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梯戶比”的種種影響,買房的時候真的弄明白了嗎?

9eN7y_sky


現在的房子越建越高,戶數也越來越多,許多人擠在一棟樓裡,對電梯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舊樓房改裝電梯的事兒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那麼電梯是越多越好嗎?到底幾部才是合理呢?

衡量電梯與居民居住影響是梯戶比,簡單來講就是電梯數和住戶的比例,平時我們經常講的一梯兩戶就是1:2,三梯八戶就是3:8,梯戶比就是這個比值,廣義上來講,梯戶比的值越小,人口密度就越大,生活質量相對就越差,那實際對我們到底有什麼影響呢?

影響一:電梯等待時間過長

梯戶比越小,人口密度越大,等電梯的時間肯定就越長,要是不巧壞了一個電梯,再趕上上下班的高峰時間,狗也叫,孩子也哭,樓道里全是人,簡直就是崩潰了。

影響二:戶型設計

如果單層戶數過多,勢必要建造更多的電梯以滿足通行要求,電梯佔用的是公共空間,肯定會對戶型設計造成影響,對於兩邊的房間還影響不大,但挨著電梯的房間佈局及採光肯定會受到較大影響,就可能會出現一些純北向的,採光不好的殘次戶型。

影響三:公攤成本

在住戶和層數相同的情況下,梯戶比越大,電梯越多,但相應的公攤面積也就越多,雖然方便了出行,但也不一定是好事兒,以後物業費、採暖費都是按照建築面積來收的。

影響四:居住私密性與舒適性

一梯一戶無疑是最好的,空間獨享,但這種一般別墅才有,普通人是住不起了。現在好一點的小區,一梯兩戶,也非常不錯,私密空間也比較大,隨著每層戶數的增加,尤其是那些塔樓,雖然戶數多了,電梯也多了,但整整一層裡住了十幾戶,衛生條件髒亂差,樓道里也堆滿了各家的雜物,生活質量可想而知。

那麼我們在買房時,光看梯戶比就夠了嗎?

梯戶比只是從數據上表現了住戶數量與電梯數量的比值,但實際購房中光看這個比值還不夠,不能真正的反應出實際的居住質量。比如說,一梯兩戶是1/2,兩梯五戶是2/5,三梯八戶是3/8,從比值上看1/2>2/5>3/8,但在實際居住時並不是一定的。

只一部電梯

一梯一戶暫不討論,說說一梯兩戶的,雖然梯戶比值比較大,但不一定是最好的,尤其是那些20層以上的高層,雖然單層戶少,但總的算下來住戶也很多,若只有一部電梯,可能經常在等待中度過了,就像華山一條路,如果不想爬樓梯,等也得等,不等也得等,看著電梯像公交車進站一樣,一層停一次,完全是絕望。

兩部電梯

兩個電梯的情況就比較普遍了,一般有一部電梯是消防梯,但平時也是作為客運電梯使用,同時運行起來還是很快的,加上每層3-5戶的合理數量,只要樓層不是太高都沒有什麼問題,至少兩部電梯還是有得等的。

三部及以上

這種情況一般都出現在高層塔樓裡面了,三梯十戶是正常操作,三梯十二戶是屢見不鮮,而且樓層基本都在25層以上,將近300戶聚集在一棟樓裡,三部電梯在高峰期根本沒有空閒,要是一部出了故障,剩餘的電梯基本上就屬於滿員狀態了,如果再推個自行車,帶個嬰兒車,中間層以下著急的只能走樓梯了。

綜上,梯戶比只能做為一個選擇樓房電梯的一個參考,並不是絕對的,還是要看總戶數和電梯數量的關係,相對來講,在20層以下的樓房裡,每層戶數不要超過4戶左右,兩部電梯可以滿足日常要求,如果樓層再高,戶數再多就要配備更多的電梯才可以。

小崔聊房


根據自己的經濟情況,選擇合適的梯戶比,合適容積率,小區密度的房子。

     很顯然,住的戶數越多,樓梯就越擁擠。比如2梯6戶,或者3梯8戶,就比一梯兩戶或者兩梯四戶舒適性,就差一點。可能上下班的人比較多,等待電梯的時間比較長,沒有私密性之外,會影響一些生活的質量。

戶數太多,樓房的戶型格局就不太好設計了。一般來說,東西兩邊的邊戶,品質設計的會好一點,面積也常常大一點。

但是戶數多了,分攤的就相對可能小一點,分攤的公攤面積,對生活品質影響沒有那麼大。如果有錢的話還是買,梯戶比小一點的好。

許多豪宅通常一梯一戶,小高層一梯兩戶,住起來都比較舒服。2梯4戶也可以勉強接受,兩梯6戶就顯得有點擁擠了,更不用說3梯8戶,簡直就是鴿子籠子了。


造小人二缺一賣樓軍哥


這個問題很簡單,梯戶比越大,說明這個小區的品質越好呀,一般都是一梯兩戶,如果是兩梯四戶說明小區容積率就高了,三梯六戶或者四梯八戶說明小區更擠!這裡面有個問題大家注意沒有,評平均下來都是一梯兩戶為什麼3/6和4/8更擠,你自己畫個圖紙想想吧。你看看保利和綠地以及中海的高端住宅都是兩梯兩戶甚至一梯一戶!容積率低了小區人少,車位都不愁停!你看看很多動遷房安置房就懂了


不動產投資諮詢服務


梯戶比理論上來說大致是與居住舒適度成正比的,但是在實際的體驗中並不完全是這樣。

電梯對於住戶居住適應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等候電梯的時長上,理論上來說舒適性排序1梯2戶>2梯5戶>3梯8戶,但是實際上並非如此。相信大家都有這樣的體會,在1樓等電梯且只有1臺電梯的時候什麼情況下覺得最絕望——發現電梯在2樓而且正在往上走的時候。同理當你在某高層的時候發現電梯在你下方一層且正在往下走是最令人絕望的。但是如果電梯正在朝你的方向運行,或者停在某一層沒有運行,心情頓時就好多了。1梯2戶的情況下,對於30層60戶的樓房來講,同一時間同時有2戶及以上的人使用電梯概率是相對較大的,那遇到上面說的絕望情形也就成為了相對大概率事件了。但是如果是2梯5戶,哪怕同時有很多人使用電梯,但是兩部電梯並行的概率是很小的,基本上都會錯開,這時候總會有一部電梯是朝你的方向運行,遇到絕望事件的概率可以說就小很多了。同理,如果是3梯8戶、4梯12戶,雖然梯戶比在不斷降低,但是由於電梯數目的增多,等候電梯的時長平均都會變短。所以說在實際生活中,並不是完全的梯戶比越高居住體驗就越好,還需要分情況討論。


潘洋


其實二梯四戶也許是最合理的。理由是,梯多提供了選擇和備份,戶數少了公攤太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