死了。生二胎就想著可以順產,畢竟大寶都已經六歲了,我也看到人家好多頭胎剖二胎順的,但是醫生說我是瘢痕子宮擔心到時候大出血,不允許我順產。沒辦法只好剖腹產,剖二胎比一胎還疼啊!我就更加後悔頭胎剖腹產了。所以我覺得孕後期一定要多運動,爭取能夠順產,要實在順不下來再剖吧,畢竟自己努力了,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


qiushengf


產科醫生眼中的順產和剖宮產


如果問我順產好還是剖宮產好,我想說的是“不生最好!”因為在醫生眼中,無論上順產還是剖宮產,女性都面臨著不可避免的妊娠風險,即便是在現代化的醫院中分娩,仍然時常的有悲劇發生,無論是胎兒還是產婦。因為分娩的過程中面臨著不可預料的風險。


舉個挺有意思的例子吧。我們醫院內部的大夫生孩子中,大部分的兒科大夫不敢順產,因為經常來產房搶救重度窒息的新生兒。而產科大夫自己生孩子的時候非常害怕會剖宮產,畢竟見了太多的剖宮產併發症,同時也知道剖宮產的創傷有多大。


我雖然是個產科醫生,自己老婆生孩子的時候也是全程的監護,但是面對隨時變化的胎心監護,不確定的產程,隨時變化的胎位時,也是緊張的不得了,因為生孩子這件事情就是不確定!也是隨時做好分娩過程中的急症手術準備。


所以當醫生的我們自己生孩的時候也會糾結,更何況普普通通通的孕媽。

分娩方式的優劣和選擇


如果讓我用數據說話,客觀的說順產和剖宮產的利弊的話,我能給出這樣的評價。


順產有利於孕婦,但新生兒的不良結局相對比剖宮產多一些。畢竟難產難以預料。


擇期低風險的剖宮產新生兒不良結局相對少一些,但是孕婦的併發症明顯高於順產,特別是遠期併發症,以及影響下次妊娠。


產科醫生分娩方式的建議:

低風險的初產婦和經產婦,絕對首選順產,低風險孕婦難產率在10%以下,大概率可以順產。避免無指正手術,影響下次妊娠。這也是目前降低剖宮產率的重點,就是控制初胎剖宮產率。


中高風險初產婦,難產率會升高到20%以上,但是依然有很大的希望順產,有信心分娩的孕媽還是檢查分娩試試,同時做好急症手術的準備。如果孕婦不願意分娩,也可以直接做剖宮產術。


中高分娩的經產婦,特別是高齡產婦,如果之後沒有再次分娩計劃的,可以直接選擇剖宮產。有再次分娩計劃的,還是建議先嚐試經陰分娩。


產科李醫生


在北京的公立醫院,原則上要求50%的順產率,一般只要骨盆條件ok,不是臀位,且孕周合適,醫生都會要求順產。

在私立醫院,順產的比例能達到70%。

順產的話,恢復快,但陣痛會比較難熬,有撕裂或者側切的可能,也有小部分會順轉剖。

剖腹產恢復慢,疼痛程度略好,陰道不會變得鬆弛。

對寶寶來說,順產的寶寶經歷了產道擠壓,感統能力會發展得更好。

如果寶媽不是高齡,條件也合適,不妨先試著順產吧!要是陣痛厲害,可以打無痛的。


反套路育兒


定期產檢的話,到32周左右醫生會告訴你生產前的一些準備事項,也會告訴準媽媽什麼樣的情況下適合順產或者剖腹產,醫生會看個人身體給與建議,能順產的話醫生會鼓勵順產,對媽媽的恢復好,對寶寶的體質也好。迫不得已要剖腹產醫生也會告知,所以孕媽不必擔心,聽醫生的就好了。我是順產,可以給準媽參考一下。我當天早上七點左右入院待產,宮口開的慢,用了無痛分娩到傍晚還是沒破水,醫生給人工破水不到一小時就進產房,進產房前後不到半小時就生了,用了仿生氣囊,縮短了產程,減少產婦的痛苦,希望對你有幫助!


瓷妝淡雅


原則上個子矮小,盆骨窄的剖腹產;人高馬大的順產;介於中間的身體弱的和不運動的,剖腹產。這只是建議,找個有經驗的好醫生吧。


友益多


我身邊所有朋友都是剖的,不過我堅持自己生,我個頭大骨架大,醫生強烈建議我自己生,可是到要生那天,宮縮2指我就受不了了,凌晨1點就我在走廊裡疼,心裡承受能力一下就崩潰了,讓醫生給我剖的,老公看我疼,也同意剖,就這麼沒骨氣的剖的。


gemma


我是在公立醫院順產的,我當時產檢的時候醫生說沒有什麼特殊情況,都鼓勵順產。選擇剖腹產還是順產要根據準媽媽的個人身體條件,胎兒的情況再做決定。不過現在很多醫院都有無痛分娩的針可以打,可以減輕一部分順產開指的痛苦,具體如何選擇還是要聽取醫生的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