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趙匡胤沒有竊取後周政權,那麼會有其他人竊取嗎?

趙匡胤在柴榮死後發動了政變,奪取了後周政權,建立宋朝。名聲上雖然不好聽,但那畢竟是至高無上的皇權,趙匡胤作為後周威信最高的將領,自然也想過過皇帝癮。趙匡胤欺負孤兒寡母坐上了皇帝,好在柴宗訓退位後,趙匡胤並沒有趕盡殺絕,而厚待這母子倆。

假如趙匡胤沒有竊取後周政權,那麼會有其他人竊取嗎?

俗語有云“天道好輪迴,蒼天饒過誰”,趙匡胤創立大宋,其文治武功都可圈可點,但終究沒有什麼好結果。宋太宗即位時極其不光彩,弒君殺侄,在燭影斧聲間趙匡胤斃命,趙德昭、趙德芳先後被趙光義密謀害死,就連親兄弟趙廷美也死得不明不白。

假如趙匡胤沒有竊取後周政權,那麼會有其他人竊取嗎?

封建王朝的戰爭基本都圍繞著皇權展開,郭威是五代中罕見的明君,在歷代君主中論才智、品德、權謀都不次於任何人。郭威在後漢曾幫劉知遠立國大功,還救過劉知遠的命,所以郭威在後漢官職樞密副使,位高權重。

假如趙匡胤沒有竊取後周政權,那麼會有其他人竊取嗎?

公元948年,郭威幫助後漢解決了河中節度使李守貞叛亂,並大敗契丹。功高震主在郭威身上顯現了出來,劉知遠重用郭威,但其子劉承祐就是個心胸狹隘之的人。即位後劉承祐命人截殺郭威,卻被郭威識破,狗急跳牆的劉承祐竟然殺掉了郭威的全部親屬。

在眾將士的擁護下,郭威打回了開封,劉承祐在亂軍中被殺,此後郭威建立後周。當然這一切趙匡胤都看在眼中,此時的趙匡胤任職拜滑州副指揮使。這也是為什麼趙匡胤能導演出“黃袍加身”的橋段,都是跟郭威學的。

假如趙匡胤沒有竊取後周政權,那麼會有其他人竊取嗎?

柴榮繼位後更加重用趙匡胤,五代十國中將領帶兵滅皇帝的橋段一直在重演,在趙匡胤成為殿前督檢點後,其慾望就一發不可收了,禁軍可是當時後周最強的軍隊。如果柴榮不是突然病逝,那麼趙匡胤必定不敢輕易發動政變。

趙匡胤只能在國家最虛弱的時候發動政變,這樣的成功率才最高,國家最虛弱的時候就是柴宗訓接替了柴榮的位置,柴宗訓繼位時才7歲,只能由符太后處理政務,這孤兒寡母可是極其信任趙匡胤的,而趙匡胤也的確“不負所望”。

假如趙匡胤沒有竊取後周政權,那麼會有其他人竊取嗎?

如果趙匡胤沒有竊取後周政權,那麼必定會有人替代他來奪取政權,可能是李匡胤、劉匡胤或者其他人。當時趙匡胤身邊還有很多大將,如石守信、高懷德、張令鐸、王審錡等等。史料記載“諸校露刃列於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如果趙匡胤不同意“黃袍加身”,那麼這些人自然會再推舉一個皇帝出來。

假如趙匡胤沒有竊取後周政權,那麼會有其他人竊取嗎?

宋太宗年間,川蜀爆發過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首領名叫王小波,其在攻佔江源的戰役中戰死。起義軍亂了嗎?後來大家一致推選王小波的內弟李順成為首領,雖然起義最後是失敗的,但起義首領這種人是永遠不會缺少的。

元末時期,天下大亂,徐壽輝被推選為紅巾軍領袖,建立了天完國,因徐壽輝的能力有限,後來被陳友諒替代,徐壽輝被殺。假如陳友諒沒有奪取,也會有他人來奪權,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有人的地方絕對有江湖。

假如趙匡胤沒有竊取後周政權,那麼會有其他人竊取嗎?

趙匡胤是宋朝最傑出的君主,哪怕其奪位有多麼不光彩,我們也不能否定了其重要的歷史貢獻。趙匡胤結束了五代中地方割據的局面,百姓從新過起了太平的日子,也為之後宋朝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