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盆是什麼感覺?

用戶63953748049


很多新手媽媽在孕晚期的時候,擔心最多的問題就是寶寶什麼入盆。其實在孕晚期,媽媽除了做好了待產的準備之外,寶寶也會“移駕”至媽媽的骨盆中“蓄勢待發”!

很多準媽媽在此刻都是很激動的,一般在孕晚期的時候可以通過胎心監測到腹中寶寶的情況,但是,孕媽咪們知道入盆後胎動是什麼感覺嗎?入盆後胎動一般是踢哪裡呢?

在胎兒入盆之後,胎兒的胎動會變得頻繁還是減少?這是很多媽媽都不瞭解的,尤其是新手媽媽們!其實想要知道胎兒是否已經入盆並不難,想知道入盆後胎動踢哪裡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般胎兒入盆後胎動會出現在這個位置,媽媽們快快記下來哦!

入盆後胎動一般踢哪裡?

<strong>

一般來說,孕媽在進入孕後期之後,胎兒也會慢慢入盆為分娩做準備!寶寶隨著月份慢慢長大,在子宮內的活動空間變得越來越少,幾乎撐滿了媽媽的這個子宮,因此在施展不開的空間裡,寶寶會慢慢的抬頭下降至媽媽的骨盆中,這個時候胎兒的胎動就會明顯減少了一些!

當胎兒入盆之後,媽媽會明顯感覺到寶寶的頭能夠自由活動,有的時候會在靠近媽媽恥骨的地方拱啊拱啊,這個時候可以判斷的是胎兒正在入盆,還沒有全部入盆、完全入盆,這個時候孕媽咪肚子其它的地方還是能夠感覺到胎動的。

當寶寶完全入盆之後媽媽會明顯發現此時的胎動主要就是手和腳,感覺到寶寶在來回踢動,這個時候一般就在肚臍的左右兩邊,肉眼可見。這個時候,入盆後胎動一般就是踢的媽媽肚臍周圍的地方,媽媽注意觀察,會發現寶寶的小腳丫會在肚臍左右兩邊踢動。

一般情況,媽媽自己是能自我感覺到寶寶入盆的,可以根據胎動的次數和胎兒踢肚子的位置辨別。同時,媽媽會明顯看到自己的腹部形狀改變,可以用西瓜變成一個柚子來形容。

另外胎兒入盆之後會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小腹下墜,陰部有明顯的疼痛感,這是胎兒入盤產生的壓迫感,胎兒的重量發生了變化,這個時候媽媽要注意休息,不要提重物,一面腹部下墜導致胎膜早裂了!

還有媽媽會有不規律的宮縮,時而有時無的,會出現尿多、尿頻的症狀,這是因為胎兒壓迫膀胱的影響,胎兒入盆太為下降,媽媽會明顯感覺自己的呼吸變輕鬆了,胃口也變好了!這是因為胎兒下降了,器官少了擁擠感,自然就輕鬆很多!


小冉哥運動康復


入盆,顧名思義,胎寶寶將進入到媽媽的骨盆中。是胎寶寶準備好降臨所發出的信號,也是順產過程中的第一步。

入盆有啥感覺呢?

墜痛感

我記得自己生產前幾天,恥骨會特別疼,無法走路。應該是寶寶的頭在往下墜,卡在骨頭的感覺。

尿頻

後期尿尿頻率明顯增加,我還經常起夜。

呼吸輕鬆,胃口變好

隨著寶寶下墜,胃部會空出來。飯量又上去了,我基本兩碗飯打底。

痛經的錯覺

隨著預產期的臨近,假性宮縮也伴隨而來。不規律的肚皮發硬,當變得有規律時,就要去醫院報道了。

入盆並不代表馬上就會分娩,這只是生產的前兆。對於首次懷孕的孕媽媽來說,入盆後2-3個禮拜寶寶才會降臨,而對於懷二胎的孕媽媽來說,入盆後就會直接進入到分娩階段。


暖暖育兒經


入盆意味著寶寶即將降臨到這個世上,馬上要和爸爸媽媽見面了。

入盆有什麼感覺?

一、腹部逐漸下墜。胎兒入盆後,孕媽媽會覺得突出的腹部逐漸下墜,腹部和陰部有絲絲疼痛感。

二、呼吸順暢了好多,胃口也變好了。隨著胎兒的入盆,胎兒的位置逐漸降低,孕媽媽胸部下方和腹部變得輕鬆起來,感覺呼吸比之前順暢了好多,同時對胃的壓迫變小了,胃口也跟著好起來 了。

三、行動愈發不方便。這時媽媽的肚子會越來越大,感覺身體更加沉重,動作也越發笨拙費力,行動也日益困難起來。

四、不規律宮縮增加。

五、尿頻。將近臨產期,胎兒越來越大,再加上入盆後胎兒位置的下降,膀胱會受到子宮的壓迫,膀胱的儲尿能力減弱,孕婦總覺得想尿尿,有的還會出現尿痛等情況。

六、胎動減少。入盆後,好多準媽媽會發現寶寶的胎動次數好像變少了,活動次數及強度也不如以前明顯了。這是因為寶寶越長越大,子宮的空間相對來說越來越小,寶寶要運動起來就困難多了,所以會感覺到胎動減少的情況。只要胎動次數不是太少,都沒有問題,而且後期孕檢頻繁了,如果有問題基本上很容易就會發現,不要太在意。

胎兒入盆並不是即將分娩的症狀,只是代表孕婦離生產已經不遠了。不過由於孕婦的生產經歷不同,胎兒入盆的時間也會有差異。初次懷孕的孕媽通常在是生產前2-3個星期就已經出現胎兒入盆了,此時離生產還遠著呢。而經產婦,胎兒入盆的時間會比較晚,有些甚至直到分娩階段,胎兒才入盆。此時,胎兒入盆就是要分娩的徵兆。


二寶媽咪的育兒時光


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逐漸發育完全,之後就會面臨一個重要的階段——胎兒入盆。一般情況下,孕婦懷孕36周左右的時候會感覺到腹部發緊,別慌,這就是胎兒要入盆的徵兆。胎兒入盆媽媽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判斷。

1. 明顯的下墜感

所謂的“入盆”,就是胎兒變換好胎位之後向下墜入骨盆內,為日後的生產做準備。所以,胎兒入盆後會有明顯的下墜感,骶骨和恥骨負擔加重,孕婦的腹部形狀也會有變化。

2.尿頻

胎兒向下入盆後肯定會壓迫膀胱,所以孕期尿頻的現象會更加嚴重。衛生間地面溼滑,準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安全哦!

3.食慾恢復

小寶寶的入盆壓迫了膀胱卻解放了胃,孕媽媽的胃會感覺放鬆了很多,甚至連呼吸都變得順暢多了。雖然食慾恢復了,但飲食一定要有節制哦!

4.胎動減少

如果36周之後胎動減少了,準媽媽們不必太過緊張,因為寶貝入盆之後空間變得越來越小,身體越長越大,胎寶寶的活動自然受到了限制,施展不開自然也就沒有以前那麼活潑好動了。

還有一本分寶貝特別沉得住氣,到了36周還遲遲不肯入盆,準媽媽們不用太擔心,只要定期按時做好產檢就可以,聽從醫生的建議做一些有助入盆的活動,世事無絕對,臨產前才入盆的情況也是有的。


錦鯉媽咪


懷孕到達孕晚期之後,孕媽媽們都比較關心胎兒有沒有入盆。那麼入盆是什麼感覺呢?


1.胎兒入盆後,孕媽媽們會感覺到尿頻加重了:雖然整個孕期都尿頻,但是入盆以後會更明顯,因為胎兒入盆往下墜,更加壓迫膀胱。此時,孕媽媽會感覺到,與自己接觸時間最長的,大概就是廁所了吧……每天都徘徊在來回廁所的路上……

2.變的能吃了,也沒有吃點東西被頂著的感覺了:因為胎兒入盆往下墜,上面的空間就大了,孕媽媽的胃不再受到大力擠壓,自然就能吃了。

3.呼吸變得輕鬆了,感覺終於能喘口大氣了:這是因為胎兒入盆,孕媽媽的心臟不再被擠壓。

4.有的孕媽媽在胎兒入盆之後,會有恥骨痛,會陰腫脹的症狀,這是因為胎兒入盆,腹腔壓力增大導致的。不必擔心,是正常的。


5.胎兒入盆後,孕媽媽肚子的形狀也會有所變化,從原來的西瓜形,變成了柚子形,也就是老人常說的:肚子掉下來了,離生不遠了。

入盆: 胎兒以頭朝下,屁股朝上,身體蜷縮的姿態,頭部進去骨盆腔。入盆以後胎兒的位置就比較固定了,很少會發生改變。一般在孕37-38周入盆,經產婦要早些多在36周入盆。

也有在33-34周入盆的。還有到臨產少都沒有入盆的。也就是傳說中的邊生邊入。其實只要孕媽媽符合順產條件,胎兒入不入盆都是可以順產的哦!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育兒話題。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與轉發,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探討,感恩遇見!


文海撈夢話育兒


導讀:入盆是什麼感覺?
孕晚期到來了,入盆就會不期而遇了,在這個時期孕媽媽們堅持按時去醫院進行產檢就是很必要地瞭解到入盆情況的好辦法的。當然也是孕期孕媽媽們需要高度重視產檢的必要性了。
在孕晚期的時候,胎寶寶會被母體子宮內的存在的羊水和胎膜所包圍著,此時的胎寶寶的姿勢是呈全身捲曲的樣子,這時的孕媽媽們可以通過醫院先進的儀器看到胎寶寶十分可愛的模樣,胎先露(頭或是臀部位置的)進入骨盆就等待著分娩時刻了。這就是我們通常稱作的入盆。
關於入盆的點滴知識庫,我們現在來分享下哈。
一、何時會發生入盆。
1、入盆的時間點。一般情況下,如果孕媽媽是孕育的第一胎寶寶的話,您的胎寶寶會在孕期36~38周的時候會入盆的,而在入盆後的2~3周孕媽媽們如果沒有任何異常的情況出現的話,則可能會發動宮縮反應而分娩。但是,對於是懷上第二胎的孕媽媽們來說,則可能是在入盆後就會隨著就開始發動宮縮而引起分娩的。
2、入盆的感受。孕媽媽們這時可能會感覺到自己的腹部是有發緊和向下墜的痛感,會發覺之前胃部被子宮擠壓的感覺消失了,減輕了胃部上頂的壓力。這時就是胎寶寶在入盆,往下降。
二、靜待分娩到來。
1、在胎寶寶往下降的時候,孕媽媽們不必太過著急,以為是馬上要分娩的徵兆了。還是要以宮縮的反應為準,除非孕媽媽伴隨有羊水早破的現象,是不需要立刻去醫院備產等待分娩的。
2、在胎寶寶入盆後,在37周時候產檢是臀部位置的話,現在可以跟您的產科醫生溝通調整胎寶寶的胎位。但是如果孕媽媽離最後的分娩時間越近,就越難再調整胎寶寶的胎位了。
3、而分娩則被定義為“宮頸的拉伸及擴張”。孕媽媽們由肌肉所組成的子宮發生收縮和放鬆時候就會擠壓到胎寶寶的,胎寶寶這時就會被子宮這種作用下擠出來,同時宮頸也會受到拉伸。而宮頸必須在開到10釐米的時候,才能保證寶寶能夠出來的。
4、在針對準媽媽們分娩時刻的到來,也存在很多科學理論的,有的理論指向是準媽媽和胎寶寶同時作用的結果,她們在共同釋放荷爾蒙才產生的催生素引發了分娩的到來。也有的會支持,是由於胎寶寶自己的荷爾蒙作用引起的母體子宮的收縮反應。但是,這兩種說法都沒有完全被肯定的。還是有待將來繼續證實的。
很有意思的通俗比喻和大家分享找個樂哈。在孕期裡如果孕媽媽的宮頸突然從以往的堅硬如自己的鼻子變成了柔軟的像耳垂了,這時就是發動分娩的時刻到來了。
5、對於孕期孕媽媽們會經歷緊繃、收縮、痙攣等的感覺,但是這些都不是預示著孕媽媽進入分娩狀態了,只有到了宮頸開始變化時才是真正在發動分娩的預兆。
重點提示:美麗的孕期生活進入了尾聲的階段,產檢是孕期永遠的話題。好好產檢、及時和您的婦科醫生溝通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想擁有美麗的孕期生活,想在最後分娩時刻更加順利,及時補充豐富的孕產知識是有必要啦。希望今天的孕期知識分享文,對各位孕媽媽有所幫助哈。
今日話題:入盆是什麼感覺?歡迎各位美麗的俏嬌婦一起分享哈。

孕媽我最大


胎兒入盆是指在孕晚期,寶寶在默默為出生做準備,他在羊水和胎膜的包裹中,以頭朝下屁股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讓頭部通過孕媽媽的盆骨入口進入盆骨腔,使自己的身體位置得到鞏固,這就是完成了整個入盆的流程啦。

胎兒入盆的時間每個孕媽媽都不一樣,一般是在36周左右,也就是懷孕最後一個月的時候入盆。當然也會有臨產才入盆,或者一直沒入盆的。

通常寶寶入盆後,孕媽媽們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尿頻,原本孕期已經夠尿頻的了,寶寶入盆後對孕媽媽膀胱的擠壓更明顯,只會讓孕媽媽更有時不時想跑廁所的感覺。有的媽媽在寶寶入盆的時候,會感覺肚皮發緊和肚子下墜的更明顯了,像時刻要掉下去的感覺。當然,寶寶入盆對孕媽媽來說還有個好處,就是整個人都感覺輕鬆了,因為胎寶寶不再擠壓著孕媽媽的五臟六腑了。

有的孕媽媽會問,自己能摸到寶寶的頭有沒有入盆嗎?教孕媽媽們一個判斷寶寶是否入盆的小訣竅,如果寶寶是頭位的話,平躺後雙腿彎曲,用手摸小腹下方的位置,能摸到硬硬的就是胎兒的頭部表示沒入盆,反之就是入盆了。當然,這只是個小技巧,最終還是以醫生的專業判斷為準。


孩子王育兒顧問


經過漫長辛苦的懷孕歷程,孕媽們終於熬到快到預產期了,快要卸下包袱了,這個時候來產檢的孕媽經常會問,醫生我的寶寶入盆了嗎,什麼時候才入盆呀,入盆會有什麼表現和感覺嗎?

入盆是指在妊娠晚期分娩前後,胎兒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使其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為分娩做好準備,等待分娩時間,初產婦一般在預產期前1-2周入盆,經產婦經常可能臨產後才會入盆,但是有的初產婦也是在臨產後才入盆的,也要看具體情況,如果出現胎兒過大、頭盆不稱的時候是很難入盆的,是否已經入盆,產檢的時候通過醫生觸診檢查明確。

入盆的時候有的孕媽會感覺有腹部輕微的下墜痛感,有的會感覺感覺到有尿頻,或者想大便的感覺,這是因為胎兒入盆後壓迫膀胱和直腸而引起的,有的孕媽會感覺上腹部輕鬆感,食慾會增加,有的孕媽可能沒有明顯的感覺,存在個體差異,具體的產檢時需要醫生觸診檢查,入盆也不是馬上要分娩了,只能說明胎兒跟孕媽現在的一種狀態,出現見紅或者規律性的宮縮腹痛時才是分娩的前兆,所以足月後檢查入盆後,也不要著急,檢查一切正常可以繼續耐心等待,如果出現規律性的宮縮腹痛,腹痛的強度越來越強,間隔時間越來越短,10-20分鐘一次的時候就要去醫院待產。


十月呵護


通常情況下,胎兒會在孕36周後到分娩前這段時間入盆,他會以“頭朝下、臀朝上、全身蜷縮”的姿勢,讓自己的頭部進入媽媽的骨盆腔裡,並與骨盆銜接而不浮動,為分娩做好準備。

胎兒入盆後,準媽媽通常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不過也有少數準媽媽會伴有以下幾種表現:

1、肚子形狀發生了改變

入盆後,胎兒的頭部會進入媽媽的骨盆腔,所處的位置較之前靠下,所以準媽媽的肚子會由西瓜的形狀變成柚子的形狀。

2、食慾變好了

懷孕後,不斷增大的子宮會對媽媽的心臟、胃、肺等器官造成擠壓,所以準媽媽會有呼吸不暢、吃不下東西等表現。等胎兒入盆後,子宮對這些臟器的擠壓就會減輕,準媽媽的呼吸自然就順暢許多,食慾也就變好了。

3、小腹有墜脹感

胎兒下行後,會壓迫準媽媽的骶骨和會陰部,所以準媽媽會有下腹部墜脹感或陰部輕微壓痛感。

4、尿頻

隨著孕周的增加,胎兒在準媽媽的肚子會越長越大,這必然會壓迫到膀胱、直腸,所以,準媽媽便會出現尿頻、便秘的情況。而胎兒入盆後,對膀胱、直腸的壓迫會有增無減,所以,準媽媽尿頻、便秘的情況會變得更嚴重。

5、不規律宮縮

胎兒下行後,會壓迫到宮頸,準媽媽便會出現腹部一陣一陣發緊的假宮縮的表現。

由於每位準媽媽的體質不一樣,出現的症狀也可能不大一樣,所以判斷胎兒是否已經入盆不能單憑症狀,還需要結合醫生的專業檢查。在檢查時,醫生雙手食指和拇指打開,在恥骨聯合上緣,按住胎頭,如果抬頭是搖不動的,那說明胎兒入盆了。反之,如果胎頭是可以晃動的,而且胎頭與恥骨之間有一定的距離,說明胎兒還沒入盆。

那如果到了預產期,胎兒還是遲遲不入盆該怎麼辦?還能順產嗎?關注醫知袋鼠微信公眾號(jjkkczj),回覆關鍵詞“入盆”即可查看。


醫知袋鼠


對於已經當了媽媽多年的我,現在想到生孩子就後怕,據說如果把疼痛分為十級,那麼生孩子是十級疼痛!


1.入盆分娩的前奏

入盆是分娩前的前奏!一般第一次生孩子的入盆後2~3周就可能分娩,而生過孩子的經產婦則往往是入盆後隨即開始分娩。而胎兒是否已經入盆,要經過產前檢查才能知道!



第二:入盆的感覺

胎兒入盆時可以感覺到胎兒的位置在下降,同時可能伴隨輕微的墜痛感,確定是否已經入盆需要靠檢查才能確定。胎兒入盆後更加壓迫到膀胱,導致尿頻的症狀更加明顯,同時水腫、便秘及腰腿痛等症狀也會加重。

胎兒入盆,是臨產的徵兆,各位媽媽要根據這個信號做好各方面的準備,準備迎接寶寶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